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治哲学理性层面提出"政治存在"基本范畴,认为政治存在与政治意识相对而言,是标志人类政治生活物质方面和物质过程的总和.政治存在具有自身的三维结构,政治主体、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是政治存在的三大维度.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政治主体多元化、政治活动国际化和政治关系民族化,是政治存在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统筹推进国际社会的新型主体关系,关涉到国际社会主体地位、主体利益和主体价值等维度。马克思的"实践主体"内蕴着实现人类社会共生发展的理论旨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主体关系思维。"劳动的实践化"推动实践主体地位的平等化,提倡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理念构建国际社会主体地位;主体的生产关系理论指明主体利益的生成动力,要求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逻辑构建国际社会主体利益关系;实践的人类解放性凝聚主体价值的共通性,为国际社会多元化发展确定实现和谐世界之共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清官政治诉求"的核心,目前学界并无定论.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忠君",一种认为是"逆君"."忠君说"认为"清官政治诉求"虽然是一个"孝亲一忠君一爱民"三位一体的结构,但其核心仍然是"忠君";"逆君说"则认为"清官政治诉求"的核心是在君之上安置一个"理",这个"理"是逆君的,而不是顺君的.牺牲一切现实利益,以致以牺牲生命来捍卫此"理",捍卫此"道统",正是"清官"的本义所在,正是"清官政治诉求"之根本落脚点.在此意义上说,"清官"在中国政治"天-君-民"的三极循环中,正是"天"一极的代表与象征.本文认同"逆君说",并扼要分析了"清官政治诉求"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及其现实基础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谐政治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政治的内在价值是要求国家权力权威性配置社会利益必须基本满足各社会利益关系群体的利益诉求。体现和谐政治内在价值的外在政治模式是多样的。在当前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能够基本满足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利益诉求的政治模式,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表征的是社会生态系统各不同要素之间的友好相处和良性互动的状态,这种具体状态既是在人类社会系统的"和合"运动中创生的,又是人类社会系统"和合"关系的表征.人类社会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和合",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本质,也反映着"和谐社会"的价值本质.因此,人只有在理性的价值关怀的观照下,在理想尺度与现实尺度、整体尺度与个体尺度、目的尺度与工具尺度相统一的价值实践基础之上,才能不断趋近"和谐社会"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思想中的生产力、文化和利益概念,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三个代表"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一般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得到较好的调整,政府与执政党积累了较好的政治认同基础.现阶段,社会利益分化加剧、阶层分化明显,不同的阶层、同一阶层内部不同的群体因为利益实现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认知和评价.基于利益分化与获得,可将我国人民分为既得利益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阶层中既有基于信仰形成的价值认同,也有基于利益获得与维护形成的"赞同"却"不认同"的政治态度;中间阶层其政治情感表现在认同中有挣扎、在肯定中有迷茫、在否定中有期待,还有一小部分中间阶层政治情感走向极端;弱势利益群体因为社会支持不够、参政能力和参政渠道有限等问题,其政治认同总体走低.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社会活动或实践方式,具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辩证反思思维和柔性教化与管理等特点。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和本质要求,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教育"方式实现的基本目标,教育主体的交往与互动是"教育"实践的根本前提。系统全面考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逻辑,有助于实现"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若干"误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存在一些"理论误区",其中"民主至上论"、"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平行论"、"政治建设与政治改革相等论"是其中常见的三种.这些"理论误区"一方面在学理上并不可靠或者并不正确,但已经演变成普遍的社会观念.为了避免积非成是,出现"实践误区",有必要加以讨论,对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辨正和厘清.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将乡村话语作为一种异于现代化的"他者"而呈现,在形象塑造、价值取向、利益表达上建构着一个"他者化"的农村.媒体自身的经济利益追求、现代性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尺,以及媒体从业者的中产阶级化共同造就了乡村话语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1.
刘吉发 《理论导刊》2008,6(1):28-32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无产阶级政治实践为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了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合理因素,融阶级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构建了"政治价值--政治实践--政治文明""三环结构"的理论体系,从而创立了政治哲学的科学形态,构成了内导无产阶级政治实践发展的逻辑力量.在这一理论坐标中,政治价值是政治存在应然形态的价值浓缩,是引发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原始动因;政治实践是政治价值运动形态的感性延伸,是政治主体追求政治价值的物质活动;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价值沉淀,是政治生活能动创造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2.
神圣存在是人类理性的提纯与升华.通过对神圣价值的追寻与神圣维度的确立,可以拷问统治者代表最高权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成为捍卫人民利益与个人权利的思想武器,化为政治哲学的价值来源与坚实基础.因此"以人为本"不但需要神圣价值的形上依据,而且需要以个人为本的形下落实与民主法治的制度安排.中、西历史上的"人本"(民本)思想及其转化落实的差异,对我们今天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深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价值理论将价值定义在"效用"之上,强调商品的自然属性,其分配制度为"按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将价值定义在"劳动"之上,强调商品的社会属性,其分配制度为"按劳分配".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仅强调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已远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商品应该具有三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因此,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也应该是"系统价值论"."系统价值论"充分考虑了西方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为人类从理论上理性地思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价值理论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在实践逻辑上,以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及多民族国家发展问题等社会现实问题为根本导向。在结构逻辑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良好国际环境,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后盾,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结构。在价值逻辑上,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切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原则,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推进和升华。从发展意义上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着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和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的基本要旨。在主题逻辑上,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表明了"为谁发展"的主体向度;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说明了"发展什么"的客体向度;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建构了"如何发展"的方法向度。  相似文献   

16.
在任何人类共同体中,可供分配的利益永远是有限的,而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则是无限的。另一方面,人类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因此,冲突与合作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模式。从经验的角度讲,民主政治是政治共同体集体行动的规则、选择领导人并加以监督和制约的规则。从规范的角度讲,民主政治是理想与现实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服务政府"思想是伴随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而逐步形成的创新性政治理论,其本质就是强调政府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在"服务政府"的政治前提、核心理念、制度保证、政府作风等方面构成了一系列系统论述,是中国当代"服务型政府"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先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  相似文献   

18.
马晓星 《理论导刊》2020,(1):102-107
"循吏"与"清流"的历史之辩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政治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官员形象的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性内在张力的外显,是两种不同政治理性观念的博弈。其发生逻辑在于政治理性自身的价值性,在于价值评价的差异性。它的实质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其中"循吏"是工具理性的表征,"清流"是对价值理性的彰显。新时代"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本质启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执政党要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道德的统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廉政为先、勤政为本、善治为要,进而实现执政自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大学生,最根本的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最佳的切入点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只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以人为本"精神,就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金怡顺 《理论探讨》2003,3(4):99-101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深邃的理论命题,内涵极为丰富,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取向一、它是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是我党的最根本的政治价值体现;二、它是党的历史经验的价值凝结;三、它体现了我党三代领导核心的理论价值取向.其实现途径是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科技事业;三、继承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