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实  陈敏 《中国减灾》2022,(15):26-27
<正>无人机应急云平台对各行政单位的无人机设备、人才等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实时把握无人机资源部署情况并在灾害发生时进行高效调度决策、开展灾害应急工作。四川省就现阶段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无人机管理与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无人机应急云平台的必要性,并就云平台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无人机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无人机队伍日常管理和应急调度亟待优化升级。在数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无人机应急云平台为无人机应急救援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针对云平台应用过程中灾害现场仍会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云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与优化,使之更加贴合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助力无人机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5X):12-17
<正>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肩负起统筹全国民政部门防灾减灾力量的任务,带领各级民政部门努力提高应急水平,着力加强政策创制,认真谋划长远发展,积极创新措施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得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为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提供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进行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  相似文献   

4.
<正>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机动、适合复杂气象条件作业、受交通条件限制小等优势,可以代替人、载人飞机执行观察灾情、评估灾情、拍照摄像等任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等救援工作中。浙江省在无人机应急救援的实践操作中发现了存在的不足,而无人机应急云平台则提供了解决方案,并通过平台内测的契机发现了省内无人机应急救援过程中遇到的部分困难,为下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无人机凭借技术优势,在各类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技术、装备、专业队伍缺一不可的新技术应用,单一主体无法完成面向全国、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需要建立融合各方资源的合作机制。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抓住国内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建立业务单位和服务单位携手聚力的重大灾害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在数次重大灾害应急中,获取灾害影像、制作专题产品,为前方指挥、应急救援与灾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无人机民用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无人机的使用遍布各行各业。由于监管的缺失、法律法规滞后等因素,造成无人机的日常管控处于真空状态,无人机入侵机场、扰乱航空秩序的事件频发,使民航航班安全飞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场公安应加强对无人机入侵机场行为的管控,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重点地域的防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严格落实无人机实名制管理;促进完善法律法规,对无人机扰乱航空秩序行为及时立案调查取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无人机信息管控平台,全面更新升级应急装备,及时有效地处置无人机入侵机场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违法违规飞行的安全危害的认识,引导公众合理地使用无人机。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中国减灾》杂志全年定价 240元,单册定价10元。全年24期,半月刊。·《中国减灾》杂志由应急管理部主管、国家减灾中心主办,全面反映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上半月刊:解读减灾政策,交流工作实务;下半月刊:传播减灾知识,提升全民意识。·面向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城乡社区、中小学校、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4,(23):38
正11月21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合作座谈会,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庞陈敏,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总工程师杨思全,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减灾研究院有关教授、国家减灾中心有关人员等参  相似文献   

9.
宣勇 《中国减灾》2010,(8):F0002-F0002
6月21日,连日暴雨导致江西省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洪水严重威胁下游10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及时了解灾情动态,开展全面、准确的灾情评估工作,国家减灾中心于6月24—29日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无人机遥感监测合作机制,对江西省抚州地区开展无人机应急遥感监测工作。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成 《中国减灾》2013,(8):57-57
2013年7月5日下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张晓宁接待了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和其驻华使馆科技处一行3人来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评估与应急部、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部等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6,(6):F0002-F0002
5月12-18日,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来自安徽、广西、湖南等山地灾害多发地区的主管副县长、民政救灾干部共92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班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地灾害的预防与综合治理、山地灾害的鹿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等方面。培训期间,学员还实地考察了岷江紫坪铺水电工程等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国家减灾中心培训部)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举办$国家减灾中心培训部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此次演练是在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指导下,以台风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救助为背景的市、县层面的综合演练,其目的是全面检验基层救灾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提升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省减灾委主任、副省长夏耕,国家减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冯金社观摩了演练并讲话。省政府应急办、省减委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2—3月,黄河宁蒙段进入开河期,河段冰面开始消融,防凌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2022年,为加强凌情预报预警,确保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应急减灾二号A、B星和高分系列卫星数据与黄河地面站监测数据对黄河宁蒙段开河期冰凌情况进行监测,为黄河凌情发展趋势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     
正解读减灾政策分享减灾经验介绍减灾科技讲述减灾故事科普减灾知识传播减灾文化2020年杂志征订中……《中国减灾》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主管,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大型期刊创刊于1991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面反映国内外各类灾害信息和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综合性期刊半月刊发行上半月刊:行业领域内政策解读、事件报道、智库支持、实践交流下半月刊: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宣传主要读者群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城乡社区,中小学校等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国务院办公厅主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的《中国应急管理》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7年1月创刊。《中国应急管理》的创刊,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决策的重要措施。刊物将总结和交流各地区各部门应急管理实践经验,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讨关注应急管理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全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舆论氛围,搭建一个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其读者群主要是各级党政领导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4日下午,孟加拉国灾害管理与救助部助理秘书萨蒂亚·布拉塔·萨哈一行访问国家减灾中心,杨思全总工程师接待了来访。孟方专家参观了国家减灾中心业务平台,进一步了解了中心减灾救灾核心业务,并就灾情数据管理、损失评估及遥感监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冬春救助工作是岁末年初关键节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行动,也是基层受灾群众更好认识应急、了解应急、支持应急的重要窗口。2023—2024年度冬春救助工作开展以来,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精心组织实施、加强重点部署、形成救助合力、狠抓工作进度、强化宣传报道,确保冬春救助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高位推动部署、周密统筹推进、整合创新举措、严格督促落实,使得冬春救助更有力度、更有精度、更有温度、更有速度。为进一步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救灾救助工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2,(5X):64-64
<正>2002年4月,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2003年2月,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财政部批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立项。2003年5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正式运转。2004年5月,与亚洲备灾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参与举办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班。2004年6月,建立由民政部牵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月度灾情会商会制度。2004年11月,24小时全天候灾情监测机制建立,编制并发布《昨日灾情》。2005年1月,建立覆盖全国县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