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民族精神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内在的深层的文化,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挖掘少数民族精神文化资源,才能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认为,"中国梦",不仅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和世情的准确把握之上的,而且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使之成为凝聚力量的重要源泉,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梦"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古圣先贤们,凝聚着大众的智慧,在历史的发展中引领着民族进步的文化方向。从仓颉造文字,神农尝百草,文王演周易,黄帝创舟车,到孔子杏坛讲学,倡导礼乐文明,老子柱下传道,阐发道法自然,九流百家,纷呈学说异彩,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问题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些有关的思想成果往往被他得心应手地应用过来,有的是直接引用,有的是经过改造,有的是赋予了新的含义,从而成为他的思想观点的一部分,或成为他的某些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毛泽东的这一做法为我们今天正确地对待和合理地利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和与中”、“天人协调”等观念,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内聚力的象征,是联结全民族精神的纽带,传承、改造和提高这些基本精神,是建立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来说,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政智慧,对于提高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刘少奇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与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密不可分,也与他对于中国文化有着精深的把握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与刘少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具有以下关联: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淫和新式文化的熏陶共同作用,为刘少奇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本质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责任意识,直接体现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学风的复兴;刘少奇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所形成的个性特征与工作作风,使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具有理性取向与务实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本位特征,这种原生性的发达的实践理性与西方的逻辑理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文化的伦理本位思想肇始于中国在步入文明社会时宗法血缘文化的保留,以后在儒、墨、道、法等文化流派中均有一定的表现和发展。这种伦理本位思想形成了中国重德的耻感文化心理传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乃至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将生而为动物个体的人教化为文明的人的观念一行为系统,核心是人生命的真理。文化的传统是文化在人类繁衍中世代传承的基本模式,或者说,是人生命的真理借以在人群繁衍中世代传承的固定知识类型。中国文化是诉诸良知的人的观念-行为系统。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以良知为生命之本的知识世代传承于中国人的人群繁衍。中国文化要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必须超越以学科为标志的现代知识,形成现代的、以良知为生命真理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工作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好的和坏的双重影响。文章在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振兴民族精神的大背景下的中国青少年工作提出了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i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过灿烂文明和强盛时代,然而中国近代史却是伴着屈辱拉开序幕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国门,中国从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潜力所在,也是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和正统的儒家文化虽然具有明显的道德性特征,但是,无论从儒家思想的内部分歧、儒家理想现实化的过程中,还是从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差别中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性与实用性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蕴含着独特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神内核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是相生相融的。法治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理性文化,和谐社会应以法治文化为支撑,以民主的政治制度为保障,并将政治安排引入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建设都具有紧密的契合性。挖掘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国情的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以权威主义为特点,并对当代中国民主之特色构成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它区别于建立在西方公民文化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由文化认同论、文化实践论、文化功能论、文化目的论、文化交往论多维构成。文化认同论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文化功能论旨在坚持正确导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人的健康发展;文化实践论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目的论旨在富国为民,力求实现国家、民族的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交往论旨在增强文明之间包容互鉴,强调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文明之间的关系重建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只能批判地继承,而不能割断和抛弃。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不应该是对立的,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这就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就必须解决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政治秩序危机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反对儒家中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封建伦理,而“全盘西化”只不过是一种策略选择.在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两种倾向,坚持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范忠信 《宁夏党校学报》2020,(2):5-16,F0002
今日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生的中国式问题。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应是求同存异前提下互利合作不断加深。作为两岸共同语言共同兴趣爱好的传统文化,正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传统文化在两岸关系中的这一重要角色作用,过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文化上的中国或中华因素的充分适当运用,也许是推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同样有着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中国梦,有希望通过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或是通过日俄或日美战争来实现的太平梦,有梦想着大同社会的平等梦,有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基础上的复兴梦,也有对于国家民族出路毫无希望的恶梦。这些梦反应着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反应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中国人寻找出路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