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机构改革已由中央政府向各级地方政府逐步推进。然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衡量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如此,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更是如此。相比较而言,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困难更多。简而言之,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具艰巨性和挑战性。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国家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职责、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它意味着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职能转变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市场化和社会化转变的本质是行政权力的转移。政府职能市场化和社会化转变是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行政改革实践的两大趋向 ,是当今世界各国审视和调适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相互关系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政府职能市场化和社会化转变必然成为目前我国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国1982年至2008年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和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职能的转变一直影响着政府规模的变化。同样,规模的变化也反映着政府职能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各种转变。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反映着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转向和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机构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研究和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4.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由一元化向二元分化与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市民社会和民间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社会二元分化的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做到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提升政府能力,实现制度创新,服务行政,培育市民社会等五个方面,并最终把“善治”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5.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环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转变职能工作存在一些障碍.通过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实现方式,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社会中介组织的含义、产生的必然性及当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着重探讨了社会中介组织与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的内在联系,指出政府职能的多少与社会中介组的发育程度有关,因此社会中介组织的高度发展,是保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宏伟目标,要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要求企业这个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关键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但目前政府职能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政企关系仍需进一步理顺。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很多从表面看在企业,但从根本上看却在政府,企业的非市场化行为仍大量存在,政企不分仍然是今后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发展中需着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及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构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而抓好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和转变,乃是决定政府机构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这是因为,政府职能决定着政府的机构设置、机构运作及规模状况。只有从研究政府职能的界定及转变入手来探讨机构改革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文斌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改革行政体制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将着力点放在减少行政许可和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四项职能上。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必须从行政执法、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行为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孔令学 《理论前沿》2004,(11):17-17
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已经成功解决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是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政府职能定位和管理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经过多次改革,发生了很大转变,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职能的有限政府模式还远没有完全确立,需要深入探讨和不断实践。——放弃对市场的过度干预,逐步实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目前,政府仍然管了一些自己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特…  相似文献   

11.
<正>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推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一项首要任务.这对加快改革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已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深化经济改革,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且是优化上层建筑,加快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政府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这是对我国政府职能的作用和总体目标所作的科学概括.当前,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指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精神,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目标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2.
机构臃肿、人员繁多是长期困扰我国政府机构建设的严重问题。在新形势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深化机构改革,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指出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存在启动改革的被动性,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等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必须要提高各级政府干部对机构改革必要性和革命性的认识,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机构改革的主线,坚持依法治编以及增强改革的动力等。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在我国,长期以来公共服务的生产基本上由政府垄断,忽视了服务安排与服务生产之间的区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行市场化改革,这种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把公共服务市场化纳入行政改革的规划之列,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配套起来,依托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提供服务,打破传统由政府垄断的局面,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信用构建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 ,也与当前政府信用的构建密切相关。文章对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信用构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指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政府信用缺失的结构性原因 ,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政府信用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 ,构建政府信用又能促进政府职能的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16.
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社会事业发展为中心的两种类型的政府职能。由第一种政府职能向第二种政府职能转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过程。我国政府职能必须经历两次转变 ,目前依然处于第一种类型转变之中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过程结合起来 ,力求在分类设计、分步推进的过程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离不开政府公共支出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合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 ,科学进行公共支出预算 ,改进公共支出的使用方式 ,健全和完善公共支出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持续发展、公民意识的提升、全球化等因素要求政府职能尽快转变,成为政府职能转殳的动力;而利益、传统文化、公务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法制不完善等问题又阻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动力,减少阻力,为政府职能的转变肃清道路。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的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政府职能转变,影响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范围、方式与效果。政府治理的分担与协同特质决定了政府的有限性。中国政府职能从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组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政治资源和制度基础;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加快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方向转化、有助于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变化,这对于政府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法治政府建设、监督考核问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变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和变化,政府职能依然需要进一步转变,机构改革需要进一步进行,法治政府和监督考核问责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努力,并且这些都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进一步的努力,需要认真对待这些挑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放思想,都需要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