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师本管理的内涵 师本管理是“以人为本”这个充满人性关怀概念的微缩,是教育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的具体表现。“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关照人的生存与发展,尊重人的权利与人格,既有“为了谁”的理论意义,又有“依靠谁”的实践价值。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发展与提高是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师强则校强,师名则校名,“重教”的关键是“尊师”。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人格权的法理渊源法律上的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固有的,由法律确认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民事主体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基本权利。从本质上讲,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就是人进入社会的资格。人格权在法理上通常分为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两大类。一般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而享有的基本权利,它涵盖所有人格权领域,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人格权,它是具体人格权的源泉和补充。具体人格权是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化,在现代世界各国,具体人格权的种类通常由民事法律所规定,我…  相似文献   

3.
新论摘编     
题。他说,我们把民主政治叫做政治文明也好,政治民主也好,既然讲文明、民主,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和宽容。这是民主政治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尊重”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现在民法典正在起草人格权法,人格权的核心就是人的尊严和自由。宽容,就是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见。中国现在已经没有“文化大革命”那种“以言治罪”了,这是很大的进步。仅仅有一种声音不是国家之福,这一点过去我们都看到了。建立什么样的民主制度?我想,就是要建立有尊重和宽容精神的、祥和的民主制度,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政治局面。(摘自《学习时…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有不妥的言行伤害了学生,造成师生关系不协调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道歉。古人云:“知耻近乎勇”。教师知道自己错了,就要勇于认错、勇于改正错误,这样就会得到学生的谅解、信任和尊重,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子贡说的“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这个道理。首先,道歉有利于融洽师生双方的感情,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过程是个师生双边活动过程,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教师学会道歉,就会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可亲、可近、可敬,这样可缩短师生之间感情上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中,有一个“人”字格外引人注目。人格权编此次首次独立成编,被称为民法典中最大的创新。首次触典的人格权编共有6章51条,篇幅近5000字,将以往散落在民法各处的人格权予以整理收纳,强调对公民人格权的庄严确认和严格保护,郑重传达出了对个人的极大关爱,要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那么,这个闪耀着“人”字光辉的-编,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值得探讨呢?  相似文献   

6.
孙玉祥 《同舟共进》2010,(10):70-70
民法中有“姓名权”一说: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换言之,姓名是自己的,想在这姓名中赋予怎样的含义,与他人无关——谁要参加进来说三道四,那就是侵权,就该吃官司。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探讨出让学生通过独立自学让学生“吃得饱”、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吃得好”、通过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吃得了”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教师吊胃口,学生“吃得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也通常称“吊学生胃口”。教师上课吊了学生的“胃口”后,就要不失时机地把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了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小组成员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有些同学不知道发现问题的方法可适当…  相似文献   

8.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人怕伤心树怕剥皮。中学生虽还未成年,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他们和成年人一样,也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也有自尊心和荣辱感。换句话说,中学生也是人,他们的人格也需要尊重。特别是处在改革年代的中学生,这种心理显得尤为强烈和执着。如果不尊重他们的人格,甚至有辱他们的人格,往往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将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事情就是这样,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好心也办不了好事。  相似文献   

9.
教师侵犯学生权利主要表现为语言暴力,侵犯学生人格权和名誉权;行为暴力,侵犯学生身体健康权;驱逐学生,侵犯学生受教育权;随意承诺,侵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过度干预,侵犯学生隐私权。其根源在于教师素质的低下、法律意识的淡薄、传统文化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人格的缺陷。要杜绝教师侵权行为,必须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素质;开展法制宣传,提高维权意识;完善教育立法,严禁教师侵权;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放纵;完善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10.
张君平  叶新发 《前沿》2010,(9):57-59
在《法的形而上学——权利科学》中,康德试图将人的权利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如何转换为权利和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并存的课题;而这种转换和并存,必须通过普遍法则,使人格建立于自由、平等、权利三位一体之上;其理论核心是:把人当作平等自由的法权人格来尊重和对待。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法治的不断进步,高校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侵犯学生人格权的事件日益显现,学生生命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一类的案件在高校侵权案件中占多数,各类案件都有其不同的责任分担原则。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各高校制度的不完善及相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正当程序约束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人格权遭受侵犯。为此,建立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完善高校管理法律法规、增强管理者法律意识等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12.
1.教育者必须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师要尊重中学生的“成人感”,并加以适当的引导、要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并在教师引导下对学生的独立性加以影响,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充分发挥。这是促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每个职业性节日,都意味着社会对从事这一职业人们的格外尊重,同时也意味着从事这一职业人们对社会的庄严责任。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凝结在媒体品格上的记者人格,标示着这一职业共同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质。“唯恐天下不兴”的理性精神在新闻圈,有一句话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单从绷紧一根新闻弦的角度说,它似乎不无道理,倘若作为一种新闻意识、一种价值取向,则会陷入盲区、误入歧途,与记者的人格背道而驰。总是渴望着“突发”、“反常”、“负面”、“另类”出现,一旦有之拼命炒作,不仅造成信息传播失衡,还会导致“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的权利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社会主体对自身权利保护的呼声日趋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个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要求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对社会主体个人的权利保护特别是人格权的尊重已成为迫切要求。法律要维护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使社会主体自身完善和发展得到保障,同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体…  相似文献   

15.
隐私权刍议     
钟锐华 《广东民政》2009,(10):36-37
国际上对隐私权的一般定义是: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进步的社会是尊重个人独立人格权力的社会,所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保护。隐私权如此重要,但现实中往往容易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16.
李方 《传承》2009,(2):154-155
一般人格权是法律赋予自然人的一种基本权利,它与自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自由等人格利益,是自然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权利,因而对一般人格权的法律保护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般人格权的基本概念、性质、功能等角度出发,联系我国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对一般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主体独立人格如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等方面所应必备的权利。构建人格权法律保障制度,对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保障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人格权密切相关的财产利益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因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与传统,在人格权法律保护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实际需要。从经济、社会现状出发,以云南哈尼族对人格权制度的需求与存在问题为例来探讨少数民族人格权的法律保障,是针对少数民族人格权保护所进行的法律层面的有价值的探索,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娜加 《前沿》2009,(8):69-72
传统人格权理论固守精神利益的禁锢,对人格的财产利益不予认可。随着人格之伦理价值逐渐外在化和扩张化,其财产属性和商业化趋势渐浓,这促使了人格权制度的变化。各国立法对人格所表现出的直接财产性均普遍关注,在不同国家的保护模式中美国和德国的较具代表性。重新分析传统人格权理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人格权制度保护人格的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19.
程水泉  肖北庚 《求索》2007,(4):120-122
人格权的性质是人格权研究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人格权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权利而不仅仅是一种宪法权利的法学角度分析论述了人格权的性质。透彻地分析人格权的性质,有利于法科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法典编纂的体系。并且通过对人格权性质的分析和研究推进人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计算机被广泛运用。有学者说:“一个新媒体出现了,当我们还不太了解的时候,孩子走在了我们前面。这种情形将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儿童的学习方法,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了。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同他们一起成长。”有学生说:“我们不喜欢老师居高临下的作风,渴望朋友似的平等交谈,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和愿望,并要爱护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