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 言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至 90 年代前半期的 10 年期间,东亚各国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以至于被称为“东亚奇迹”。这种高速经济增长提高了亚洲各国的国民收入,给该地区带来了汽车普及化的浪潮。这一时期,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从国外流入的东盟主要国家,摩托车和汽车的国内销售数量急速增加。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马来西亚和印尼实施了国民车计划,并采取了为提高当地筹集零件比率的优惠税制等,从当地组装起家的各汽车厂家对当地生产体制进行了扩充。其结果,由海外进入各国的企业从汽车厂家扩大到了汽车零件厂家。 但是,1994 年 …  相似文献   

2.
进入2002年以后,亚洲各国及地区的经济状况开始有了恢复的征兆。泰国中央银行和新加坡政府都提高了2002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由于国外的资金流入等,股价的上涨速度加快了。1997年货币危机以后一直停滞的亚洲资金流动是否会转入恢复状态呢?  相似文献   

3.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加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随着GDP的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图1列出了1971年至2004年亚洲主要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5.
资本项目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初哥伦比亚经济稳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进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第二阶段是放松对短期资本和外资信贷的管制.在资本项目开放初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使哥伦比亚经济面临真实汇率升值、金融体系对外脆弱性加重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哥伦比亚货币当局借鉴智利的成功经验,于1993一1998年实行了无息准备金制度和显性托宾税等一系列资本管制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控制资本流入规模和短期资本长期化的政策目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评析外国直接投资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基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深化。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带动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非洲大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的不断增加,外资在非洲东道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当前外资对于非洲国家的资本形成、制度变迁、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非洲国家应该权衡利弊,提高对外资的吸收能力,更好地通过利用外资实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与哈萨克斯坦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金融海啸声中,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是最早受到波及的国家之一.由于哈萨克斯坦银行资金大部分来自国际贷款,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流入随之减缓.2007年下半年,哈萨克斯坦就出现了银行偿债能力下降、不良贷款增加、惜贷等问题,不少工程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  相似文献   

8.
郑永年 《东南亚》2013,(1):32-34,92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维持亚洲秩序的"稳定"。但"重返亚洲"带来的结果却正好相反,亚洲秩序因此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失序"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说,亚洲各国急速崛起的民族主义和"重返亚洲"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当前,拉美债务危机虽然有所缓和,但并未完全解决。在拉美国家债台高筑、资金匮乏的形势下,近年来国际金融界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拉美资本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向流动。1981年,拉美资本流入净额的实际年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值。这在战后拉美还是第一次。1984年头五个月从拉美流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资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据墨西哥《金融时报》统计,1977—1983年间,拉美各国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将近八百亿美元。在此期间,墨西  相似文献   

10.
二.侨汇与新移民 改革开放后不久,侨汇便急速增加,但80年代前期已经开始减少,减少幅度比以往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进入90年代后开始增加,但初期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到了90年代后期才急速增加。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仅半年时间侨汇就超过了20亿美元,2003年仅前半年就超过了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四、外国资本对远东渔业资源的掠夺帝国主义时期,外国资本深入到西伯利亚经济的各个部门。不仅在西伯利亚城市、矿山、森林能见到外资企业,就连远东近海水域、众多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地带也出现了外国资本。这里成为英、美等许多国家资本活动的场所,而日本资本不仅数量大,而且最为活跃。远东的海洋资源极其丰富。不仅品种多而且密度大。主要捕捞对象为鳅鱼、鲤鱼、海蟹、海带、海参等。流入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的众多河流中有大量回游产卵的鲑科鱼。北部沿海地区还有大量海兽和鲸,都成为捕猎对象。虽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远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拉美经济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进入拉美的资本大幅度增加。80年代后期,流入拉美的资本平均每年为80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240亿美元;1991年接近400亿美元;1992年高达570亿美元。大量资本流入拉美的原因是什么?《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2期发表的“拉美资金回流和投资回升的原因”一文(以下简称“原因”)对此作了回答。该文将原因归纳为:(1)通过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拉美国家的债务压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已成不可逆转之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对中东地区石油部门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石油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在石油的资源、资本、商品、劳务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这一方面,中东石油部门正在逐步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生产要素的流出与流入的障碍在减少,流动的数量与速度在加快。但使世界石油生产、流通、消费有序运行这一方面来说,比如像油价形成机制等等,则存有分  相似文献   

14.
历史经验表明,与阿根廷和墨西哥相比,巴西经济改革从来都不是激进改革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卡多佐政府的改革也不例外,其实行的谨慎资本项目开放是巴西渐进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体现为在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确立后,在面临开放之初大规模资本流入导致的货币升值、金融脆弱性剧增等问题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实施了金融交易税、外资贷款期限和外资投资范围的直接管制等措施,来限制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然而.由于巴西过高的国内外利差、发达的金融衍生市场形成的诸多规避资本管制渠道,这些管制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东地区国家独特的经济发展特点,该地区动荡的政局对内外经济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地区经济层面,造成地区经济秩序破坏,投资环境恶化,资本流入陷入停顿,高失业率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地区经济复苏态势受阻。在全球经济层面,则导致该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受到冲击,国际油价可能长期高位运行,全球通胀压力增长,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全球主要股指可能进入震荡和调整期,并使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前景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在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层面,双方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中国的石油进口均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世界趋势。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亚洲各国由于国情、种族、信仰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等因素,其经济合作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将是循序渐进的。  相似文献   

17.
前言现在,全世界达5000万人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大多数成为了华人,在东南亚,华侨的比率已经很低。在华侨华人当地化的潮流中,华侨华人社会发生了变化,海外华人资本形成了居住国的民族资本,成为了居住国经济的一部分。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亚洲各国、尤其是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华人资本的力量趋于强大,在各自拥有根据地的各国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华人人口占绝对比率的香港、台湾、新加坡自不待言,在华人比率决不算多的东盟各国,华人资本的影响力也不小。自20世纪,世界经济开始转入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及国…  相似文献   

18.
马友君 《西伯利亚研究》2004,31(1):33-36,48
自俄罗斯独立以来,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了直接和间接等形式吸引外资。但由于俄投资环境的恶劣,国内市场的萎缩及法制不健全,吸引外资的规模受到很大的影响,各行业吸引外资不平衡,大部分外资流入了少数经济发达或资源丰富的地区。俄罗斯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的外资流入规模及分布,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俄罗斯也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资对俄直接投资呈现良好态势,投资额逐年增加,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俄投资不再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且投资主体不再是本国外流资金的回流,而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增量投资。外资流入促进了俄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对俄金融安全和部分产业产生了冲击。因此,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新法案来强化现有审查机制,规范外资企业在俄的投资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世界投资流向变化及有关我国的对策思考傅梦孜一、投资流向变化对亚洲有利近年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出现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动向。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资金80年代下半期平均为每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