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学孟尝君     
孟尝君为齐相终身无祸,得力于部下冯谖的辅佐。这说明,精明的上司也需要精干的部下。身为部下的冯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于他能审时度势、深谋敢为。他先是“三弹其铗”向孟尝君要待遇;再后,他又自作主张“焚券市义”。假如,冯谖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曾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历史上称为"熙宁新政".但是,他的变法最终失败了.毛泽东曾总结王安石变法的教训,认为他"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王安石的新政,包含了多项变革,他自己最为得意的创新、也是最为当时人所诟病的是"青苗法".  相似文献   

3.
一、共产党人革命气节与政治操守的壮丽颂歌.黑牢中的"扪虱诗社".他复信萧三:"我是幸存者,能获烈士称号,当不胜荣幸!何歉之有?" 上海市西南郊的龙华镇自古以"柳绕江村、桃红十里"名扬江南.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设于此,这里成了囚禁、杀戳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血腥屠场,人称"上海的雨花台".  相似文献   

4.
曾参是历史上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人.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发自内心,并没人强求于他.此前,孔子曾经提倡"自省",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体化,日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相似文献   

5.
闲话"同志"     
"同志",从来都是革命党人的相互称呼,实"志同道合"之义.当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内称同志,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苏联有首名歌,歌词说:"我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不论是在刘少奇任国家主席时还是在他逝世后,全党全国都坚持"少奇同志"这个"尊称"、"亲称".上世纪8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里,打出巨幅横标:"小平同志,您好!"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对小平同志的真情爱戴.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5月22日,是一个令世界人民都难过、悲痛的日子。这天下午,两位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隔两分钟离世:13:05,"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走完99年风雨历程,他的一生写满"拯救"两字;13: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他让众生吃饱吃好。两位院士倾尽心智与毕生,使这世间"医食无忧",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开创性的研究,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对科学家精神作出最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的学术思想由汉学考据转向今文经学,以今文为工具议政,具有近代鲜明的思想意识;他学主兼综,不立门户,反对荒诞迷信而具有近代科学色彩,确立了"通经致用"的治学大旨,"慷慨论天下事",开近代风气之先,并将学术重心由经学转移到史地之学,"标志着嘉道之际学风转变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曾在山东、湖北、贵州等地为官的李文耕,给后人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官不勤则事废".意思是说,当官者应勤于政务,如果懒于做事或做事不认真,应该办成的事就办不成.李文耕勤政自勉,政绩显著,他"以清讼息盗,兴利除害为先,而尤尽心于教化",为民尽忠职守,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他的言论和行动得到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在他调离邹平时,"老幼饯送者拥塞街衢,追至数十里不忍别".后来,李文耕每过邹平,"士民必挽留,其子孙至亦如之".可见,李文耕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崇高,形象之伟大.  相似文献   

9.
在虎林,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党为民".三年多了,"党为民"让虎林的九千多共产党员为之骄傲,也让30万虎林人民为之心动.  相似文献   

10.
高省 《求实》2006,(Z4):124-126
一 从发生学上看,文化的起源是由于人的活动.中华先民很早就产生了对于"文化"的精辟认识.成文于战国时期的《易卦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字,从纹理义演义而来,"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秩序,以"人文""化成天下",使天然世界变成人文世界,便是中国古代哲学赋予"文化"的内涵,它注重的是文治修远和人伦教化,与武力征伐和蛮荒暴虐相对,所谓"文化内辑,武力外悠".  相似文献   

11.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老百姓的利益比天大!"这是旺苍县普济镇党委书记昝绍福的座右铭,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他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身体力行践行"三个代表",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爱民书记",县委多次表彰他为"优秀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1967年初,外交部决定驻外使馆人员分批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黄镇在法国当大使,耿飙在缅甸当大使.耿飙从仰光回到北京就被"造反派"拉到外交部的一个房间"交代"问题.黄镇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造反派"也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背语录.他背了"老三篇".  相似文献   

13.
"酒鬼"老王,到了"酒都"怀仁,一上餐桌就找酒.今天他有点失望,桌上的酒不是茅台,而是茅台的小老弟--"茅啤". 此刻,东道主老陈发话了:"这茅台啤酒,乃啤酒中的茅台!"见众人一惊,他又道,"‘茅啤'是茅台公司精心打造的品牌.像这种小瓶装的,在我们本地是6元多一瓶,在贵阳的宾馆、酒店里是15元多一瓶,据说在深圳的市场上是30多元钱一瓶,与进口啤酒的价格差不多.先请君品尝,下午再到厂里采访."言谈间,服务员已给每人斟了满满的一杯"茅啤".  相似文献   

14.
李邕(675-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出身于江左世族,天资聪慧,以文章闻名,"独步有唐四十年".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其父李善也是当时的著名学者,所注《文选》60卷,至今仍被学者所重.李邕为人萧散风流,刚直磊落,有"文章、书翰、公直、词辨、义烈、英迈为一时之杰"的盛誉.  相似文献   

15.
《新唐书·狄仁杰列传》记载,狄仁杰以地官侍郎代行宰相之职时。武则天问他:"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谮者乃不愿知。"大意是你在汝南有政绩,但有说你坏话的,你想知道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我有过,我就改掉;认为我没有过,这是我的大幸。说坏话的人我不想知道。武则天感慨地说,狄仁杰是位厚道的长者啊!  相似文献   

16.
朱镕基作为湖南人,自幼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心忧天下、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根植于他的骨髓里,造就了他施政的"朱氏风格".同时,"朱氏风格"又继承和弘扬了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7.
"靠煤吃煤"是白春根的"生意经".正是这一"生意经",使他把自己管辖下的煤矿当做个人发财的"富矿";从眼红别人"吃煤"到自己亲自实践"吃煤";从被动受贿到主动索贿……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从这个角度讲,"靠煤吃煤"确实坑人不浅.  相似文献   

18.
1916年春寒料俏之时,尚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回望祖国,"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简短的话语当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无比思念之情.西风尽,春归来,日本的春天已经来临,祖国的春天又会怎样呢?自然的景色唤起李大钊青春的激情,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才远渡重洋的李大钊盼望着我中华民族冲出灾难,永葆青春,他奋笔疾书,以一颗真诚的赤子情怀写下著名的<青春>一文,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青春的宇宙观,进而阐发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华"的人生理想,这是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对当代青年起到很大的鼓舞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台县宣化镇在"学教"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四项工程",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组织实施"基础工程".他们要求全镇以"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四好"党小组争创活动为载体,狠抓学习教育、班子配备、党员管理、组织发展、制度建设等项工作,力争使"五好村"支部达到90%以上,"四好"党小组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