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减速,亚洲地区经济的全面复苏也遇到阻力,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2000年下半年以来,亚洲特别是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局动荡导致这一地区的货币持续疲软,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回稳迹象。舆论普遍认为,今年亚洲货币前景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同时,美国经济尽管由于美联储新年伊始的降息措施迅速出台,抑制了下滑的势头,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今年亚洲国家经济受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和当前金融形势恶化等影响,增长势头将会  相似文献   

2.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12,(1):9-15,59,61
世界经济重心回归亚洲,亚洲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贸易和投资市场。虽然世界权力中心仍在西方,但是,亚洲存在广阔的商机和巨大的盈利空间,因此,亚洲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舞台,亚洲国家要高度警惕外来大国的挑拨和利用,妥善解决国家间的分歧或争端,发扬亚洲精神,实现共同复兴。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在2005年较强劲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整体形势仍将看好.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浪潮、跨国并购新高潮、东亚渐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南南贸易重要性突显将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美国经济将续呈扩张势头.但世界经济仍将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包括油价高企、全球经济失衡与贸易保护主义愈趋严重等.各国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是国际社会有效地应对挑战、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经济 (一) 碰壁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群体近年来,不断取得经济高速增长而受到瞩目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受到主要发达国家以调整对外贸易不平衡为目的的经济调整的影响。首先是发达国家提出本国货币升值的要求,最近又发生了要求与美国的贸易  相似文献   

5.
亚洲的内部贸易发展与外国投资 亚洲的内部贸易 由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地区,近年来它们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关系稳步地发展。战后直至八十年代初,美国是东亚和东南亚的主要出口市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这些国家相互间已成为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出口市场,出口的地理格局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世界趋势。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亚洲各国由于国情、种族、信仰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等因素,其经济合作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将是循序渐进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全球化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走向金融和科技自由化条件下发生的、主要表现为金融泡沫和全球治理结构缺位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导致全球化经济失衡的结果。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受巨大影响,但由于措施及时得力,率先走出低谷,并保持平衡较快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后危机时代的贸易战略调整、生产体系、金融开放、市场开拓、完善投资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要中国积极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迅速向其它地区蔓延,并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对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亚洲经济在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和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正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对亚洲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析以出口为导向的泰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霞 《东南亚》2004,(2):12-16
泰国经济发展到今天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中属于中上水平。其发展的特点在于充分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吸引外资、发挥本国资源优势 ,发展出口创汇产业 ,发展旅游业等达到经济的综合发展。但是经过亚洲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等因素对泰国经济的冲击 ,泰国经济发展脆弱的一面也逐渐显露出来。一、出口导向对泰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出口导向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 ,通过扩大具有比较利益的出口产品 ,改善资源配置 ,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上世纪 6 0年代中期以来 ,东亚国家纷纷采取了以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亚洲经济虽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下,增长率仍高于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但仍面临资源供求矛盾、贫富差距较大和自然灾害频繁三大挑战。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有效应对上述风险和挑战,亚洲经济仍将继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冒天启 《西伯利亚研究》2005,32(6):11-12,14
投资、消费,还有外贸,是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就外贸来说,2004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速度都保持在26%以上,其中,与韩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双边贸易的增幅分别达47%、50%和56%。前三大贸易伙伴,即欧盟、美国、日本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合计为45%。欧盟东扩后,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1 280亿多美元;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1 222亿多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885亿多美元,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与日本贸易额1 218亿多美元,其中自日本进口698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及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2 0 0 2年以来 ,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标基本上都在恶化 ,惟独出口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展望 2 0 0 3年度的日本 ,经济增长依旧要靠外需拉动 ,对亚洲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相应地 ,中日两国的经济磨擦也在从贸易领域发展到金融领域 ,最近日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及东盟各国的经济因1997-1998年的亚洲货币、金融危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由于各国、各地区努力重建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又回到了成长轨道。2000年主要以出口为基础的经济有了稳步增长,就增长率来看,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各国、各地区平均达8.6%,东盟各国平均达5.4%。但到了2001年,受到信息通信产业泡沫崩溃和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增长率又趋于下降,生产和出口对信息通信依赖程度很高的新加坡、台湾陷入了负增长。进入2002年后,仍处于恢复状态(表1),现在以印尼为首,各国、各地区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仍多多少少受到企业的过…  相似文献   

14.
前言 目前亚洲(如无特别说明,均指东南亚和东亚)经济正在激烈地动荡。但这只是短期的、至多不过是中期的经济不平衡调整现象,从长远看,亚洲经济仍会有迅速的发展。本来,“亚洲经济将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不会出现调整局面”的想法本身就是认为美国经济今后不可能出现萧条的“新经济论”在亚洲的翻版。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打击。不论是欧洲地区此起彼伏的债务危机,还是美国经济的萎靡不振,全球经济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然而,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少,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本文从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三个角度探究国际金融危机后东盟10国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布什政府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是促进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以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为此,新政府在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将继续其前任的基本做法,如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自由与公平贸易政策;而在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上改辕易辙,其中减税计划尤为引人注目。为防止经济从减速转为衰退,目前宏观政策发生了从紧缩转为放松的重要变化。降息和减税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其作用不应高估,尤其减税对近期经济的刺激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尽管受美国经济的影响,欧洲的经济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但作者对欧洲的经济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当然,作者也对欧洲经济自身的一些弱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在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增速放慢的环境时,作者强调要发展中欧关系,积极扩大与欧盟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也应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进展、影响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7年的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整体上结束谈判,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RCEP有助于整合区域多重制度框架,形成开放统一的亚洲市场,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对于中国经济而言,RCEP的达成将大幅改善外部贸易环境,有力推动中国与RCEP成员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贸易投资和产业分工关系,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RCEP不仅能有效形成应对CPTPP的战略缓冲,同时也有助于倒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市场开放。未来,RCEP的规则体系与治理结构还需要由亚洲成员经济体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为全球自由贸易与经济增长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7月发端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继而席卷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再蔓延到新加坡、韩国、台湾和香港,至今仍是余波未平。这次金融动荡中身为发源地和重灾区的东南亚国家,损失不可不谓重大,经济成长也受到相当的伤害,并连带影响到亚洲其他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面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和冲击,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能否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日后的经济发展前景将会怎样,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东亚模式的再调整有助于亚洲经济再现活力东亚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东亚模式,支撑了东亚近20年的经…  相似文献   

20.
简析当前中美经贸摩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来 ,美国在中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上不断打压中国 ,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摩擦期。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美国经济现状及国际贸易波动密切相关。首先 ,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化 ,是中美经贸的大背景。一方面 ,世界经济增长仍高度依赖美国。 1 995— 2 0 0 2年七年内 ,美国贡献了全球GDP累积增长的 96% (按市场汇率转换成名义美元计 )。①如此“畸形”的单引擎经济严重加剧了世界贸易的不平衡性。美国经常帐目赤字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巨额外贸盈余形成了强烈对比 ,巨大差异“在世界经济史中绝无仅有” ,而中美贸易问题只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