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化县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据资料,从宁化境内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各部队达14000人,约占当时中央红军总兵力的16%。在红军长征途中,每前进10公里,就约有3个宁化籍的红军战士倒下……  相似文献   

2.
宁化县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据资料,从宁化境内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各部队达14000人,约占当时中央红军总兵力的16%。在红军长征途中,每前进10公里,就约有3个宁化籍的红军战士倒下……  相似文献   

3.
宁化县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据资料,从宁化境内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各部队达14000人,约占当时中央红军总兵力的16%。在红军长征途中,每前进10公里,就约有3个宁化籍的红军战士倒下……  相似文献   

4.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①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论过去和现在,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政治工作与遵义会议的召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挫折。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蒙受了惨重伤亡,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人万六千余人锐减为三万余人。李德、博古不顾蒋介石调集重兵围歼红军的严峻形势,坚持中央红军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使中央红军濒临全军覆灭的境地。在中国共…  相似文献   

5.
唐正芒  冯玲 《湘潮》2016,(4):182-187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四路红军主力中,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32人,红二方面军的女战士约20余人,红四方面军女战士约2500人[1],红二十五军的女战士7人。其中,在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的两支队伍中,曾闪烁着20余位杰出湘女的身影。她们是: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长征出发地问题的说法很多。有的说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转移的出发地,长征开始是以渡过于都河为标志①;有的说,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连同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有的说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为当时红军各军团所辖部队分散在前线,地点不…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赣州市委联合举办的“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念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江西赣州市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  相似文献   

8.
<正>一、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湘江战役很惨烈,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择其最重要者,有三点:第一,湘江战役充分暴露了错误路线的错误决策给红军带来的严重恶果,为中央错误领导的垮台敲响了丧钟。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八万六七千人,到达湘江过第四道封锁线的实际兵力还约有6.5万人。经过湘江一战,红军折损3万多人。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红  相似文献   

9.
正导语: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最艰苦的一仗,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最终突破了敌人设防最严密的一道封锁线,取得了胜利。湘江一战虽胜,但中央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其中掩护主力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韩伟中将是湘江血战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当年他担任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零零团团长。  相似文献   

10.
10月13日上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的福建宁化县,隆重举行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落成典礼暨红军长征纪念雕塑揭幕仪式。落成后的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将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落脚点是经过五次变更,最后才定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最初的目标,是到湘西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建立新的苏区,并准备反攻。红军在向湘西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堵截。12月初,红军过湘江后,损失逾半,由8万多人减少至3万多人。这时,蒋介石已觉察到中央红军的战略意图,立刻凋集重兵,在红军必经之地布置好口袋形阵势,等候红军钻入,企图一网打尽。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建议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他的主张得到许多人的赞同…  相似文献   

12.
一 78年前,一支八万多人的部队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向湘西转移,这是中央红军,他们欲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不幸,蒋介石很快判明了红军的战略意图,急调大军围追堵截,妄图一举歼灭。面对危险,红军的“左倾”领导者采取的是军事上的逃跑主义和大搬家似的转移,使红军行动迟缓,处处处于被动局面。广大红军经过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呼啸的秋风卷起滚滚烟尘,追逐着一支浩浩荡荡西行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是由红一、三、五、八、九等军团和后方机关人员组成的中央主力红军,共86000余人,分别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艰难的长征。中央红军中有福建子弟兵近3万人, 其中有闽南的优秀儿女数百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仅余6000人,其中福建子弟兵不足2000人,闽南籍的子弟兵则仅有数十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凯歌。  相似文献   

14.
在错误路线指导和错误的军事指挥下,红军在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中,连续败仗。湘江一役,中央红军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惨败,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红军面临向何处去的生死攸关的重大选择。进入贵州,是红军在最最危急的关头,作出的最英明的战略决策。实践证明,没有红军在贵州一系列的战略演变,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一切。贵州是中国革命的福地、圣地。  相似文献   

15.
陈立平 《广东党史》2016,(10):41-4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1996年《,广东党史》杂志在第5期刊发了刘寒的《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粤籍人员》,确认"中央红军中,粤籍人员参加长征的有61人"。该文对粤籍红军长征史料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成为当时广东史学界关于红军长征史料研究的一项较重要的成果。该文提出的"61人说"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结论。2011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时,有学者在天涯、新浪等网站发表了关于"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广东籍人员名单"的博客,所列名单也是61人。随着广东地方党史资料的挖掘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粤籍人员增加了新的成员。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分别论证了东莞籍的范伟和潮汕籍的王慰农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我们相信,随着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这个"61人说"的名单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重点县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宁化有13777名青壮年参加工农红军。平均每3户、每10个人、每5个男丁、每2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人参加红军。建国后。宁化籍红军仅存28人,列入共和国《革命烈士英名录》的宁化籍烈士有3305人,在长征途中还牺牲了6600多位无名烈士。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18.
长征从这里出发!!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从第1期起,推出“画说长征”,力图既向广大读者传达红军长征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感,又反映长征沿途人民在新的长征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江西于都1.1934年10月中旬,中央机关跨过瑞金武阳桥到于都集结。图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桥——武阳桥。2.10月16日,中央红军86000多人集结完毕,正式拉开万里长征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正为纪念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成立80周年和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缅怀红军不畏艰苦、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重温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情怀,8月21日至22日,中共福州市委党史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一行40余人赴晋安、连江、罗源,沿着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福建征战福州、攻克罗源所经过的路线重走红军路。在晋安区降虎村,大家参观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福建陈列馆,省委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我们来到闽西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长汀召开纪念座谈会,明天还将赴我省另一个红军长征出发地宁化开展活动,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地点和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深切缅怀领导红军创造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伟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为红军长征胜利英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