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秋时节,东极大地上一派好“丰景”,壮美的丰收画卷正徐徐铺展,美丽乡村和美宜居,特色产业风生水起……青山绿水间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乐章。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到中俄边界的黑瞎子岛,再到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民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擘画了蓝图。  相似文献   

2.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2,(38):58-59
<正>今年,六盘水市持续推动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建成2万亩猕猴桃“吨产园”、10万亩刺梨“千斤园”、1万亩茶叶“万元田”。正值秋收时节,六盘水各地加足马力迎丰收,“两园一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走进“凉都三宝”种植基地,一个个果实圆润饱满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一颗颗金灿灿的刺梨压弯了枝头,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叶为山披上了绿衣,采摘、分装、过秤、装车……村民腰包鼓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别样稻田     
《求贤》2022,(9):28-29
<正>九月,天津。本刊带您走进别样的稻田。稻田做“画布”、水稻当“画笔”,阡陌交错中,西青区王稳庄镇呈现一片巨型稻田画。万亩稻田生态区根据稻秧生长期,以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人工栽种、间管理等种植技术,“绘”就了这幅特殊的画卷。这幅画卷由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国家粳稻中心育秧,中化MAP示范农场种植。  相似文献   

4.
9月27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镇布德村于立强家里热闹非凡,一个别开生面的“芒果丰收宴”正在举行。全村20多名芒果种植“土专家”齐聚一堂,庆贺芒果丰收.仁和区委组织部的领导及区委党校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党校新农学校”)的校长、该镇的领导也参加了这个丰收宴。  相似文献   

5.
赵鹏 《新长征》2022,(10):4-7
<正>从和龙城区出发,与海兰江水同行,朝着东北方向行驶45公里,记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光东村。这里是延边地区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正所谓“琵岩山下秀风光,海兰江畔稻花香”,作为延边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光东村以沃野为布、秧苗为笔,在平岗绿洲处绘就了鸭戏稻田、蛙鼓蟹肥的丰收画卷;作为典型的朝鲜族村落,光东村牛铃声声、绿草青青,  相似文献   

6.
杨进  张帆 《先锋》2022,(7):28-31
<正>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第一站,走进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成都如何守好自己得天独厚的“天府粮仓”?  相似文献   

7.
陆书鑫 《奋斗》2011,(12):35-36
万里大荒着金色,五谷丰仓硕果累。金秋十月,黑龙江垦区红兴隆管理局到处是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在“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党支部书记吴刚率领27个“农业合作社”成员昼夜奋战在秋收一线,丰收的玉米源源不断地送进粮食处理中心,金灿灿的水稻似山峦叠嶂。职工万金和高兴地说:“今年合作社实现了玉米吨粮田,水稻单产达到786公斤,亩效益均能超干元。”  相似文献   

8.
“一条水泥路,两边卷帘门。”这是昔日对建设新农村的认知。如今,当你走进洪雅县洪川镇曲沿村时,一幢幢川西民居掩映在一片绿色海洋里,水泥路环绕全村,山上到处种植着藤椒。特色产业的发展撑起了洪雅县农村的一片天。藤椒,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果你们早几天来,就能见到藤椒满枝头的丰收景象。”8月14日,  相似文献   

9.
吴传娟 《当代贵州》2023,(30):56-57
<正>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如霜,金忠诚扎根基层36年,推广良种良技,为家乡粮食增产增收献智出力。他将一个“农”字烙在心田,全力守护百姓的“粮袋子”。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进入拔节孕穗期,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绿浪翻滚。“前段时间这片稻田发生了稻纵卷叶螟虫害,水稻叶子卷缩严重,幸好有金老师和专家们来指导我们用药,才得到有效控制。”说起前不久自家水稻遭遇的虫害问题,村民黄小林依然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0.
梁珍情 《当代贵州》2022,(34):56-57
<正>岑巩县水尾镇通过构建一个食用菌大棚、一个果蔬乐园、一个水稻种植基地、一个蔬菜种植基地“四个一”产业布局,深入探索“文旅+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推动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目前,全镇“四个一”产业总产值达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窦雨佳 《党建文汇》2009,(11):32-32
日前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小片试验田里已经取得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曾经自豪地称,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则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  相似文献   

12.
常黎明  高云  孙放 《奋斗》2007,(9):18-20
湘赣边界,山叠嶂,树葱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每到一个市县,当地的领导都骄傲地夸耀这方水土是天然“氧吧”。这里耕地面积的比重很小,山区气候积温偏低,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农作物。5月下旬,纬度更高些的长江三角洲,已是一片金黄色的丰收景象,这里却还没有插秧。  相似文献   

13.
吴传娟 《当代贵州》2022,(37):40-41
<正>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地应用,大力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粮食平均单产提升2%以上,水稻、玉米、马铃薯平均亩产提升3%以上。“三、二、一……开收!”近日,在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岑巩县龙田镇代店村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将一株株颗粒饱满的稻穗收入袋中。而另一边,该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对刚收割的“荃优1606”水稻进行田间测产。  相似文献   

14.
<正>在平泉市西北部有一个村叫大地村,村子青山环抱,绿水相依,处于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内,属于丘陵地区。除一部分壮劳力外出打工外,大部分村民过去靠传统的玉米种植为生。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凤彬的带领下,大地村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在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同时,探索种植无公害绿色生态谷子获得成功,为农民增收找到了致富新途径,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大地村成为了丰收的“大地”。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荣获我国迄今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比一般水稻平均增产20%,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7亿多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被西方人看作是解决新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称为“东方魔稻”; 他曾先后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评价说:我们把他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6.
黄秀云  钟晓菊 《奋斗》2008,(4):33-34
从刀耕火种到修渠筑田,水稻的种植技术和产量成正比例地与时俱进,丰收的稻谷产出洁白如玉的大米,数千年来一直在餐桌上被人们推崇和喜爱。然而,在尽情享受稻米带来的美味佳肴的同时,稻谷加工后的草秸、稻糠尤其是带有倒刺的稻壳,存之如山,焚之污染,带给人们很多的麻烦。尽管多少年来,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但稻壳带来的副作用形成的“黄色污染”,困扰得人们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17.
漫画·幽默     
李荒村10年前在荒地上种植了一片800亩的速生丰产林,这两年成了地道的样板林。为迎接上级的检查,村里为这片林子起了五个名,制作了五个标志牌,适时更换。党委来了叫“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林”;妇联来了叫“三八妇女林”;共青团来了叫“共青林”;林业局来了叫“防风林”;教委来了叫“红领巾林”。为此,村里没少拿荣誉,受表彰。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即将打开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闸门”,但这也引起了担忧。  相似文献   

19.
<正>6月6日,在黄骅旱碱麦迎来丰收的同时,当地的19万亩苜蓿也即将迎来第二茬收割。在位于黄骅市羊三木乡辛庄村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连片的苜蓿流青滴翠、迎风摇曳。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正在查看苜蓿长势的刘忠宽,这位“比庄稼人还像庄稼人”的博士告诉记者,这片绿油油的“草原”以前是一片白花花的盐荒地。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金秋,达州市开江县东西两厢一片沉甸甸的金黄,这是由于绿波荡漾的宝石桥水库实现了“一库控灌全县”的宏伟蓝图,开江的父老乡亲才又在冬干春旱连夏旱的情况下,稳稳当当地夺回了一个丰收年。全县22万亩水稻总产量达1.1638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79万公斤。昔日深受旱魃肆虐之苦的山乡农民端着当年第一碗新米饭,向着宝石桥水库方向,心中默默地说:王指挥长,你老人家看啊,今年我们又丰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