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图像降噪和图像增强方法对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选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案。方法收集33起人像鉴定领域实际案例中的人脸图像素材,研究以高斯滤波和小波变换为代表的图像降噪技术以及具有边缘保持和小波变换特性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增强技术对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图像处理方法对人脸识别性能的影响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的图像降噪技术均显著提高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而图像增强技术虽然提高了人脸图像显示效果,但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无正向促进作用。此外,高斯模糊图像处理的图像降噪方法虽然简单,但与本文研究的其他方法比较,其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改善方面效果最显著。结论人脸图像质量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改善人脸图像质量进而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其中,图像降噪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且比图像增强技术更适合于实际人像鉴定应用中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2.
余勇 《刑警与科技》2008,(22):86-86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它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最后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22,(1):5-14
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饱受社会关注,学者们基于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算法治理、技术应用场景限制等视角提出了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方案。尽管人脸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指向性、不易更改性等特征,但这些同样存在于其他生物识别信息,并不足以成为专门规定和单行立法保护的必要事由。在审视和反思现有学说有关人脸信息与人脸识别信息的客体范围混同和场景化理论的解释误区的基础上,我国刷脸问题的治理逻辑不应当陷入"新型信息技术引发社会风险有必要专门规制"的僵化理念,而是应当以增强自然人与信息处理者之间有关刷脸技术应用的透明度为基本立场,基于场景一致性理论和人脸特征识别比对数据库的标准化来限定刷脸技术的必要性情形。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信息社会对精准识别的需求,呼唤更加不可替代的生物体特征,曾在各种特效大片中出现的生物识别技术近年正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如指纹、人脸识别,语音(声纹)、虹膜识别,眼球追踪等。仅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就不胜枚举:人脸匝机、人脸识别解锁、人脸识别门禁与考勤、认证合一验证、人脸识别抓逃犯、行人闯红灯抓排系统、支付宝人脸识别付款、医院在线办卡等,城市各种"智慧+"产业,如智能安防、智慧教育、智慧医院、智慧金融、智能交通等,融入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体系平台催生着城市智  相似文献   

5.
正在公共安全领域,AI技术驱动的智能视频和图像处理,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人脸识别作为首当其冲的应用,正在公安刑侦中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人脸识别领域的领军企业,商汤科技所提供的人脸布控、视图情报研判系统,目前已在北京、深圳、上海、四川和重庆等地落地应用,取得了多项成果,大幅提高了刑侦人员的执行效率。人脸识别的发展和深度学习带来的突破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由于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  相似文献   

6.
正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面部信息特征,用前端音视频采集设备比如摄像机或摄像头收集到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并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一系列分析和数据应用。首先判断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可被提取的生物特征信息,则进一步地识别、定位到每张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  相似文献   

7.
正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基于面部特征进行人员身份辨别的过程。人的面部特征与指纹、虹膜一样具备唯一和不易被复制的优良属性。人脸识别研究历史比较悠久,高尔顿(Galton)早在1888年和1910年就分别在《Nature》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利用人脸进行身份识别的文章,对人类自身人脸识别能力进行了分析,但是当时还不涉及人脸的自动识别。人脸识别发展历程有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  相似文献   

8.
正人脸识别发展历程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基于面部特征进行人员身份辨别的过程。人的面部特征与指纹、虹膜一样具备唯一和不易被复制的优良属性。人脸识别研究历史比较悠久,高尔顿(Galton)早在1888年和1910年就分别在《Nature》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利用人脸进行身份识别的文章,对人类自身人脸识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脸识别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带来便捷的同时,泛滥使用导致人脸识别信息被无序采集、储存与处置,引发民众关于人脸信息安全的担忧。一、检察公益诉讼保护人脸识别信息的必要性及优势(一)人脸识别信息的特殊属性。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8条采取列举的方式将“生物识别信息”定义为敏感个人信息。人脸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除了具有普通个人信息的人身价值、商业价值与公益属性以外,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识别技术里,人脸识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分析智能报警系统,可针对在逃人员、嫌疑人员、受控人员、失控人员等不同对象在不同的监控场景中实时抓取人脸、人形等特征,通过与模板库中的档案特征对比,实现被监控对象的身份落地,并实时预警。  相似文献   

11.
《北方法学》2022,(1):36-49
人脸情绪识别算法是人脸识别的特殊变体,也是情感计算的重要构成。由于技术的更迭、应用的泛滥和风险的特殊,这一算法在实践中存在大量隐患,亟待法律规制。在美国、欧盟和我国的法律框架下,人脸情绪识别算法目前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两条路径进行部分规制。然而,算法本身的特殊性和立法技术的局限性,决定了还有大量风险无法得到回应,更难以实现权利保障和技术创新的平衡。为此,应当引入"风险为本"的规制思路:以人脸情绪识别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正当性、安全性、准确性和可责性四类风险作为法律规制的核心;通过规则设计,实现算法部署的价值公允、算法运行的数据安全、算法决策的准确可靠和算法追责的透明便捷。  相似文献   

12.
<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员在不同地域之间频繁的流动,每年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逐年上升,众多涉案人员潜逃未能归案,严重损害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人脸识别成为是新形势下对安防监控系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市场上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对人脸清晰度要求高,大数据的人脸库容易造成识别检索准确率底、速度慢的问题,这些成为困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体验一下"佳都科技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3.
门禁控制一体机作为门禁系列产品,在小型办公场所、家庭、自助银行等安防需要场所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体机将门禁的识读部分和控制部分合二为一,安装及操作简便,管理方便,系统升级维护简单,赢得了不少商家和用户的青睐,使其在变幻莫测的安防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生物识别技术是科技新与安全性不容置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正逐步向人们靠近。在其中,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的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4.
技术     
正蚂蚁金服正在研发眼纹识别技术【本刊讯】通过"刷脸"进行支付和验证在支付宝上早已实现,但是如果假如整容整成范冰冰,人脸识别能认出来吗?对于这个问题,支付宝安全部门表示:当然能!蚂蚁金服表示,人脸识别并不是简单的对比人脸和存储的照片,而且还会处理面部结构、五官、肌肉等大量数据。蚂蚁金服正在研发眼纹识别技术,信息量是指纹的4.5倍,同样具有唯一性。据悉,去年9月,蚂蚁金服宣布收购美国生物识别技术创业公司EyeVerify,后者的眼  相似文献   

15.
《刑警与科技》2013,(24):126-127
<正>"湖南创合制造有限公司生物特征识别事业部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生物识别相关产品和系统的高科技企业,事业部05年开始潜心致力于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算法的研究,目前已拥人脸识别算法、智能视频分析算法、车牌识别算法、虹膜识别算法等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生物识别算法。此次送测的创合人脸识别门禁是在传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人脸识别核心技术的专业门禁产品,内置的人脸识别算法具有创合自主知识产权,可精准识别人脸。"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人脸识别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新技术,目前业内多家企业已经开发出针对监控视频的人脸识别产品,并在公安、交通、金融等行业落地和使用。任何产品在应用的之前,需要经历用户对该产品或技术的考验认同和自身需求的匹配,特别是当前安防领域的客户对人脸识别产品存在疑虑,因此,要求企业除了具备过硬的人脸技术实力外,还需要能够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提出专业化的方案,为客户解决切实问题,人脸识别必将迎来大发展浪潮。  相似文献   

17.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智慧警务背景下,在治安管理中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于提高治安管理效率和打造"平安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但人脸识别技术具有远程识别性和识别独特性等特征,其在应用于治安管理时会存在技术滥用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有效规范,包括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  相似文献   

18.
正人脸识别,随着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已经走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从最常见的手机人脸解锁,到酒店刷脸、金融刷脸、火车站刷脸等等,一时间,似乎人脸识别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实际上,对于人脸识别的应用,因为认识深度的不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些人将人脸识别神话,有些人对人脸识别的不准确性存在巨大的恐惧。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需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人脸识别,就必然需要认清人脸识别在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并从产品、工程、解决方案等多角度理解人脸识别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3,(24):235-235
<正>10月29日-11月1日的深圳安博会期间,中控科技精研多年的高质产品尽数亮相,包括各类射频卡门禁考勤机、门禁控制器、门禁一体机、梯控控制器、巡更设备、通道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访客管理系统及消费设备、人脸识别门禁机、虹膜识别终端、指静脉门禁机、指纹巡更机、人脸识别停车场、生物识别通道闸、嵌入式面部识别摄像机、嵌入式虹膜摄像机等产品;同时其视频监控、存储产品也在本届安博会上进行了展现。中控科技还在多系统整合应用方面表现同样出色,如基于智能分析的生物识别方案、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门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生物识别与视频监控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犯罪率也逐年增高,犯罪分子往往隐藏在人群之中,给广大公安人员发现和识别犯罪分子增加了难度,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由于基于二维图像的人脸识别技术受到光照、视角、姿态、表情等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重点探讨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的关键技术包括RGBD三维人脸模型重建技术和三维人脸特征提取技术,同时分析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模式,三维人脸识别系统包括采集端和服务端。研究结果表明,三维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应用于安防领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识别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