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稳态条件(例如,无制动)下国内车辆EDR碰前车速的可信度,为EDR碰前车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外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选取国内1起既有EDR数据又有监控视频的实际案例,利用监控视频计算所得车速为参考值,分析事故车辆稳态行驶时EDR车速的可信度,并结合EDR车速的来源对其进一步分析。结果根据国外文献研究结果可知,车辆稳态行驶时EDR车速的相对误差在±4%以内。通过国内1起实例的分析,显示稳态行驶车速为120 km/h,EDR记录的碰前车速相对误差为3.886%。结论结合EDR车速来源的分析表明,稳态条件下,国内车辆EDR记录的碰前车速同样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可有效应用到相关的车速重建中。  相似文献   

2.
事故车辆行驶速度是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认定,法院进行司法审判的关键技术依据。目前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调查的主要途径是办案单位委托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速度重建,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事故形态的速度重建、基于模拟软件的速度重建、基于车载记录数据的速度重建和基于视频图像的速度重建。通过从速度重建的技术发展、执业类别和能力验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速度重建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张琳 《刑事技术》2014,(5):60-61
在交通事故鉴定中,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是判明事故过程,进行事故重建的一项基本工作。当前,用于车辆行驶速度计算的方法较多,包括理论计算方法、软件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实验验证法、仪器读取法、监控信息测定法和人体损伤分析法[1],不同方法适用情况有所不同。在碰撞过程较复杂的实际案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车速计算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综合运用路面轮胎痕迹及车损变形分析两车正面碰撞事故的车辆行驶速度。  相似文献   

4.
多车事故由于发生多次碰撞导致痕迹叠加、错乱,碰撞过程分析存在较大技术困难,事故再现难以推进.介绍了基于痕迹的碰撞事故过程一般分析方法,重点针对多车碰撞事故,提出将痕迹、EDR、微量物证、视频/音频等信息要素融合的分析思路及方法,通过一起高速公路多车事故案例,进行了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多车事故碰撞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急决策方法研究是应急领域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何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实施有效的应急决策,一直是相关部门和学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目前常见的应急决策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根据获取事故信息的质量,将现有的决策模型分为经验直觉方法、"预测-应对"模式、"情景-应对"模式三类,概括了传统决策模型的不足,并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决策应用进行总结,归纳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的舆情控制应急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南省白沙县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对事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事故原因方面,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为超速行驶、违法转弯、制动失效、制动不良、疲劳驾驶、违法超车、违法超载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山区道路特点进行机动车驾驶人教育、重点治理超速行驶和违法转弯等行为,以及采取相应措施等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琳 《刑事技术》2014,(6):49-50
两轮摩托车以其轻便、灵活的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由于其体积小,行驶稳定性、抗击性较差,同时摩托车驾驶人多超速行驶,缺乏安全防护意识,从而易导致两轮摩托车与汽车的碰撞事故高发,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据统计,两轮摩托车与汽车碰撞事故中,转弯碰撞最为普遍,占到摩托车事故总数一半以上[1].转弯碰撞现场一般比较复杂,驾驶人和摩托车多呈分离状态,且多因各种环境因素导致数据收集难度增大.本文重点讨论摩托车与汽车转弯碰撞事故中的两种主要类型,即两轮摩托车正面与汽车侧面碰撞和汽车正面与两轮摩托车侧面碰撞.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车、道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碰撞过程中。三者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如制动、碰撞、损伤产生等。事故发生后。根据国家GA41—2005《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标准规定。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包括路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其它痕迹等勘验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和成因的主要依据。本文研究中通过对200起车外无防御能力的道路使用者(行人、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如人一车一道路位置。车辆的制动印痕、行驶速度、碰撞痕迹,人体致伤特点等各种客观的信息参数.寻找易于提取、利于计算分析、有助于事故重建的现场痕迹参数特点。以此建立起基于现场痕迹信息综合处理的事故再现参数体系。为后续重建交通事故碰撞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领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及当事人致伤方式的重建。方法基于对事故现场痕迹、车辆损坏和人体损伤等检验鉴定,利用事故再现软件及高性能计算机计算分析,对40起真实事故的碰撞过程及致伤方式进行重建分析,并以2起典型案例进行说明。结果事故再现效果与现场痕迹、车辆痕迹、人体损伤痕迹有关;40起事故再现中.28起符合性好,9起较好,3起欠理想;碰撞过程的准确再现有助于对致伤方式进行分析。结论计算机仿真模拟重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当事人的致伤方式在辅助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多刚体动力学和遗传算法优化对一起汽车与自行车及其骑车人碰撞的交通事故进行再现模拟与损伤分析,为法医学死因鉴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对肇事汽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建立人-自行车-汽车多刚体模型,并设置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最优近似解,并与事故现场附近监控视频记录进行比较。结果事故车辆激光扫描重建结果良好,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收敛所获得的最优近似解中的假人、自行车、汽车的动力学行为与监控视频中所记录的三者动力学行为相符合,假人的损伤参数也与事故中骑车人的损伤情况及部位相一致。结论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多刚体动力学和遗传算法优化可以对人-自行车-汽车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碰撞致伤过程进行重建,并对受害者的损伤进行力学分析,在交通事故受害人致伤方式鉴定及死因分析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设计辅助Pc-Crash实现事故再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Pc-Crash实现事故再现分析时,探索由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那些对仿真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处理尝试提高仿真结果的精度。方法引入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结果将此方法应用到Pc-Crash优化计算器内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实践中,获得了对碰撞后车辆运行轨迹有影响显著的参数。通过对一实际碰撞试验的再现研究,验证了敏感性分析所得结论在指导优化参数选取方面的有效性。结论研究表明借助正交试验设计辅助Pc-Crash实现事故再现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计算机技术在还原事故现场、事故过程重建及驾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一起交通事故现场、事故车辆及与事故车辆同型号车进行扫描,计算机技术对事故现场、痕迹及事故车辆进行整合,还原事故现场,结合人体损伤,重建并分析事故过程。结果经三维激光扫描仪还原事故现场及重建事故过程,明确事发时吴某位于驾驶位。结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还原事故现场、事故过程重建、分析车内人员运动轨迹更客观、科学,有助于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公安交通警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电子警察查获机动车违法。但是,电子警察无法确定实际机动车驾驶人,存在着"买卖"交通违法记分并代替实际驾驶人来处理交通违法记录的行为。本文介绍非现场执法监管模式及实现,融合处理前监管和处理后异常预警机制,并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无缝衔接,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审核,有效过滤非实际驾驶人,另一方面,通过专家知识与大数据分析,主动发现顶替实际驾驶人接受违法处理的嫌疑驾驶人。  相似文献   

15.
轿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仿真研究及骑车者致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Zou DH  Liu NG  Chen JG  Zhang JH  Jin XL  Zhang XY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0-253,257
目的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并探讨此技术在分析真实事故中骑车者人体致伤方式、特点及损伤程度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事故人、车痕迹鉴定和模型建立,构建相关碰撞环境并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及PC-Crash软件对事故进行再现研究。结果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的人、车模型在模拟碰撞过程中,骑车者发生的运动过程、损伤分布及损伤动力学响应结果与法医学尸表检验人体损伤部位、程度基本吻合。结论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的事故碰撞过程、分析骑车者致伤方式及提供损伤部位动力学响应参数等,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再现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和事故成因的方法之一。在利用事故再现仿真软件进行交通事故再现过程中,应以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结合一起汽车与两轮车碰撞的交通事故案例,通过交通事故现场痕迹检验,分析交通事故形态,确定相关仿真再现参数。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汽车、两轮车和人体模型,进行事故重建,并利用路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等对再现结果进行了验证。在鉴定中将事故过程再现与现场痕迹鉴定结合起来,提高了交通事故鉴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有限元法在一起制动盘损坏原因鉴定中的实际应用,为同类型鉴定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在有限元软件中,对事故车辆损坏的制动盘进行建模。并依照实际情况设定两种边界条件,分别仿真计算出应力分布图。将应力分布图与制动盘的破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定制动盘的损坏原因。结果仿真计算得到两种不同的应力分布情况,其中一种与制动盘在事故中损坏的状况基本一致。由此确定,制动盘是在车体侧向碰撞固定物时损坏的。结论有限元法对交通事故鉴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施伟东 《犯罪研究》2009,(3):27-31,36
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社会稳定形势下,亟待抓紧研究建立应对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针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指出当前国内突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主要特点。从政治学角度,深入探究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肇因,为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从预防与应急准备、实时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四个方面,提出应对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制度,以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Cognos商业智能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便于个性化信息服务定制、专业辅助决策的机动车和驾驶人交通管理信息化商业智能应用平台。提出商业智能应用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其相关功能设计,构建基于商业智能的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分析模型,验证了Cognos商业智能对于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分析、知识展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相比于传统方法,给用户提供了高性能大用户数和大数据量的数据访问分析能力、灵活直观的数据报表功能以及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为数据分析、决策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本文论述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安全状况。具体来说,自然灾害可分为两类,事故灾难可分为四类,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两类,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类。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分类主要侧重于事件的属性,符合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利于划定应急管理的范围、指导救灾工作。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亦有不同看法,本文没有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