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风窗》2014,(17):21-21
8月6日,普京下令签署特殊经济措施法令,规定俄罗斯存一年内将禁止从对俄实施制裁的国家进口农产品、原材料和粮食。这是美欧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以来,俄罗斯采取的最大的反制行动。与俄反制行动对西方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西方对俄制裁能否奏效才是看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对抗将如何收场。  相似文献   

2.
风云     
雷墨 《南风窗》2014,(8):21-21
美欧与俄罗斯对抗的限度 4月1日,北约成员国外长在举行有关乌克兰危机的会议后发表声明,宣布中止与俄罗斯在民事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同一天.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贷款担保,并就俄吞并克里米亚实施制裁。也是在这一天,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允许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以便参加今年5月在乌境内举行的多国军事演习。几乎与此同时,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克里米亚列入俄南方军区管辖范围。俄外交部1日发表声明,公开警告乌克兰不要加入北约。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数轮广泛且密集的制裁,其中,能源制裁是美西方采取的重要对俄政策工具。2022年12月5日生效的对俄出口石油价格上限政策,正是美西方对俄能源制裁的深化,其目的是在确保全球市场可靠石油供应的情况下,打击俄罗斯石油收入,加剧其财政压力。美西方出台该制裁措施具有深刻战略逻辑,全球“能源丰裕”新常态改变了原有能源权力结构。同时,美西方整合内部力量和优势强化该制裁的可行性,体现出美西方之间较强的政策协调能力,这对未来大国战略竞争及竞争工具选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雷墨 《南风窗》2014,(8):21
<正>4月1日,北约成员国外长在举行有关乌克兰危机的会议后发表声明,宣布中止与俄罗斯在民事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同一天,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贷款担保,并就俄吞并克里米亚实施制裁。也是在这一天,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允许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以便参加今年5月在乌境内举行的多国军事演习。几乎与此同时,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克里米亚列入俄南方军区管辖范围。俄外交部1日发表声明,公开警告乌克兰不要加入北约。  相似文献   

5.
雷墨 《南风窗》2014,(11):72-74
<正>美国对俄祭出的金融制裁,被称为"聪明制裁"中的杀手锏。但从经济制裁成功的历史和逻辑来看,造成经济损失与制裁成功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5月13日,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方将停止向美国出口发射军事卫星所需的火箭发动机。这是4月28日美国宣布对俄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后,俄官方首次采取反制行动。美欧对俄制裁会否再升级,端视俄会否"扰乱"乌克兰5月25日的总统选举。在后冷战时期,阵营分明且涉及世界性大国的制裁较量仅此一例。自从一战后经济制裁正式登上国际外交舞台以来,美国逐步成长为"制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2)
正体系内寡头不断扩张利益,体系外老寡头则随时可能受到资产被瓜分的威胁。既然普京终究需要寡头群体帮助自己掌握资源,就难免会被寡头们的负面形象殃及。近日,俄罗斯政府以3桩命案通缉昔日犹太富豪霍多尔科夫斯基,报复其违背不干政默契,以"开放欧洲"平台资助俄反对派参加2016年杜马选举。有分析称,另一位俄富豪普罗霍罗夫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夺得第三名,加上近来西方制裁下俄反对派蠢动,让普京重  相似文献   

7.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08,(12):39-41
2008年11月5日,梅德韦杰夫首次发表总统国情咨文。国情咨文发表的背景既有俄格冲突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深刻影响的外部因素,也有俄罗斯最高权力更迭后如何解决发展道路继承性的内部因素。尤其让世人关注梅德韦杰夫首份国情咨文的原因在于: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以来,俄罗斯形成的“普京计划”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治国理念与战略规划,从而使得当前俄罗斯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发展道路的“继承性”转到全面执行“普京计划”上。那么,  相似文献   

8.
周边     
《南风窗》2014,(26)
<正>俄印接近以平衡对华关系俄总统普京12月11日访问印度,试图恢复两国友好关系,将同印度总理莫迪签署输油管线、核能、钻石和武器出口等多项大单。此次印俄首脑峰会虽属年度例行会议,但正值饿深受西方国家制裁急寻贸易出路之时,印可抓住时机扩大贸易,一定程度上制衡俄倒向中国的趋势。莫迪表示:"俄罗斯是印度最亲密的朋友和特别战略伙伴。"巧合的是,奥巴马定于2015年1月访问印度。  相似文献   

9.
2008年,俄罗斯经过普京八年的新政顺利地实现了政治交接。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宣称,今后将通过实施“普京计划”来保证普京路线的延续。而普京作为政府总理和“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将如何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依托实施治国方略,成为国内外政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0,(4):11-11
俄主要城市反普京游行据俄《生意人报》报道,从1月30日起,俄反对派连续两天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发起反普京政府游行。超过1000名示威者的城市有25个。  相似文献   

11.
自普京总统执政,开展第二次车臣战争以来,车臣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当局.车臣残匪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5月9日,发生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体育场庆祝活动现场的爆炸,使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等6人当场被炸身亡,俄驻北高加索联合部队司令等50多人受伤.这起惨案在俄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普京总统称将对恐怖主义分子实施"打击和报复".  相似文献   

12.
一、俄欧、上合、G20峰会相继召开,关注地区及全球和平与发展 俄欧峰会着眼合作但成果寥寥.6月3-4日,第29届俄罗斯-欧盟峰会在圣彼得堡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会议.这是普京5月再次出任总统后首次举行的俄欧峰会,对未来俄欧关系发展具有一定"风向标"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     
《南风窗》2013,(8):21-21
"金砖"归来看打靶据俄新网报道,俄总统普京3月28日从南非金砖峰会返回并前往索契的途中,凌晨4时从飞机上下命令,在黑海地区启动突发性大规模演习。这是最近两个月来俄军第二次没有预兆突然举行的演习,被认为可能是再次表明俄南部海军和军事力量具有地区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正"新冷战"基本上属于地缘政治战略框架下的战术之一,俄罗斯也明白"新冷战"是美国需要俄罗斯随时配合随时转换的真假戏,重点是平衡欧洲的孤立主义、新欧洲主义与中国的崛起。俄美希望进行"新冷战"主要是舆论宣传范围,而两国持续走向正常化则是国际局势的需求。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俄在叙利亚展开交军事出击扭转局面,美国领导北约国家在东欧与波罗的海集结重兵,不论是普京还是奥巴马都宣称美俄进入"新冷战"状态,但此时俄美"新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当代世界》2008,(3):24-26
2007年1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支持政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举国关注的大选至此不再有悬念。形式上梅德韦杰夫是由“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农业党”和“公民力量”四个政党联合推荐的,实质上他是普京多年栽培的第一“接班人”。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被称为两大政权党,而且在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共获得了72%的选票,占有353席(总席位450)的绝对多数,梅德韦杰夫将没有悬念地赢得3月份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6.
普京上台后即意识到,金融寡头不仅控制着俄50%以上的国家经济命脉,而且还操纵着被称作是第四权力的大众媒体,俄若要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强国,这种寡头干政为所欲为的局面必须改变.因此,打击金融寡头势力成为普京就任总统后施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古辛斯基长期利用由其控制的媒体与政府作对,因此成为普京当局打击的首选对象.这位俄罗斯昔日风云人物如何发迹,又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相似文献   

17.
一、克里赴俄谈合作共商应对叙危机 5月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抵达莫斯科,展开就职后首次访俄之旅。有舆论指出,克里此行旨在同俄罗斯领导人充分交换意见,改善僵持中的美俄关系除商谈反导问题和经贸合作外,美俄还就应对叙利亚危机进行了重点探讨。克里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时表示,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有重大共同利益,包括保持地区稳定和阻止极端势力活动,希望双方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访问期间,克里同俄方达成共识,同意在日内瓦举行新的国际会议,争取通过对话方式实现叙利亚和平。  相似文献   

18.
李世杰 《当代世界》2011,(11):50-52
2011年12月4日,俄罗斯将举行,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虽然金融危机以来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放缓,民众不满情绪有所增加,但以普京为代表的俄执政当局,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基础,在民众中仍维持着较好声誉和较高支持率,牢牢掌控着政局,  相似文献   

19.
5月下旬布什对俄的正式访问引起世人普遍关注,对俄来说,这是近一年来外交政策调整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此后,俄还积极参加了俄国与北约、俄国与欧洲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高峰会晤,从而标志着普京对俄外交政策的调整达到了一个高潮.此次调整从2001年秋开始,由普京亲自主持,涉及到俄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向和层面,其幅度之大,影响之深,都是俄立国之后从未有过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认为,"普京总统的对外政策显而易见地转向,已经成为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全球战略调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一切均表明,俄已逐步确立了普京时代的新外交方针.  相似文献   

20.
2000年3月,普京当选总统。次年4月,俄罗斯正式出台了“新军事计划”,新军事计划与普京政权几乎同时诞生显然不是巧合。在俄罗斯新军事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该计划明确提出了俄罗斯“有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俄罗斯都将拥有能够给所有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核武器”、“俄罗斯拥有使用核武器给对俄罗斯及盟国进行大规模侵略予以回击的权力”等字眼。也就是说,在俄罗斯新军事计划中,俄罗斯安全的基础是核武器。而计划中所提到的“各种核武器”并不是指战略核武器,而是指包括中子弹在内的战术核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讲,俄新军事计划是一份积极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