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广州国民政府时期的谭延闿许顺富从1925年7月1日,广州军政府改名为国民政府到1926年12月国民政府议决迁都武汉,是为广州国民政府时期。这一时期是谭延阎积极投身国民革命,具体展布个人野心,纵横捭阖于国民党内,功成名就的重要时期。但是因其资料的缺乏...  相似文献   

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它的提出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十年代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国民党顽固派在发动军事反共的同时,还在政治思想上对共产党发动猖狂进攻。1939年...  相似文献   

3.
黄宜生  江虹 《传承》2001,(3):37-39
今年 11月 我便 90岁了,已是耄耋之年。随着岁月流逝,生理机能老化,记忆力衰退 ,不少往事已经忘却,这也是自然规律。 1940年 3月,刘少奇教我写《告广西兄弟书》和 我听他作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及根据地问题的报告,至今已 60多年,一直萦怀脑际。现 趁我头脑还基本清醒,回忆整理出来,以免湮没。 1939年冬至 1940年春,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发动全国性第一次反共高潮,大小磨擦战在 各地先后发生。皖东地区于 1940年 2月起发生武装磨擦。我是 1940年 2月小规模武装磨擦 发生后从国民党统治区转移到新四军皖东根据地的。我首先到达新四…  相似文献   

4.
正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分裂行径"武汉会战"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日寇在财力、物力、兵力方面左支右绌,难以立即发动大规模的战役。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预见的,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寇对侵华方针作了调整,采取"政治上诱降国民党政府、军事上打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策略,逐渐将主力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及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公开向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了比较积极的抗战政策,使中国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抗战局面。转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大后方死气沉沉,乌烟瘴气,给抗战造成了严重损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自抗战进行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加紧反共摩擦和对各小党派的迫害,使大后方的各党派对国民党蒋介石日益不满和失望,同时也对形势的发展日感忧虑,担心反共摩擦会导致国共分裂,致使抗战失败。他们感到必须联合起来,以调解国共关系,制止形势逆转。同时,国民党坚持的  相似文献   

7.
杨力 《前进论坛》2009,(8):55-56
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党派、团体的核心或重要机构先后迁至重庆。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在重庆建立。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简称“解委会”,  相似文献   

8.
朱清如 《黄埔》2013,(6):4-6
1938年10月,日军以伤亡10万兵力的代价,相继攻克广州、武汉等地。由于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主力未被消灭(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甚至从未吃掉过中国一个完整的师),加上日军作战区域过于广阔,兵力不足问题显露,所以,日军不得不停止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此后,中国抗战进入与日军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也同时出现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9.
闻史 《现代领导》2014,(9):42-42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上,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由此,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职务,要高于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在中共三大上.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人选中央局(类似于后来的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央局秘书。会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回湖南筹备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的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1923年10月初,国民党湖南总支部成立。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会议。他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很受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和注意,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以后,广西成为西南抗日的大后方。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对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国民党广西地方实力派和以李济深为代表的民主派开展卓有成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运筹南方抗日大局,掀起了广西城乡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推动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桂林抗日文化运动。广西各族同胞与国民党爱国将士,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对广西的两次入侵,在1939年的桂南会战和桂林保卫战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中共广西地方组织领导建…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72年国民党开始进行“政治改革”以来,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那些重要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方面,而较少将这些政策和措施放到台湾政治体制中去考察。其实,如果从政治体制演变的角度来探讨国民党的政治改革,结论可能更有启示。尤其是在1979年大陆政府提出“和平统一”政策以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国民党的政治改革趋势是沿着适应海峡两岸关系缓和的方向发展的,但它的大陆政策却仍然坚持着“反共复国基本国策”的“三不”政策。在表面上这显得矛盾,但实际上却又有其必然性。本文拟就国民党政治改革对政治体制的作用,以及改革对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影响,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大别山地区安徽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省主席、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消极杭日,积极反共反人民,镇压抗日、民主、进步活动。中共立煌市委对大别山地区形势的恶化作了正确分析,当机立断,决定将立煌地区的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迅速转移,撤退回新四军抗日民主根据地。在立煌的广西学生军奉命分两路撤退,一路撤往皖东,一路撤往皖北新四军根据地。我是撤退到皖北的,一起撤退的有12人。我们以“三·八”节劳军名义离开立煌,经一星期急行军,全体人员平安到达新四军第六支队。 充满激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7月,李登辉就任国民党主席后,在其主导之下,随着整个台湾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国民党组织结构、体质属性与思想路线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及其影响,令人关注.一、国民党发生的变化李登辉继任后,国民党在形式上基本保持了蒋家父子统治时期的外壳,但其实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按李登辉的话来说,就是“旧瓶装新酒”.经过近七年的调整,国民党的权力结构已基本本土化,从“中国国民党”演变为“台湾国民党”;在体质属性上进一步民主化,从“革命民主政党”转变为“民主政党”;在政策取向上趋于“独台化”,由主张“一个中国”,争取“反共复国”到追求“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建立“台湾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的钟声越来越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选准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关系到下世纪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从国际国内产业变化趋势中,把握产业调整的力度和方向,对广州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一、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广州是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第三产业已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广州三次产业的比重比较合理和协调,整体结构水平比较科学,呈现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些特点:产…  相似文献   

15.
一、战前态势与战役准备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年后,1939年下半年双方交战的军事地图上,形势是这样的: 继前一年日军攻陷武汉、广州以后,本年3月末又攻占了南昌。这样,横亘在武汉、广州、南昌这一弧形之间的省会城市——长沙,战略地位就突出起来。她抵御着北、东、南三路敌军进攻箭头,  相似文献   

16.
《同舟共进》2010,(2):F0002-F0002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广州流花湖畔,地处商贸、金融、交通和旅游的中心。前身为广东省国民党陆、海、空联勤总医院,始建于1933年,1976年以广州流花桥医院注册于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始用现名。医院现设专业科室54个,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6,(1)
1950年5月,逃窜台湾的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网罗从胶东地区逃到台湾的国民党特务头目、地主恶霸分子等组成了“国防部山东地区人民反共救国军第一、二纵队”,共105人,由“国防部山东地区反共救国军第一纵队”少将纵队长、“国防部保密局青岛地区流动组”组长郭立茂和“国防部山东地区反共救国第二纵队”少将副纵队长江振钰率领,在胶南县(今胶南市)大珠山东南方的南小庄海岸登陆。当时,我任中共胶南县委委员、县公安局局长,参加了歼灭登陆武  相似文献   

18.
说起黄埔军校,人们自然想到它在广州。其实武汉也办过黄埔军校,虽为分校,其规模一度与本校相当,这里也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孙中山先生首创的陆军军官学校穴后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校址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上,一般人习称它为黄埔军校。东征时期,黄博军校两度在潮州办分校,后在南宁建分校。北伐军光复武汉后,又在长沙、武汉创办分校。在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的领导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穴后亦改称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继承和发扬了黄埔军校的革命传统,不仅成为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  相似文献   

19.
试论广州武汉时期中国国民党民主主义集权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广州武汉时期中国国民党民主主义集权制黄艺农1924年至1927年6月,中国国民党曾经以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国民党“一大”通过的《纪律问题案》规定:“国民党之组织原则.当为民主主义的集权制度。”’‘在20年代,民主集权制与民主集中制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20.
钟来全 《传承》2013,(4):18-18
1942年7月9日,国民党江西中统局与广西当局在桂林共同发动了反共“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和桂林市委遭到严重破坏,10月初,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决定将广西省工委机关由桂林转移到今天贺州市钟山县英家镇白沙井村。1943年1月继桂林“七·九”事件之后在广西再一次发生玉林“一·一三”反共事件和南宁“一·一五”反共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