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贵州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以高速发展,游客旅游方式逐渐趋向个性化,自驾游成为主要出行方式。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16.2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1 36.35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自驾游客占比超过50%。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引领,加快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如何提高自驾游品质、提升自驾游美誉度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7)
<正>6月11日,"第四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峰会"在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市隆重举行。峰会由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协会、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内蒙古联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内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6)
正2016年4月20日,由鄂尔多斯市旅游局主办、爱车环球自驾汽车文化(集团)俱乐部及北京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自驾车委员会承办的2016驾临鄂尔多斯"一路蓝天一路惊喜"环鄂尔多斯全域旅游自驾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隆重举行。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李国俭在致辞中表示,鄂尔多斯景色美轮美奂,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经济实力雄厚,社会稳定,完全具备了发展自驾游的独特市场、产品和环境。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4.
<正>4月30日,"火车背着汽车跑八方自驾铁路送","五一"西昌自驾游专列正式发车开跑,85辆车首趟"尝鲜"。长线火车运输汽车自驾游更能体现火车运输的经济性、时效性、舒适性、安全性。这种旅游方式今后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一系列的旅游线路将随即铺开:  相似文献   

5.
蒋学 《新湘评论》2014,(9):16-17
根据湖南省2013年十一“黄金周”信息通报和2014年春节“黄金周”信息通报显示,自驾游成为探亲游、都市游、乡村游的主力,怀化、张家界、湘西州等地自然风光、历史名胜、民俗风情景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湖南自驾游快速升温的背后,是2013年《旅游法》实施导致旅游市场散客化趋势明显加快,也是旅游产业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一种新兴发展业态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6.
张成伟 《世纪桥》2015,(4):44-45
我国的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旅游局有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量已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600亿元《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提出,到2015年要力争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17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直接就业989万人,间接就业3680万人,旅游从  相似文献   

7.
王新新 《实事求是》2016,(1):103-105
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阿克苏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尚未有效发挥。当下阿克苏地区旅游业发展应定位为丝路北道文化旅游示范体验区与丝路南疆旅游集散中心,为此需要自驾游入疆便利性、鼓励境外旅游企业在疆发展、开发固定班线、建设合作机制等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以花为媒,贵州做好"花"文章,让"春赏花"成为贵州春季旅游最鲜明和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拳头产品之一,赏花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春暖花开是最美好的时刻,特别是最近天气晴朗,和家人朋友一起出来走走,感受下春天的气息,特别惬意。"这个春天,家住贵阳的张卓已经自驾游看过了不少"春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世纪 40年代,完善于 19世纪末,而扬威于 20世纪上半叶,到 20世纪后 30年遭受到严重挫折。就 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惊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向实践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第二件大事是,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到 80年代末产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由鼎盛转入低谷,马克思主义遭受到空前的严重打击。第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跟团游、目的地游、自助游、自驾游……十一黄金周在闹腾中过去了。回顾近年来的中国旅游业,多变的旅游方式,不同的旅游目的以及旅游行业反映出来的不少问题,成了考验这一行业的重大课题。跟团游还是自由行60岁的吴阿姨和老伴在某旅行社看到专门为老年人举办的夕阳红重庆武隆旅游团,3天的旅行费用标价为每人380元。旅游结束后,吴阿姨却不满意:"第一天早晨8点坐动车到重庆,再坐5个小时大巴车到旅游景点,晚上7点半我们还没有回到住处休息,而第二天早晨8点又出发赶往下一个景区。"  相似文献   

11.
正8月12日,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晴隆分会场系列活动之致敬·中国-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ACSC)晴隆站弯道王挑战赛在"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激情开赛。"沿着蜿蜒曲折的二十四道拐一路飞驰而上,不仅体验到弯道的惊险刺激,同时,也感受到晴隆人民在抗战时期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历史的弯道中穿行,参加比赛的赛车手石晶热血澎湃。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24)
正哈尔滨的冬季,银装素裹,雪花绽放。在哈尔滨华南城园区内,由蓝天集团与哈尔滨华南城联手打造的"冰源世纪"冰雪王国项目于2017年12月底正式开园。作为备受瞩目的旅游项目,冰源世纪项目最终落址华南城,就是看中了华南城自身、周边完善的市政设施以及商业配套,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华南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成果。哈尔滨华南城项目于2011年10月正式开工建  相似文献   

13.
文波  肖玉叶  何晓芳 《当代贵州》2014,(10):I0002-I0002
正三月,李花怒放的季节。3月20日,由铜仁市旅游局与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南庄赏李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在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沿河沙子镇南庄村举行。活动主题为"发展乡村旅游、弘扬李乡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时间将持续到3月底。这是沿河随着"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力打造山水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不断深入,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施客源带动战略,以节造势,强化宣传推介的重要举措之一。"举办赏李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旨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生机勃勃、开放文明、繁荣发展的美  相似文献   

14.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关怀伦理学的提出最初是与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相关的,是女性主义伦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产物。早期理论家们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为名提出这一理论,并对作为核心的关怀伦理提出  相似文献   

15.
曾征 《理论与当代》2010,(10):19-21
<正>旅游是21世纪长盛不衰的"黄金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权威人士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将增至15.61亿人次,国际旅游收人将增至2万亿美元。旅游业具有多方面的社会经济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8):15-15
<正>"国门似铁,宾至如归"。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边检站努力打造和谐文明、亲情团结的口岸家园,先后出台了《服务口岸稳定发展20项措施》和《服务通关20项措施》,比如:劳务团组随到随检;危重病人快速通关,实行"车上验证"、"东方快车"公路口岸验放;开通老弱病残旅客绿色通道;边境一日游团组预报预检、自驾游旅游团预报预检、跨境施工公司备案预检;分别对中国公民出入境和蒙古国留学生设置专用通道;中国籍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研究表明,除了吃、住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的第三大消费项目。由于其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富生命力的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预计未来20年内,全球游客人数将达15亿,旅游总收入达到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频繁出现于中国,其涵义经过从旧"中国化"到新"中国化"的转变。在新"中国化"过程中,呈现出由文化层面向政治层面逐步深入发展的趋势。在文化层面,新"中国化"的内涵近乎一致,但在政治层面,新"中国化"的内涵出现了较大分歧,表现为"中国化"的两种不同路向:即三民主义儒学、理学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种路向各具优劣,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历史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人文景观 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的科普地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方向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最先明确使用这一名词的是塞勃罗斯·拉斯柯里(Ceballos—Lacurain),他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考察、观赏、欣赏风景、野生动植物以及能在此地发现的所有现在的文化现象的特点的目的,到较为偏僻或未被污染的地区旅行。国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4,(8):I0001-I0001
正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地,多年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013年,六盘水市以承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依托全市旅游资源和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明确"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旅游定位,确立建设国际标准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总目标,激活全市旅游发展活力,拓展旅游发展方向,探索区域经济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路径,开启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新时代,逐步实现由"煤都"到"凉都"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