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4,(26)
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发展过程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民族文化传统与习俗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因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认识缺失、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以及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等因素,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有日渐衰退的迹象。以延安和榆林为例,提出对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发展的对策:进一步改革陕北民间艺术管理体制,建立一套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将陕北民间艺术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培养后备人才;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2.
四川民间艺术资源丰富,既源远流长,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四川民间艺术的生态面临着严峻挑战,须在保护与提升中重建四川民间艺术生态.  相似文献   

3.
文化安全视域下陕北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营  吕青 《学理论》2013,(18):200-201
陕北民间艺术承载陕北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有我们民族的文化特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和文化艺术的"根",关系到我国文化安全。当下陕北民间艺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成为当务之急。教育传承是陕北民间艺术保护的最佳形式之一,是对文化安全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是民间艺术的应有追求,但在文化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撞击下,造成了民间艺术文化自觉的当下缺失,文化价值遭受认同危机,文化生态遭消解危机,技艺传承遭断流危机,民间艺术要走出危机必须在文化自觉中寻找突破。本文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和硇州岛民间艺术为例,以文化自觉为分析视角,来探讨当下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首创“中国绝技”金石肖像印的李树彤,收到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来信,布什在他亲笔署名的信中说:“您给我印刷的肖像印印卡非常精致、漂亮,我非常高兴拥有这一印卡,并十分珍惜这份友谊!”布什的信,是许许多多中外知名人士写给李树彤的热情洋溢的书信中的一封,近年来,李树彤以他独创的金石肖像印艺术的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反响,与中外许多当代名人结下了友谊,在五大洲播下了友好的种子,堪称“民间艺术大使”。今年37岁的李树彤,是辽宁《税务》美术编辑,见人腼腼腆腆,不善言辞,但他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有股洞穿能力,显得工于心计。就是这位外秀内工的青年,自幼喜欢书画,1976年在农村当知青时,劳动之余不辍习  相似文献   

6.
二人台是内蒙古西部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品种.为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二人台,笔者认为,对传承人的培养应该给予相当重视.在对二人台的现状进行普查和比较之后,笔者选定内蒙古西部民间艺术学校作为定点考察范式,以此展开二人台传承人培养的学校教育研究.通过深入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对二人台的学校教育现状展开探讨,重点针对二人台的传承人培养及毕业生就业现状给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妙音铺就赴美路 1997年9月,我应美国“风潮”音乐公司之邀,赴美录制古筝演奏专辑。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曾到过东邻朝鲜和日本演出,也曾横跨欧亚大陆去法国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而这次则是飞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海滨城市——圣塔巴巴拉。  相似文献   

8.
崔士鑫 《民主》2007,(3):27-28
对话人物: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当代作家和画家。以创作民俗和地域文学见长,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民间文化现状、抢救民间艺术、宣传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现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9.
韩杰 《民主》1997,(12)
一、了不起的中国人邹德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又是一个轰动了世界的发明家。 1992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83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他以自己发明的高效工夹具一举夺取了最高奖——世界杯发明大奖和国际发明金奖。这是中国人在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发明展评奖中第一次获此殊荣,为祖国、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 1996年,在比利时举办的第45届尤里卡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他带去的强力吸盘挂钩和新型工夹具分别荣获了唯一的特别金奖和两项国际发明金奖。在1997年4月举行的日内瓦第25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他发明的强力吸盘挂钩和新一代工央具又一次分别获得了国际发明金奖和铜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0月,呼和浩特市歌舞团的歌舞剧《塞上昭君》,以其古朴粗犷的民族艺术形式,在首都舞台上,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中共十三大代表的热烈掌声。 1988年7月,在伊斯坦布尔的露天剧场,世界各地参加民间艺术节的文艺团体和数万名观众翘首等待。凌晨4时,艺术节评委会终于公布了参加艺术比  相似文献   

11.
人民自己保护自己的创造 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时隔三十年后,又在北京摆开“擂台”。 当这次比赛的精彩场面通过电视屏幕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久违了!”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的岁月里,民间艺术备受歧视,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少民间艺术濒于灭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的日子里,民间音乐、舞蹈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老一辈的人也许还记得,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在以主要精力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魄力发展民间艺术,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搜集、整理,使那些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重放  相似文献   

12.
易杳 《瞭望》1998,(32)
台湾画界第一个在祖国大陆获得硕士学位的画家吴和珍:在民间艺术的丰厚土壤里汲取养分易杳采访整理到祖国大陆学画我在台湾上的是“国立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我的母校是台湾最好的学校之一,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大师的作品。因为那些作品太优秀了,以致于我们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13.
郭震远 《求知》2011,(3):41-4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既是中国多年以来专注于经济发展、国家实力明显增强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也让部分对中国缺乏了解的人心中起了疑虑,加强了对中国的防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环境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是在改革之初。尽管在  相似文献   

14.
我最近出席了一个主题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听了来自俄、美、英、法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等地区的代表所作的学术报告 ,参加了部份研讨活动 ,受益非浅 ,感想颇多。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按国际惯例进行的 ,从内容到形式 ,从程序到规则 ,都和我在国外参加的同类会议基本一致 ,可见会议的组织者是在力求严格地遵循国际公认的做法 ,使之符合国际会议规范。记得那次我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团成员 ,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出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年会 ,与会的有来自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的文化使者 ,他们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在革命文艺发展过程中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不仅在中共进行政治动员、构建革命文艺新秩序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整合知识分子的情感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是《讲话》之后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实践的新样态,又折射出中共改造民间艺术,坚持文艺大众化的心路历程。传承延安精神,汲取延安时期发展革命文艺,尤其是开展新秧歌运动的经验,对新时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5,(35)
由联合国人居署、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将于2005年9月16日至20日在威海举办。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是我国著名的人居城市,曾荣获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两次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头画或指墨画,即以手指代替画笔,蘸墨、着色,在宣纸或丝绢等载体上作画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指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绮丽分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指画艺术作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宝贵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2006年,指画艺术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在整理地方历史文化档案资料过程中,曾有幸收集到昔日清朝指画大师高其佩的史料,从中更能领略到指画艺术之魅力。  相似文献   

18.
傅凌 《瞭望》1986,(22)
两条龙,一般形状,古朴而庄严,凝聚着超自然的魔力。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筹备组负责人曹振峰把夏代蟠龙纹陶盘上龙的原始图案和现代山西吕梁地区农民剪纸上龙的图案摆在一起对照。四千多年了,这象征华夏民族的龙没有变,真是伟大的延续哟! 据曹振峰介绍,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筹备组凭借每年五万元的收藏资料费,在不足百平米的两间库房里,存放了征集到的民间美术品四万多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徐水县狮子舞以史端乡北北里村狮子舞为代表,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北北里舞狮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便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于滨 《瞭望》2003,(35)
8月20日,素以“人间仙境”和“国际和平城”美誉的海滨城市山东省蓬莱市再次成了歌声与鲜花的海洋,以“向往和平、追求和平、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保卫和平”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隆重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的上万名青少年手拉手在蓬莱阁下、大海之滨,用歌声、舞蹈、书画……呼唤和平、祝愿和平。与此同时,隔着高山大海,美国华盛顿自由广场和韩国釜山广场也成了歌声和鲜花的海洋,不同国家的青少年、民间艺术团体与当地华人相聚一起,与中国蓬莱活动相合,歌唱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