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五形态说”其实是后人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一种误读,不具备充分的文本依据。“五形态说”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既缺乏足够的经验事实的支持,更给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造成了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分期理论比较明确的是“三形态说”,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鲁艳兰 《湘潮》2013,(6):18-19,2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包括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双重维度。其技术社会形态展现为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技术、政治设计和政治运作技术和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技术三个层面的统一体。只有把握社会形态的这双重维度,才能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斌 《探索》2012,(2):168-172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依据的事实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现实实践,它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同时,也为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即:回到整体的马克思,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寻社会形态理论的宽广内涵,深化社会形态发展规律与活动规律的认识,进而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既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进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又揭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探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独创性以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也将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5.
戚嵩 《理论建设》2020,36(3):89-95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了方法论与现实路径。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体悟五位一体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从而增强我们同心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自觉思想力量,也为我们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代世界现实生活的理论阐释力,提供一个重要的楔入点和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6.
近期香港发生的"占中"运动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张力的体现。实践要求理论思考如何建构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以包容性、统一性和协商性为特征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独特性表现,因而它所包含的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意识形态)应该能够正确反映、引导和统领这一特殊社会形态,唯此,才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程悉心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弄清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近期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现实表现.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都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范畴,都不是指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总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至于"法治社会"、"学习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提法,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它们都不是独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外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超越把"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对立起来等认识的分歧,需要立足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社会多维性、辩证演绎、现代社会资本性和多重审视视角,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四个突出特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晚年马克思的理论指向和理论贡献做出论析。认为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应对了来自革命实践方面的挑战;又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高度评价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探索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人类智慧的宝贵遗产,是当代意义的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可以从理论基础、人的发展、现代性批判、把握理性、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规律六个方面去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1.
引导宗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宗教发展的新特点,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相关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创新历程,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把握文化的视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文化心态建设的基本原理;第二,文化相对独立性启示发展中国家树立文化自觉自信;第三,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心态;第四,经济全球化时代应推动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13.
探讨和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来都不是孤立、抽象地论述法律、法治的作用,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辩证思维方法,将法律、法治与自由、民主、人权及经济发展等结合在一起考察,客观揭示了法律、法治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维度,通过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内涵、形成背景、四个方面辩证关系及其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及历史唯物论四大哲学向度进行梳理总结,推动学术界进一步深化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务实和创新是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它在新经济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务实创新精神的贯彻,主要表现在列宁对落后国家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规律及发展动力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中。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康德是从知性的构造中引出我思的规律,知性的构造依赖三个环节:一是直观条件的设定,二是想象力综合形式的联结,三是意识的统一性所引出的意向化对象的出现。这三者会在先验统觉的作用下达成概念。当知性在范畴的关系中建立起概念规定时,人们也就在反思的形态中建立起客观世界的知识。黑格尔反对康德的那种知性化的主观原则,他把思维的运动引入到纯粹理念的关系,那个理念被绝对精神所支配,绝对精神作为普遍灵魂在其自身进行自我反思,它把自身造就为有限者之灵魂,当那个有限者在自我意识中抵达普遍意识的高度时,那个有限者也就在精神的层面达到了神的人性概念。  相似文献   

18.
19.
党内协商民主是指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机制、原则"嫁接"和运用到党内民主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渐进式民主范式和实践模式。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党的纯洁性建设所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发展伦理思想最根本的价值导向,更是指导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性前提。挖掘和整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发展伦理思想,彰显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发展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破解当前中国存在的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