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彦奇     
彦奇,原名商国臣,汉族,1926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1946年9月考入沈阳国立东北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在东大期间他积极地参加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1948年6月加入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7月随东大迁到北平后,当选为东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团主席,因遭国民党北...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6,(7):92-92
罗南辉,又名罗曼、罗敏。1908年生于四川成都,1926年人川军江防军第7混成旅当兵。192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所在部队从事兵运工作。他团结教育下层士兵,组织成立了“士兵联合会”,同反动军官作斗争。1929年6月,他参加了遂宁县射洪嘴起义,任起义军营长,后被党组织派往川军江防军第2混成旅继续做兵运工作。1930年10月,他参与领导该旅一部在汉州(今广汉)举行武装起义,任警卫大队长,后调至中共四川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3.
续范亭同志,山西原平(原为崞县)人,生于1893年10月。高小毕业后,入山西太原陆军学校,后来与革命先驱续西峰等人从事革命活动,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任山西远征队队长,率军参加攻占雁北重镇大同的战斗。此后,他遭到袁世凯的通缉和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反对,遂到陕西、察哈尔、绥远、河北以及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活动。1924年,曹锟政府被推翻,北方成立国民联军,续范亭历任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长。1927年,任  相似文献   

4.
<正>在白山黑水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有一个英名让人难以忘怀,他就是无畏的民族英雄、我党的忠诚战士柴世荣。为抗日救国,他身经百战,历尽艰险,从一个只有朴素爱国情怀的旧军人,逐步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的主要领导者。他的战斗足迹遍及黑龙江、吉林两省东部地区,却在胜利的曙光照亮中国大地之前牺牲。柴世荣于1893年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府胶州县,5岁时随父母逃荒到吉林省和龙县,12岁开始学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但是,在那灾难深重的岁月里,尽管他终年翻山越岭,辛勤劳动,仍难以养家糊口。1928  相似文献   

5.
田晶 《党史纵横》2014,(10):54-55
正陈东山,原名陈宗岱,1879年生,吉林省伊通县人,是吉东地区最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之一,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多次重创日军,大大振奋了吉东地区民众的抗日热情,打破了义勇军主力失败进关后的低沉局面。陈东山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年轻时为地主大户当长工度日,好结交义士,爱抱打不平。民国初年,他流落到密山县杨木岗,后去富锦、挠力河一带种植鸦片,因被当局发现,烟苗被毁。生活的艰辛及恶势力的压榨,迫使陈东山决定带领弟兄们为穷人闯出一条新路。1919年2月,陈东  相似文献   

6.
正郑兴,又名郑汉卿,1885年生于山东省博山县(今淄博市)五福峪村。因家境贫寒,郑兴18岁闯关东,先后在沈阳邮电局当邮差、电话工。1921年9月他考取吉林警官学校,1925年7月毕业被派往中朝边境的延吉县二道沟(今和龙市西城镇)警察署任外事警官,后升任珲春县警察署署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德林举旗抗日,1932年2月8日在延吉县小城子(今汪清县春阳镇)成立"中国国民救国  相似文献   

7.
洪学智(1913年—2006年),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3月,参加赤城游击队,后参加商南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2月参加红军,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新四军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等职。1950年7月,洪学智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先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1954年,洪学智先后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党委书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洪学智受彭德怀冤案株连,被调离部队,先后任吉林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遭受关押批斗。1974年始,任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1月,洪学智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为军队全面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2013年2月2日是洪学智将军百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不朽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本刊特设此专栏,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延吉监狱,笔者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顾海军(化名)。他原是吉林省某地质调查所总工程师,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眼前的顾海军仍显得精明干练、谈吐不凡。原本担心他碍于面子不想重提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当笔者说明来意后,他却笑了:“如果我的忏悔能对公职人员起到一些警示作用的话,我愿做这个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9.
正学者简介:郑德荣,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全国高校最早的党史博士点奠基人之一。1926年1月生,吉林延吉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并留校工作,历任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党史教研室主任、政治系副主任、副校长等职。曾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毛泽东思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吉林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吉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闽北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5团北上抗日75周年。笔者翻阅闽北革命武装发展历程的卷册后发现,这是中共党史、新四军军史上集部队番号、隶属关系多样性、跨省性、系统性于一体的一支革命武装。其发源地和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均在原中央苏区县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现将闽北革命武装发展历程的七个闪光点介绍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黄强  蒋义  张克 《世纪桥》2011,(24):35-38
周保中,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原名奚李元,号绍黄,白族人,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早在1917年,年仅十五岁的他就投身云南护国军教导营,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护法战争”。1924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毅然投身革命。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参加北伐,先后任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在林伯渠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相似文献   

12.
张超 《党的建设》2007,(5):49-49
1898年12月8日,韩乐然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一个贫苦的朝鲜族农民家庭,自幼酷爱绘画。1920年,韩乐然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1年冬,孙中山先生在书房热情地接见了这位少数民族青年,给他很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13.
许成淑被抗日联军的战士们称为“女将军”。她参加过几次大型的战斗,并且在战斗中取得赫赫战功,“女将军”这个称号便在革命军营里传开了。1933年,许成淑参加延吉县游击队的时候,刚满18岁。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抗日的烽火在吉林大地越烧越旺,住在安图县...  相似文献   

14.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的赵尚志,是人尽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然而,他生前曾两次被开除党籍,死后40年才被恢复党籍。1932年6月,赵尚志化名李育才,秘密前往黑龙江省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同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委。这支抗日队伍在张甲洲、赵尚志等人的领导下,曾攻占过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火车站,并进行过西征。后因遭到大批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击,这支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相似文献   

15.
江桥打响抗日第一枪 马占山出生在吉林省怀德县毛城子乡,后投到奉军吴俊升部下,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1925年11月,从军短短十几年的马占山,已升任奉军的骑兵第二军军长。1931年马占山发动的江桥抗战,使得他的名字响遍全国。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20,(1):F0003-F0003
赵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字淑宁,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发动抗日斗争,化名赵一曼。1932年春,赵一曼来到沈阳,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纱厂做女工工作。同年秋,党又派她到哈尔滨,先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年10月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曾参与领导哈尔滨市电车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1934年7月,赵一曼到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县)任中共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35年秋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后,经常率领部队打击日伪军。同年11月的一次战斗中,2团被日军包围。在掩护大队突围时,赵一曼身负重伤,并于突围后的11月22日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舍养伤时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她再次负伤昏倒被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揭竿而起,出生入死,英勇战斗。在打败日本侵略者,即将迎来新中国曙光之际,他却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就是曾任中共北满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的李兆麟。  相似文献   

18.
正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的赵尚志,是人尽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然而,他生前曾两次被开除党籍,死后40年才被恢复党籍。1932年6月,赵尚志化名李育才,秘密前往黑龙江省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同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委。这支抗日队伍在张甲洲、赵尚志等人的领导下,曾攻占过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火车站,并进行过西征。后因遭到大批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击,这支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年轻时,从韶山到长沙后,就参加了湘军,被编入湖南新军混成旅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下士.发了一支汉阳造的旧步枪。毛泽东很喜爱它,爱不释手,它的编号是“八三四一”。半年以后。毛泽东离开新军,交出了那支枪。但他终生没有忘记它。  相似文献   

20.
王卫东 《世纪桥》2013,(10):16-19
张玉珩,原名张玉衡,号德铨。为了掩护革命工作,躲避敌人追杀,他先后化名张汝珩(张如恒)、张振国、张敬山(张进山)、杨振江。他1923年参加工人、学生运动,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就任汝南县委书记,以后来东北,先后任辽宁台安县特支书记、吉林县委书记、省委驻吉林特派员、磐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总队长、政委、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政委)。本文就张玉珩的事迹记叙了他出身富裕家庭,不恋荣华,不惜生命,投身革命,对党和革命忠贞不渝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