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盛况空前,折射火爆市场,彰显行业热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智慧云停车的问世,为传统停车场和物业管理带来了颠覆性革命。2 0 1 7年,云停车行业持续升温、热点不断,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也催生出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交通"的兴起,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打造的智慧停车渐成规模。受技术、门槛等多重因素影响,智慧停车的市场日益向行业巨头集中——智慧云停车正在靠近。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支付的便捷,而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加入,使得"云"端的停车场能够共享车位数据,车主查询附近即可发现空闲车位,省得在街上来回兜圈子,进而提升整个车场的车位周转率。目前,停车行业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停车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停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停车场的技术快速变革,网络化、智慧化特征越发明显,移动应用也更为活跃,出现了一大批关于停车的移动应用。应该说,停车行业确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未来两年将进入井喷期。  相似文献   

3.
正本届论坛主题为"拥抱互联网,让停车更简单"。停车规划研究部门专家学者、知名云停车企业负责人和停业行业协会、物业管理协会代表共计200多人参加了论坛。"2016中国云停车行业十大风云人物"、"2016中国云停车十大品牌"评选在论坛上揭晓。本届论坛的成功举行,为中国云停车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话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社会关注度,2007年的知识产权法研究继续保持着很高的热度,在数量丰硕的同时,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产权法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动向.  相似文献   

5.
<正>活在当下的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带来停车位巨大缺口,传统停车产业发展力不从心严重滞后;云停车场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的兴起中应运而生;AI等各种黑科技的研发催生了无人化停车。在这样的市场现状之下,停车行业新的阶级迎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捷顺·第四届中国云停车产业发展论坛"于10月29日深圳安博会首日隆重开幕,停车人剑指"停车难",共话"无人化停车新业态"。本届论坛主题是"无人化停车新业态",由捷顺科技独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安居宝公司于日前宣布"城市云停车联网系统项目"拟融资20亿元人民币,若该笔融资完成,将刷新智慧停车领域最高融资额,安居宝将成为停车O2O市场现金储备最高的公司,为布局千亿级停车市场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面对全国性的停车问题,安居宝凭借完善的停车设备产业链,于2013年起结合"互联网+"转型升级,推出"城市云停车联网系统"项目,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整合城市停车场资源,并首创三大可创收益模式,为停车场带来可创收益的同时盘活城市保有停车  相似文献   

7.
正智慧停车的风景无限好,其从2015年起就开始火爆于市场,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为此,当下最主流的停车场产品和技术,都与智慧停车相融。富士智能,停车行业的老字号,在2017年他们会拿出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呢?是记者好奇之处。创新性以三维识别引领智慧停车富士智能密切贴合实际应用环境,继车牌识别之后,由专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5日-28日,2016年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再次树起全球安防界的风向标。安居宝作为国内楼宇对讲目前唯一上市企业,再次成为全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安居宝本次参展的卓然盛装,也将引领着行业的新潮流。早在2014年北京安防展上,安居宝正式发布云平台并布局社区020。安居宝的"一片云"包括了云对讲、云停车、云监控、云报  相似文献   

9.
<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支付宝、滴滴打车、美团、大众点评等服务类APP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出行方式和生活作息。移动互联网的飓风还逐渐转移到安防专业领域,近期,安居宝微信智慧云停车场成为行业焦点。安居宝"微信智慧云停车"从广州发布会开始  相似文献   

10.
<正>智慧停车从2015年起就开始火爆于市场,这个细分领域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为此,分析当下停车场产品和技术,必然都将与智慧停车相融合。智慧停车从2015年起就开始火爆于市场,这个细分领域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为此,分析当下停车场产品和技术,必然都将与智慧停车相融合。智慧停车,纯粹的硬件产品技术相对固步自封,要实现智慧停车,基本都源于软件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停车行业最大问题是停车场管理问题,停车场管理关键是停车位收益最大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智能停车系统,是车联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蓝卡的互联网+智能识别云停车系统为例,该系统利用互联网将停车和车牌识别、视频监控融为一体给车主的快速停车和停车引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互联网+"搅热的不仅仅是以滴滴、优步、神州等为代表的出行市场,还搅热了货运物流、代驾等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市场,搅热了停车、修车、加油等汽车后市场。其中最热的要属O2O停车和O2O货运市场。O2O停车和O2O货运市场与出行市场有许多相似之处。O2O停车市场显山显水,但离"721"尚远2015年,继O2O打车之后,"互联网+"让一向沉寂、不被人重视的停车市场急骤升温,几大知名O2O停车平台动辄上千万美元的投资,让人们仿佛看到滴滴等打车巨头快速吸金、极速膨胀的身影。这中间,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ETCP、安居宝、停车百事通、捷顺、无忧停车、  相似文献   

13.
正停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假如他们都使用上云停车平台,这将为汽车后市场和停车周边商业及其他增值服务等带来万亿级的市场想象空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相信很多人通过日常网络的使用,消费场景的应用已逐渐感受到。而停车,作为车辆的高频使用场景,停车大数据时代绝对是当仁不让的迅速到来,改变你的出行方式。停车大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直线上升,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不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停车难也带来了无限商机。以停车类APP为代表的智慧云停车模式应运而生。停车APP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解决用户痛点的同时,其市场更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掘金点。对于世界的创造,只会止步于人类的想象。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些年,伴随城市急速发展,城市开始出现交通病。而停车难,难于上青天,在市民的抱怨声中,停车场技术也在革新。尤其在云安防时代,它被赋予诸多使命,来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基于海量数据的高清视频监控业务应用必须依托云存储架构解决方案,云存储在安防领域未来的市场应用将更加宽广。近些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在IT界可谓炙手可热,那其在视频监控行业的需求和应用又怎么样呢?不同行业、规模、应用需求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否需要建设云存储呢?安防行业的决策者们无疑还存在一些疑惑,但是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对视频图像清晰度的不断追求、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我们认为,云存储应用是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1800亿元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物联网的普及、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IT企业和家电企业的推动,智能家居已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虚无缥缈"。据有关调查机构的预测,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以上。如今,智能家居产业已引发爆点,但市场还处于炒作概念的时期。100亿元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产业等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安全、移动支付、社交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观点富士智能"云停车"智慧管理系统有如下鲜明特点:外观设计高端大气、系统架构技术成熟、软硬件功能强大、安装简便。与行业内其他厂商同类型产品相比,无论是设备的技术和制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开始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安防领域,其中,云存储取得的突破性应用尤为引人注目。虽然短期来看,云存储需求当前主要还将集中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大行业市场以及基于公有云架构的民用市场,但相信未来随着网络化更全面普及和海量视频共享需求的更快速增长,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在行业走向细分化的进程中,我们喜欢去探讨有关生态圈的话题。鉴于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近几年貌似在享受智慧停车给予的市场机遇。于是,如何在这个行业形成互联网停车的智慧生态圈,就成为了有的放矢的话题。泊链打造互联网停车智慧生态圈2月28日下午,"泊链——开放开源联盟三大战略分享会暨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深圳博林诺富特酒店举行。泊链创始人杨义平、孙志强、运营副总裁孙炳军等公司高层悉数到场,与来自北  相似文献   

20.
正安防行业要持续发展,产业创新必不可少。企业怎样基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去拓展行业的边界,从而实现延展与升级?利亚德堪称完美典范。在显示屏市场傲视全球前不久,权威性国际调查研究机构Futuresource Consulting在报告中披露了2018年全年度行业数据的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球LED显示市场销售额为57亿美元,利亚德连续3年蝉联全球LED显示市占率第一,小间距市占率第一,户内LED市占率第一。(该报告中,调查数据皆为2018年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