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近代国货运动是一场宣传抵制洋货、使用国产货品的社会运动。在这场官、商、民广泛参与的国货运动中,国货提倡者的积极态度固然重要,国货消费者的行为更加重要,而作为消费主体的女性在其中的表现很值得考察。以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女性为研究视角,考察其在国货运动中如何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进而影响着近代国货运动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进行"本土化"、"民主化"的政治革新,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由此兴起.在党外反对势力支持下,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围绕"正名"、"还我土地"、"自治"三大诉求,向国民党当局抗争维权,这一运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走向消沉,其原因值得深思.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虽然历时短暂,却在台湾政治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常百灵 《理论导刊》2015,(4):83-87,99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新启蒙运动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已有的论著主要围绕新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新启蒙运动同五四运动的关系、新启蒙运动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新启蒙运动在中国启蒙运动史上的位置等问题展开。梳理总结这些观点,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2)
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五千年来所铸造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下成为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动因。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化思潮流派逐渐分化,转而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格局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面貌。本文从思潮的分流、流派的多元、题材的拓展、个性的凸现等角度予以了简要的论述,指出30年代文学并非传统所谓的左翼文学一统天下,而是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显示了独立的、成熟的文学品格。  相似文献   

6.
《各界》2014,(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沈鸿烈就任青岛市长期间,提出了城乡并重、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并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乡村进步,改善城市中下层人民生活,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纠正了以往城市发展中的弊端,将青岛的城市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牛妙卓 《学理论》2012,(20):160-162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外交领域内存在几股不同的力量,分别有外交部、国防军与纳粹党。它们的外交主张与手段各不相同,其在德国国内权势的盛衰,决定了德国远东政策的不同倾向。1933年后,纳粹对德国国内的控制力逐渐强化,外交部与国防军力量的逐渐衰落,最终纳粹意识形态在外交中占据了上风。这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出现重大转折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于西方,它与西方企业发展程度、社会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联。早期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是有限责任,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则强调扩展了的社会责任。后者促成了消费者主权、员工参与等新的社会观念的产生,从而修正、限制了企业所有者的权力。从社会运动的角度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将为我们全面、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屈振中 《学理论》2013,(11):193-194
1930年5月阎锡山、冯玉祥和蒋介石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为应对这场战争山西省银行大量发行晋钞,使得山西的金融系统陷入崩溃的边缘。山西的经济面临空前的灾难,物价飞涨,政府又发行新晋钞搜刮百姓,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山西省政府在处理金融危机的政策一变再变,商民对于政府的信誉也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0)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讨论,学界一直将其概括为西化派与中国本位派之间的论争,但是详细研究当时知识分子参与讨论的文章及表达的观点与思想,里面传递了更深的思考与更开阔的思路。这次文化讨论中知识分子对于民族认同与文化选择的理性思考既超越了之前文化论争中复古与西化的极端,也摆脱了简单的文化折中主义,是以本民族特色、本国国情为出发点,提倡在固有文明与西方文明之外建设一种全新的民族新文化,这是人们对于中国文化问题认知的进步,也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女性政治参与的公共政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芝 《行政论坛》2012,19(4):57-60
政治参与是公民表达政治意愿、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女性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构成部分,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是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女性的政治参与相比较男性在社会中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差异,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吉林省数据看,女性的政治地位与十年前相比较略有提升,但女性的政治参与还面临诸多困境,成为女性政治地位提高的主要障碍。政府对女性的政治参与意愿和参与途径应该给予特殊支持和规划,并辅之以相应公共政策和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步繁荣起来。由于中国正处于政治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时期,公民社会理论正好迎合了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为解决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此国内学者纷纷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且积极探寻公民社会的构建途径。本文主要将国内学者们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内涵、兴起、功能以及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等问题所作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以供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20年代,中共中央不仅向全党提出了开办党校的任务,而且身体力行举办了党校和训练班,为全党培养了许多得力的干部,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为各地举办党校提供了方针方法上的示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实验后发现,中年女性运动后的腰臀比指数、安静心率和血压与运动前相比明显下降.血压异常的受试者实验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表明科学的健身运动对预防肥胖、减缓心功能衰退,改善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12)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是否立即在统一的国家中开始经济的恢复,是检验政府统治思想的最佳方法之一。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情愿用自己的力量去"治国",于是不可避免地卷入政治之中。不论卷入程度深浅,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恢复产生了影响。本文以江苏吴县的开弦弓村为一个侧面,力图对此思潮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一所著名的文科学校。当时,社会上曾流传有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文有上大,武有  相似文献   

18.
张坤  张文佳 《学理论》2014,(9):18-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问题学者们从中国能否建构公民社会、为什么建构公民社会以及如何建构公民社会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但是在研究中还存在着多种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各种思潮异彩纷呈并最终做出抉择的十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重建模式。伴随着军事上的凯歌行进,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轮廓渐显,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导性思想文化,完成了40年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型。  相似文献   

20.
雷琳爽 《学理论》2012,(7):43-44
女性政治参与,是指女性群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活动。女性政治参与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政治参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制约女性政治参与的因素,从我国女性参政的现状着手,分析封建政治意识对女性政治参与的影响。包括三方面:女性文化素质,女性经济地位以及女性参政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