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国君 《新青年》2023,(4):58-61
<正>1177年,吏部知孝宗有意任用陆游,先在八月下令,任陆游为叙州牧。叙州(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在川、滇、黔三地交界处,鸡鸣三省,时为荒僻之地,多山多水少人居,民风剽悍,常聚众械斗。陆游接文后,筹划去叙州赴任。出乎意料,1178年正月,陆游接到内旨,孝宗召其东归回京。友人们纷纷祝贺,叙往事,谈东归,自是情深谊长,陆游亦有不舍。晁公武对陆游说道:“仍留别墅,待陆公来蜀终老。”陆游说道:“蜀地九年,承蒙诸友相护,久住天涯,归心渐懒,留也难,去也难,人去京,心念蜀。”  相似文献   

2.
十年(下)     
雷景 《新青年》2006,(12):20-21
谁是什么让我们迷茫,是生活?还是我们自己?陆游的毕业论文整整写了两年都没通过,黛恨恨地说,花点儿钱找人写吧,别在这费劲了。陆游说,别人写的,我更过不去,都不懂怎么过。黛说,我看你是不想毕业,你们班的傻子都毕业找工作了,你还在这悬着。陆游说,现在没什么好单位,与其找不到工作,我还不如在学校呆着呢。黛想,你怎么这么自私,好像活着不用花钱,喝风就行似的。想想,咽下没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吗?在内心互相怨怼时,他们其实已经分开,不再相爱?还是艰苦即将过去,他们不再需要同甘共苦,而从来不曾相爱过?他们又再度花钱做工作,陆游的论文获得…  相似文献   

3.
靳国君 《新青年》2023,(2):58-61
<正>晁公武说道:“拙作多年经营,还待修订,且请雅正。”陆游答曰:“久闻先生大作,今得之如宝,无以回报,我必攻读,以报盛意。”晁公武说道:“陆公饱学,但请不吝指正,拙作有讹误处,可书信告我。”陆游拱手说道:“从命而行,但恐才疏学浅,辜负厚望。”  相似文献   

4.
十年(下)     
陆游的毕业论文整整写了两年都没通过,黛恨恨地说,花点儿钱找人写吧,别在这费劲了.陆游说,别人写的,我更过不去,都不懂怎么过.黛说,我看你是不想毕业,你们班的傻子都毕业找工作了,你还在这悬着.陆游说,现在没什么好单位,与其找不到工作,我还不如在学校呆着呢.黛想,你怎么这么自私,好像活着不用花钱,喝风就行似的.想想,咽下没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吗?在内心互相怨怼时,他们其实已经分开,不再相爱?还是艰苦即将过去,他们不再需要同甘共苦,而从来不曾相爱过?  相似文献   

5.
靳国君 《新青年》2022,(4):58-61
<正>“千古一人虞允文”每到一地,总有地方官吏按惯例来迎,引岸接风叙旧,倒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两岸风物怡人,山光水色变换,“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令人胸襟开阔,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过金陵,走黄山,上九华山,至采石矶,陆游与家人疮疾痊愈。他站在船头,看采石矶突入江中,峭壁千寻,晚霞落照,大江奔流。晚泊舟后,问诸子曰:“尔等可知采石矶大捷?”  相似文献   

6.
靳国君 《新青年》2022,(12):58-61
<正>陆游趁此接着又说道:“时下幻妖邪人已流及两浙、江东、江西、福建惑众,什么大师,什么灵异功夫,什么神算高人,什么百病神医,是害人作孽,诳惑良民,骗官暴富。记住这鬼迷店,战时施奇计,引入敌兵,自有胜算。”他们牵马攀上大散岭,沿着崎岖山路登上大散关,那里守卫的哨兵齐声问好,陆游摆摆手,掏出汗巾擦汗,几个侍从气喘吁吁。陆游引颈向北方远眺,看到金兵的军帐,像粒粒小沙粒,在阳光下闪烁。  相似文献   

7.
十年(上)     
雷景 《新青年》2006,(11):14-15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  相似文献   

8.
十年(上)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  相似文献   

9.
十年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如果当时黛不说那一句话,是不是命运就会从他们身边溜走?或者黛说了,而陆游未搭腔,是不是今天一切也都不一样了?所谓…  相似文献   

10.
靳国君 《新青年》2022,(7):58-61
<正>陆游说,李白《赤壁歌》云“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所指赤壁亦非此地。说是此地,误传也。窃以为苏公疑之甚早,他在《赤壁赋》中,概写赤壁:“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苍苍”,随之有保留地设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全篇语境中,这般表达,有深意,若不然,岂不大煞风景?文章怎么做下去?知州对陆游说,他曾细查舆图,确非此地。  相似文献   

11.
靳国君 《新青年》2023,(7):58-61
<正>汉唐时,已有专业组织,是最早的足球协会,豪门的球队似是足球倶乐部雏形。你言我语,张镃回身说道:“陆公曾有诗句“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陆游说道:“贤弟,此言不差,敢问是哪首诗?”张镃对曰:“自然知道……”未待张镃说出,章德茂走上前来,轻轻捻开扇子,手指扇面,说道:“这扇面有题:《春晚感亭》——陆游。”  相似文献   

12.
南宋淳熙年间,爱国诗人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有一次途经屈原故里,恰逢当地端午节龙舟胜会。陆游即兴赋诗一首《归州重五》,诗云:"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相似文献   

13.
靳国君 《新青年》2023,(5):58-61
<正>陆游全面部署,指挥救灾,却迟迟不见朝廷回文,也不见各地车船前来,心急如焚。眼见灾民死者日增,他当机立断:“开仓救民!”身边粮官面有难色,委婉说道:“大人,且暂缓一两日如何?”陆游眼盯着他说道:“缓不济急,缓不得也!”粮官支支吾吾:“没有朝廷旨意,启用官仓,这、这……”陆游问道:“你只管说出来,我无他意,你无二心,只为救灾,你这、这,这什么?”  相似文献   

14.
鳏鱼,又称鳃鱼,是淡水鱼中的大型鱼,长约两米,重有千斤,生长在黄河中下游,很是凶悍,也很难捕捉。不过,有史以来,黄河经常改道,水环境的变化,影响鳏鱼的生存,这个物种比长江白鳍豚的绝灭,还要早。从李商隐的“清澄有余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和陆游的“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诗句看,晚至唐、宋时期,黄河里还有鳏鱼存在的迹象。明、清以后的文人,只是作为一个文学典故引用了。  相似文献   

15.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养生家。他的一生屡遭排挤,仕途坎坷,报国大志一直难以实现。他晚年隐居山阴,虽生活困顿,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竟享有83岁遐龄,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板硬朗,有时还能上山砍柴挑回家。陆游能享如此高寿,这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涞水写生记     
正乙未秋,吾写生行于涞水之滨,百里峡之谷,同行者三十余人。沿野三坡山行十余里,渐近午后,终至旅店,稍事停息。其途风景如画,且喜秋意。观之,山有奇巧之体,树有荫榕之幽。风雨如期,薄雾迷蒙,烟霭霭如素屏连隅,雨菲菲似纱帐飘拂。灌木参差交错,遍布拒马河滩。远山依稀,貌近丹青然。至晚,燃孔明灯以祈愿。数盏齐发,似星之烁烁。遥望天际,几许微光浮动,邃泯灭于寥寥苍  相似文献   

17.
靳国君 《新青年》2022,(1):58-61
<正>七、敢谏直言1163年,陆游再获重任,调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枢密院是南宋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编修官,是起草、编写政令和整理枢密院军政文件与档案的文职官员;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负责修国史和当今皇帝的圣政记录。陆游撰文,同僚皆称道。他起草的国书,言简意赅,不卑不亢,气度恢宏。孝宗每览,辄曰:"国之笔也!"周必大、范成大诸人甚是推崇。  相似文献   

18.
靳国君 《新青年》2023,(12):58-61
<正>二十、忧思萦怀陆游对“嘲咏风月”的罪名嗤之以鼻。十年前,他自号“放翁”,这回他索性将小轩命名为“风月轩”,言下之意,这是“嘲咏风月”之室,台评诸公如之奈何?他在诗中写道:“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放逐尚非余子比,清风明月入台评。”他深知所谓“嘲咏风月”是借口,其实是投降派容不得他。  相似文献   

19.
无奈的转身     
唐婉违背了婆婆信念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无奈的转身,才有了陆游那——错、错、错;莫、莫、莫的叹息,不过,这声叹息可以用生生世世去丈量.唐婉的难、难、难,瞒、瞒、瞒的咽泪装欢,也从此不再孤单!陆游一直用爱的注视与她共同承受着、诠释着转身的无奈和无奈的转身!  相似文献   

20.
靳国君 《新青年》2023,(6):58-61
<正>推崇诗人尤袤陆游对乡村生活,辄有感怀。这一时期,诗作多为写日常起居、乡野情趣、听雨咏雪、观花赏月、酬答友人、追思过往、访僧问道等。读书依然不舍昼夜,神游百家。诸葛亮的《出师表》,他少年时早已读得烂熟于心,而今再读,又有新悟。忆起过去岁月,他愤愤然,心有不甘。他的《书愤》一诗表达的就是这时的心境: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