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普通民众维护自己合法私有产权的愿望日益强烈。民众的这种期待反映在法律上,成为建立和完善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动力。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包括私有财产权合法化、明晰化和市场化等三层内涵。基于上述认识,分析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情况,建议明晰《宪法》中关于公民财产权利保护的内容和加快立法,构建全面、系统、实用的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蛟  王斌  王红 《天津律师》2007,(3):61-62
《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古语云“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具备完整的财产保护制度.社会发展才会和谐、稳定。有法律专家评价说.《物权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最终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3.
李慧英 《行政与法》2006,(10):108-110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私有财产是我国目前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刑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在法律体系中起着保障法作用。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刑法中的重要内容,应当提高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地位、扩大保护范围、提高法定刑,以实现保护公共财产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平等。  相似文献   

4.
公民财产权的制度化路径--一个人权和宪政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金明  冯威 《法学论坛》2003,18(2):5-10
近年来 ,我国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共同关注。公民财产权应当纳入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体系 ,尤其是公法保护体系已渐成共识。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不足为公民财产权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从财产权制度及其意义出发分析了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和公法保护路径 ,以期促进公民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公民私有财产大量增加并向多元化发展,因此,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但是,回顾我国私有财产宪法地位的演变,发现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应当把私有财产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来规定,完善宪法规范,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论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树昆 《行政与法》2002,3(12):76-78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还不充分,制约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快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保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财产安全,发挥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于2003年12月12日提出的宪法修改建议案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诸多方面,字里行间体现出执政党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些重要调整。其中提出,将宪法第13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该项建设若获得即将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成为新中国强化对私有财产保护的里程碑。至此,可以认为,在法律上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已经处于同等的地位。宪法第12条第1款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同样适用于私有财产。 众所周知,知识财富是当今日益重要的财产形态,它既可能属于国家、集体所有,也可能为私人所有,无论其权属如何,都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合法权利。 主张知识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并非仅仅是重弹“私有  相似文献   

8.
私产在征收征用中的公法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民私有财产权,不仅是私法中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法上的权利,应受到宪法和行政法的保护 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设置的征收征用制度,与公民私有财产存在着冲突,因而,在征收征用中应给予私有财产以充分的保护。这种保护应通过多种保障机制来体现:一是目的保障机制,确立私有财产的概念及其确认制度、公益判断制度以及私有财产与公共利益权衡制度;二是程序保障机制,在征收征用实施中,设定审查决定 命令实施、当事人异议、听证等一整套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制度;三是补偿保障机制,遭循充分、及时而育效的原则给予相对人金钱或实物的补偿。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把财产分为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进行区别保护,但刑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无论从保护范围、保护手段和保护强度来说都与公有财产有诸多不同,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应在《宪法》“公私财产平等”思想的指导下,消除刑法中对私有财产保护的逻辑混乱和相互冲突,为私有财产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论私有财产权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有财产权属于人的基本权利范畴,法律理应保障。作为重要的部门法,我国刑法将保护私有财产视为自己的任务,并尽量扩大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在保护手段上,除强调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外,还突出对被害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返还;发生财产冲突时,被害人的私有财产保护优先于国库追缴,犯罪分子个人必需的私有财产优先于民事赔偿和国库追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