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联英雄园     
《实践》2021,(8)
正抗联英雄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阿荣旗政府所在地)建设社区东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从1939年12月至1942年三次挺进呼伦贝尔,同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起展开了抗日游击活动。抗联部队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少数民族群众共同抗日,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和挑拨我国民族关系的阴谋,并且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关东军。抗联第二路军主力西征的失败存在诸多原因,但抗联将士不畏强暴培育出的抗联精神,是热爱和平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也将继续鼓舞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发奋图强。  相似文献   

3.
1936年9月18日,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从抗日大局出发,为解决中国共产党对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问题,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抗日联合军总司令赵尚志建议并组织在抗联三军被服厂召开了有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军、六军党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简称"珠  相似文献   

4.
抗联精神是一腔民族英雄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由不畏强暴、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正义精神;抗联精神是气贯长虹的党魂骨气,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崇高信仰与爱国精神高扬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1,(10)
正入苏整训1940年,东北抗战进入极端困难时期,抗联各部终日潜居在深山密林,缺衣少食,游击活动极为困难。1941年3月中旬,东北党组织和抗联领导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根据第一次伯力会议抗联与苏联远东方面军达成的相互支援与合作的协议,进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他们身穿苏军军服,佩戴苏军军衔,装备苏军武器,按照苏军大纲训练,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1936年2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一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抗联)。到1937年秋,抗联建成11个军,队伍发展到3万余人,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抗联坚持英勇的战斗,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威胁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为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画家王利军笔下的《雪海国魂》艺术地再现了抗联英雄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场面。画面中,朔风怒号,一群近乎用匍匐的身躯在雪野中艰难前行的抗联战士,汇集成一支缓缓移动的铁流。沉重、阴郁的画面,反衬出抗联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8.
张博 《奋斗》2010,(1):56-56
<正>从1931年到1945年间,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东北,活跃着一支名叫"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与日寇坚持斗争了14年,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场持续了14年的游击战争,同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江南三年游击战争一样,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如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已经远离我们半个多世纪,但抗联的历史、抗联战士所创造的丰功伟业和宝贵精神财富仍应被我们铭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7)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族参加组成的抗日武装。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抗联的斗争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大力支援。在东北抗联历史上,抗联第三路军指战员纵横驰骋,有三进呼盟之说。1939年-1941年,抗联第三路军所属部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曾三次挺进大兴安岭在呼盟各地开展游击活动,与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建立深厚情谊,在兄弟民族的支援帮助下,打击敌人,宣传群众,为民族解放写下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0.
赵赴 《世纪桥》2004,(6):48-50
一、率队去苏联 1937年冬,赵尚志正在领导北满抗联部队进行激烈的反对日伪冬季"大讨伐"斗争。这时,原抗联第六军二师师长陈绍宾率交通队从苏联回来,传递消息说,他通过抗联第七军与苏联取得了联系。陈向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汇报道:苏联要和日军开战,苏联边防军负责人邀请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到苏联去研究配合行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倪良端 《党史纵览》2004,(11):52-55
抗联处境艰难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在白山黑水间,组织起东北抗日联军,燃起熊熊抗日烽火,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气急败坏的日军对东北抗联严密封锁,疯狂进攻.抗联将士被迫隐入深山野岭,缺衣少药、粮绝弹尽,许多指战员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2,(16):58-64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斗争是部队的宗旨,所以从抗联建立那天起,全体指战员就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宣传发动群众,领导动员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九一八事变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76万日军,消灭敌人18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也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抗联中走出的10位开国将军大部分是抗联师团级干部,还有少部分是参加抗联后不久就转入苏联学习或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初级干部。少将王明贵(1910-2005),吉林磐石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1,(2):60-64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但是由于斗争环境的恶劣,从1935年起就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他们只能从在苏联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那里得到党中央的一些指示,后来这种联系也中断了,这对抗联来说是个极大的损失和遗憾。在这种情况下,抗联的领导人不断地给党中央写信,并急切要求去延安直接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殷切地期待着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回到党的怀抱。有的在受到错误处分、开除党籍的情况下,依然对党忠贞不渝,坚信不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15.
吕勋福 《世纪桥》2010,(14):26-30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从弱到强。其中,抗联第一军建军最早且影响最大。虽然抗联第一军指战员面对着艰难困苦的条件,但在军长杨靖宇率领下,他们转战于林海雪原,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坚持开展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歼灭瓦解了大批日伪军,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创造了值得永世纪念、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16.
正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了14年抗日战争的队伍,它还是一支具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性质的国际军事联合组织。1940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进入到苏联远东地区,在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进行政治军事整训,为最终反攻东北、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准备。抗联移师苏联远东地区1938年后,在日伪的残酷"讨伐"和东北冬天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东北抗联的斗争进入困难时期,部队减员严重。此时,  相似文献   

17.
中篇2 东北抗联的斗争,消灭和 牵制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进程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积极向热河、察哈尔和关内进行新的侵略扩张。1932年初进攻上海。3月,又精心炮制成立了伪满洲国,把东北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和发动更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然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联的武装斗争,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迟滞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 抗联的军事打击,使日本侵略军损失惨重。日军占领东北后,只能控制一些城市和铁路沿线,无法控制广大农村和山区。抗联则利用农村和山区,依靠广…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铁岭市清河区聂家满族乡广东山村党支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弘扬抗联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东山村位于清河区尚阳湖南岸,距城区30公里,由广东山自然屯和碱场沟自然屯组成,区域面积为12.2平方公里,土地4057亩,林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陈为人、李子芬、林仲丹,领导抗联的灵魂人物、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南杨北赵"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赵尚志,以及中共满洲省委、中共奉天特支、抚顺特支的许多著名领导人,都曾被关押在奉天第一监狱。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成立党支部,宣传革命思想,并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敌人作斗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篇章,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抗日英雄,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本刊特开辟“弘扬抗联精神”专栏,带领读者回顾那段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弘扬历久弥新的抗联精神,使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