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然而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明显妨碍到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在两岸关系步人“深水区”之后,两岸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巩固“一中框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政治对话进程,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10,(8):5-6
在两岸政治互信和良性互动逐渐增强、两岸全面交流局面形成、两岸顺利签署ECFA的大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特别是如何发展两岸政治关系?成为两岸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了推动两岸学术界、舆论界进一步关注并思考这一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实现由开创期转人巩固深化期的阶段性跨越,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民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规模与深度不断提升,但在政治领域,双方关系仍处于低层次的增进了解、累积互信阶段。为让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满足两岸形势变化的需要,本文拟在探索当前两岸关系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两岸政治难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10,(8):9-9
两岸政治关系就其基本面而言,应包含政治定位、政治对抗、政治合作、政治互信四个方面,而政治对话与谈判则属于建构政治互信的环节之一,也可能是政治合作具体运行方式的一种,故不列入“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5.
“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主张,指明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两岸政治互动的象限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两岸政治互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笔者参考"时间的四象限管理法则",对两岸共同面临的政治议题,依轻重缓急、优先次序进行原则性排列,并提出了政治议题与其它议题、政治议题内部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认为,两岸双方应该在现有政治共识基础上,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不紧急却很重要"的经济事务上;在政治互动四大议题之间,两岸可暂缓解决"权威关系"的分配议题,着力落实两岸"人民关系",累积共同管理两岸人民事务的经验与共识,为两岸政治争议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人报告中指出,“希单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这是中共中央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最本质的内涵是政治关系,是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中国内战及其延续所造成的政治对立。如何看待两岸政治关系,对两岸政治定位做出正确判断,必须追根溯源,必须从中国的内战及其延续入手。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以来,台湾与东盟国家进一步加强彼此间在政治关系领域的互动和交流,双方的政治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提升。在两岸成功签署ECFA之后,台湾—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向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但客观上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提升和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大陆的外交成本。因此,考察冷战后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发展演变,对于制定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不仅处在两岸政治气氛融洽、社会交流热络的良好势头下,也存在诸多有利的经济条件。其中,大陆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与台湾经济转型升级为两岸经济关系不断深化提供新的契机。2009年大陆GDP达33.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而第四季的GDP增长率高达10.7%,在国际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全球经济中格外耀眼。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使两岸的经贸合作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将推动两岸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后ECFA时代两岸政治关系将如何走向受到广泛关注,既有文献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理论,构建双边冲突升级的动态博弈模型,对ECFA将如何影响两岸政治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ECFA签署后,随着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两岸发生低级别冲突的概率将会增加,但是低级别冲突升级为战争的概率下降。从长期看来,ECFA将对两岸的政治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结构性问题上,可以思考以“当局”作为起点来进行探讨,从而避免“骑马找马”、“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两岸在过去数十年都已经用“当局”相互称谓.从政治语义学上分析,“当局”正视了两岸公权力行使的事实,包容了两岸之间的“承认”抑或“否认”政治分歧,保留了未来开放性讨论政治地位的空间.从政治现实来看,两岸“当局”之间发展政治关系没有违背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互称“当局”的身份可以体现平等协商、对等谈判,两岸可以从“当局”出发探讨最终政治定位并达成共识,两岸“当局”的政治定位可以为当前两岸发展政治关系提供灵活性安排.  相似文献   

14.
陈清林  刘晓佳  邰宗 《台声》2013,(11):28-31
●为破两岸政治难题凝聚民间智慧●共同发布《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围绕两岸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第二届两岸和平论坛预定于2014年在台湾举行10月11日至12日,首届两岸和平沦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共邀请了来自海峡两岸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前来参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政治关系解决的基础,是要发展两岸的经济关系。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指出,两岸经济关系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台独’想独也就难了。”1990年,中央明确指出,要把对台经济工作提高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3,(11):42-42
由两岸民间组织和学术机构共同举办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10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论坛以较为敏感的两岸政治关系、涉外事务、安全互信及和平架构4个议题,集两岸“红、蓝、绿”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展开了火花四溅的探讨。会上众多学者认为,这是两岸步入“深水区”的一次深入探讨。那么,两岸“深水区”到底有多深?  相似文献   

17.
杨开煌 《台声》2013,(1):49-49
对于大陆十八大后对台政策,个人认为大致有两种解读的方法:一是“以经解经”,即直接解读报告中对台部分的735个字。然而,这种解读必然倾向认定大陆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建立具有急迫感,希望在未来逐步将两岸政治关系加以确认,乃至岛内不少学者认为制度化框架的确立,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中国框架"作为一个中国论述的最新发展,对于"国家未统一前"的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搁置了两岸的政治分歧,尊重了两岸各自的现行规定,也充分照顾了台湾同胞的感情,为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两岸应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开展两岸政治协商谈判,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国际参与"以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推进两岸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会议主席,各位专家学者: 我很高兴应邀出席“北京会谈”两岸关系研讨会。看到会议主题、议题及其提示,可以体会到举办者很想通过这次研讨会,对两岸关系形式进行一次综合性讨论,对两岸认同和互信、两岸政治关系安排进行一次深入的讨论。希望经由大家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呈现了比较典型的县政场域关系运作的三种景观,“跑资金”、“打点”、“活动”是关系运作的象征性符号。在科层制运作的背后,关系运作是县域政治运作的另一个维度。正式权力关系表达的官方文本被扭曲、被置换、被超越,也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被实施。县域政治的运作表现为正式的科层制运作和非正式的关系运作的相互渗透,是科层政治和关系政治的结合体,本文称之为双轨政治。双轨政治运作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的混合。第二,人情原则与理性原则的平衡。第三,庇护关系与地方派系的生成。双轨政治运作表明,县域政治运作有待于进一步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