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文文种的选择与甄别事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与实际问题的切实解决。首先从弄清内涵、明确目的、分清关系、考虑权限四个方面阐明正确选择文种的基本要求,然后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公文实践中容易混淆的相近、相似文种,并提出了对文种易于甄别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林阳地 《学理论》2010,(6):121-122
从依法行文的角度考察近十余年的请示公文的处理实践,请示的受文机关对请示的回复文种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当与欠妥,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明白请示与批复对应关系的单向性与相对性,即批复仅仅针对请示面回,但请示回复的文种不一定是批复。事实上,函与通知也是回复请示的常用文种,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发文机关错将去函行文较为适宜的事项,以及把供上级机关决策参考的呈报性“意见”往往冠以“请示”之名。因而对请示回复文种的再审视,本质上就是对公文实践的新思考、新探索与新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拨乱反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示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诚 《理论探索》2005,(6):114-116
在当前,我国行政公示制度与行政公告制度常常混杂不清,而且行政公示制度自身也存在缺陷,亟待规范和完善。为此应从三方面努力:一要提高对行政公示制度的认识,二要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行政公示制度,三要增加“公示”文种。  相似文献   

4.
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行政效率,使行政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而在行政工作当中,公文作为推动行政工作运转的工具,是行政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行政工作效率。可以说提高公文质量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工作说到底是文字工作,但公文质量问题绝不仅仅是文字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公文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公文撰文质量 公文工作本质上就是文字工作,所以,公文撰文质量是保证公文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公文在行政工作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法定公文系统有五类。从内容上看大同小异,在公文处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特征,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多差异,尤其是在文种和格式方面具有许多不同之处。只有切实掌握其异同,才有利于分清党政公文格式,防止混用。  相似文献   

6.
公文中通知这个文种,适用范围较其它文种广泛得多,所以使用频率相当高。有关公文写作的书籍,把通知种类划分得相当详细,不同种类的通知写法也各有不同。实际上有些通知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可以简单地划到某一类。这就必须确定以哪一方面的内容为主,根据实际的需要把通知写“明白”。笔者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发现一份通知,错误很有代表性,甚至评改后,仍有很多错误。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公文病例评改》一书,前言中说:本书适于乡镇以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在撰写公文时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和管理干部学院文秘专业的师生参考。可见影响面很大。书中选了这样一份通知:  相似文献   

7.
公文是随着管理职能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活动内容的发展而发展的。目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势头日益强劲,公务活动中的信息量必须进行高度浓缩才能适应需要。所以,“简明短快”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公文的发展趋势,即文种趋简、语言趋明、篇幅趋短、成文趋快。一、文种趋简文种的繁简直接影响到公文的制作与处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对台港两地和我国大陆3方的现行公文类别作些比较。台湾使用中文的历史比香港长得多,经历过多次变革。1945年台湾光复后中文公文的使用占了主…  相似文献   

8.
公文是按一定程式表述社会政治集团意志的文书。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总则第二条指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述》中说:“才之能通,必知晓术。”这里的“术”,当指一种方法、一种技巧,大意应是:要精通写作,必须懂得方法技巧。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得好:“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懂得这一工作本身”,“技巧是文化成长的基本力量。”可见,写作需讲究技巧,已经是一种公理。但我们通常理解的讲究技巧与方法的写作似乎只限于文学写作,每每提到公文写作,人们的看法却是:公文写作是一种有着相对固定格式的文种,只要把事情说明白、讲清楚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可言。这种认识与公文写作的实践相去甚远,公文写作是整个写作的一部分、而公文的重大的社会作用更要求我们讲究写作的表达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  相似文献   

10.
“公文处理工作”,作为当代公文学的一个概念,是由我国现行的两部公文法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3年11月21日修订,下略称《办法》,《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下略称《试行条例》)正式提出来的(后者“公文”作“文件”),它包括公文起草、签收等八个方面,二十项工作内容。这些工作是党政机关公文工作者经常性的工作之一。做好这些工作事关重大。因此,两部法规  相似文献   

11.
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处理是各级行政机关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作和行政行为,是机关之间进行工作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影响着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公文,是国家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公文处理是各级行政机关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和行政行为,是机关之间进行工作联系的纽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今,我们处在信息“爆炸”、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的年代,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公文处理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对1987年颁布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规范性文件备案是我国政府法制监督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自1987年国务院开展法规、规章备案工作以来,各省(区、市)陆续建立起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控制行政机关滥用、误用行政权,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请示与报告写作比较冯光请示与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在公务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上行文,这两种公文主要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解决有关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两个文种。当前,不论是在指导公文写作的知识书中,还是在请示与报告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决定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因素极其不稳定。在行政职能的构成因素方面,市场失灵、社会矛盾和政党执政纲领是主要的经常性因素,突发公共事件和国际关系是主要的偶然因素。市场作用和社会需求,一般是通过政党执政纲领及其发展政策集中地体现出来。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基于多样性的市场形态、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和应对其他不确定因素的需要,进行经常性调整。试图经过一次或者几次改革就可以使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到位的判断和选择,将导致改革的短期化、改革成果的挫折评价和改革成本的增大。发达国…  相似文献   

16.
写作异同辨布告、公告与通告冯光布告、公告和通告都是知照性的公文。它们都是在日常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公文文种,由于这“三告”的相似点较多,因此人们写作时常常容易混淆使用而出错,需仔细分辨才行。这“三告”的共同特点有三:第一,传播上的公开性。它们都可以公...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接触了较多的企业,由于职业的习惯,就较多的注意各企业中所撰写的公文,发现了许多的公文写作的通病。现列举几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文体使用不当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重新修订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再一次明确了公文的12类13种。每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我国法制建设速度之快、效益之大,令世人瞩目.公文法规建设与全社会同步发展,党、政、军各方面公文法规比较健全.但是,三方比较,行政机关公文法规建设相对落后.本文立足一个“法”字,提出公文法规建设、公文法规实施和公文法规意识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促进一个法规硬件的诞生.一、我国公文的法制传统我国有悠久的公文法制传统,对公文文种和公文行文,特别是对臣僚报君的公文(即当今的上行文),各代都有规定,有的还十分严格,稍有差错,轻则丢官,重则杀身灭族.秦代实行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的同时,也对公文进行了改革,统一了公文的程式,皇帝制作的公文,“命”叫“制”,“令” 叫“诏”.汉承秦制,对公文文种作了明确规定,皇帝对臣下有制、诏、敕、册,臣下对皇帝有章、奏、表、议,首创了较成型的公文.同时对公文的撰制也立有章法.例如早在西汉时期,“吏民上书,字谬则劾;是以‘马’宇缺画,石建惧死”,石建写的奏章批下来,看到其中的马字少了一笔,恐惧异常,说要“获谴(责)死矣”.石建固然为文为人过于谨慎,但也见出当时公文法规之严苛.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3)
行政领导权威是行政领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行政领导效能的大小,行政目标的实现程度及行政管理效益的高低。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一是行政领导者的权威与权力的关系。二是制约行政领导者权威建立的主要因素。三是行政领导权权威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行政管理费用高昂的国家,巨额的行政费用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制约作用日渐凸显,而传统政府管理对行政行为社会效益和行政成本关注程度的失衡,使行政费用居高不下.本文以行政管理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统一为出发点,引入了公共部门的行政成本--效益分析模式,并从行政成本效益的构成、行政目标的选择、行政影子价格的确定、行政成本的不确定因素、行政效益的辐射效应等几个方面,对其分析步骤和框架提出了构建设想.揭示了谊分析模式在我国推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就其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