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冬梅 《人民论坛》2010,(10):191-193
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在不同的时期内存在差异,而内在的连贯性则是始终如一的。引发其西学态度产生变化的因素来自于当时国内外大背景的变化,而其内在连贯性则体现在对西学认识扩大和内涵理解的深入。系统梳理张之洞的西学态度演变及其对晚清政策的影响,从其西学态度的变迁,探究清末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应为中国和世界的多元文化,确立儒学的独立、独特地位,而不是附属于西学的某一流派,由西学来解释儒学。  相似文献   

3.
郭刚 《长白学刊》2010,(1):144-148
将近代西学提升为普遍性的思想理论,遂而凝缩成为符合中国特征的理论武器,乃是粱启超新民的一种手段。不过。其成分是驳杂多端的,却是合乎中国口味的新鲜思想。他有信心地认为,若糅合西方各国学术思想于一妒而冶之,则会创造一种特别之新文明。因而有理由说,他不是从学术角度对西学作科学性的译介。只是从功利(实用)出发所从事的理性解剖,而为启蒙所用。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主体。留学生对“西学” 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三个阶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他们对西学的认识和传播,还存在种种局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族际通婚是衡量族群关系的重要标志。梳理了西方学界(下文简称西学)对族际通婚研究的理论学派和对其批判,论述了西学中对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效应的研究,以及当前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6.
吴雅思 《求索》2008,(11):112-114
中国的实学伦理思想产生于明末清初,然而,清政府对西学一直采取保守态度,禁止其学术的广泛传播,使得中国自然科学同世界科学的进步拉开了距离,阻碍了中国走入世界强国的道路。颜元作为清初著名实学家,他在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经世致用”、“圣贤救世”的实学伦理思想体系,开启了当时人们理性世界的价值。颜元“经世致用”的实学伦理思想不仅是当时背景下的时代强音.在今天也仍有研究借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被遮蔽了的国学研究上海大学副教授李向平博士传统与近代的矛盾,一直苦恼着近代中国几代知识人士。他们为此苦心积虑,方案迭出,所谓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等等,无不渗透了传统与近代的矛盾。国学与西学处在如此社会文化背景下,很难融通工解,更...  相似文献   

8.
马礼逊学堂     
马礼逊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座传播西学的学校。1839年,由英国人温施娣和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同年11月4日正式开学。首批学员共6人,年龄最大的15岁,全部住在校内,免收学杂费并供给食宿和必要的衣物。鸦片战争后,学校迁往香港。1842年11月1日,马礼逊学堂在香港开始上课。学生有20余人,大部分从澳门迁来,少部分是从香港招收的。课程设置除中文课外,西学有英文、地理、历史、算术、代数、几何、初等机械学、生理学、音乐等。1846年曾开过一学期化学课。西学课程全部采用英文课本,用英语教学。1843年…  相似文献   

9.
"西学中源"说,即"西学源于中国"说的略称,是近代早期部分学者关于中西文化源流、本末关系的判断。历史证明,所谓"西学源于中国"说是对中西学术发展史的错误解读。众多相关论著开列了一长串"西学中源"说的主张者或赞同者名单,但细加核实,名单难免有"认定"过宽、例举过泛之嫌,例如谭嗣同,就根本不认同"西学中源"说。  相似文献   

10.
刘尔炘,兰州人,翰林出身,曾官翰林院编修,但平生事功多在从事地方公益,是近代陇上著名人物。刘尔忻以醇儒形象面世,但生当转型时期,其经世思想、汇通西学以及对儒学坚守的“变”与“不变”之中既有学理的因素,更多的是现实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西学的引进与东方本土文化的融合呈现出一个多元文化重叠的复杂文化系统。东西各异的文化体系在不断的碰撞、认同、包容和繁衍的过程中经历了"变迁"与"重建"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在几千年的过程中形成了在"变迁"中进行"重建"和在"重建"中不断"变迁"的局面,最终演变成了当下滋生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独特的西学学术话语体系。本文首先深入讨论西学引进过程中的传承与演变;其次,论述西学在中国本土发展的传播与影响;最后,通过梳理西方学术的脉络,透视出中西学术彼此借鉴和互补的多元与共存的状态。总结出由这三个维度的视角下构成的西学东渐的变迁与重建。  相似文献   

12.
石文玉 《长白学刊》2012,(6):117-121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是流行于晚清社会70余年"中体西用"论的集大成者。其"中体",是包含学统、道统、政统三位一体的联盟,其"西用",突破了此前洋务派仅引进、学习西艺的局限,将学习西方的范围实际扩展到社会制度层面。为应对"中体西用"原则可能造成晚清士子身心与世事分裂的情形,张之洞还提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教育原则。这是否在实践层面上无意识地开辟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分途的道路,值得思考。同时面对中学的浩繁与西学的新来乍到,张之洞大胆地提出简化儒学、守住儒学基本要义即可,以便省出精力学习西学,是为"守约"。  相似文献   

13.
"西体中用"文化观作为一种洋务思潮,将其落脚点放在西体,即政治上的议院、经济上的商本、文化上的教育为本,从而把对西学的认识和运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流变及特点来看,它是对中体西用论和西学中源论的发展,而发展中有突破,突破中有保留,并长期处于矛盾状态之中。总体而言,它终未能突破中体西用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谢亮 《理论月刊》2006,(11):42-44
至明始,尤其是晚明开始,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重建成了中国政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西学东渐后,它的重建则因西学在中国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学、政关系决定了近世中国的制度变迁是文化和政治上的自我他者化。其实质则是与西学相关的知识霸权异化为西学及其相关制度体系的话语霸权。这是以往学人所没有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1898-1998,历史跨越了100年;北京大学也迎来百年华诞!北大百年灿烂辉煌北京大学的一百年,是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见证。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任命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显然,北京大学的创立是近代中国弃旧图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2年5月3日颁今,改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著名资产阶级改良派、启蒙思…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究竟是通过西化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是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学之体是什么,而西学之用又是什么?没有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西学还是国学的研究,都是从低水平重新开始的,文化的积累非常薄弱。不能指望在短短的30年间超越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仍然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中国的新文化要在广泛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观察》2016,(z1):60-61
孙中山的海外生活和革命实践活动,使得他对欧美和日本都有了颇深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西学”提出了三民主义救国方案。近代中国了解东、西方世界的政治家,孙中山实属首位。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下看来,此话有几种解读。一是书经典,读半部就足够治天下了。二是人聪明,能干的治政者,不需要读整部《论语》也可以治天下。而今,读《论语》的人渐渐少了,借“西学”图强倒是共识。不过,某些人对有益的“西学”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装扮为“西学”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学的传播 ,传统经学日渐衰亡。西学的传播 ,使中国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备的近代自然科学学科 ,也使中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并形成了近代意义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使晚清学术发生了现代意义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巨匠,其作品早在民国时期就被田汉等人介绍到中国,是最早被中国所熟知的外国作家之一。谷崎从小接受汉学和西学教育,有着深厚的西学和汉学素养,是集和、汉、西学于一身的博学多才的日本近代作家。纵观他的创作生涯,他常通过文学形式诠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价值,这种思想价值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成了日本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作为新型知识分子的谷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学演绎,不仅体现了传统和近代,亦体现了东洋与西洋的内在关联。谷崎只是日本近代作家的一个代表,近代日本文化人无不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关系正好佐证了中国古代哲学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