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开头语 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大战役之一。 战役时间:从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的闸北开始;到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为止。历时整整3个月。 参战兵力:日本方面投入了11个师团、200多架飞机、80多艘军舰、200多辆战车、300多门大炮,总兵力30万人左右;中国方面参战的有6个集团军(70个师)、250架飞机、40多艘军舰,总兵力 7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5,(17):15-16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中国军队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相似文献   

3.
广闻博览     
<正>【抗战数字】3500万人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1995年统计的最低限)。1945年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做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帖》指出,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不可胜计。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1000多万军民所受伤亡损害。  相似文献   

4.
知识园地     
抗日战争中的四个关键战役淞沪战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发生于1937年9月23日。这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  相似文献   

5.
<正>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在军事上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较量,双方参战兵力达120多万人。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我军破袭北宁路开始,至11月2日沈阳解放止,历时52天,共歼敌47万余人。从此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让原本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我军首次超过了对方,同时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绿竹 《世纪风采》2011,(7):38-43
一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陈钰 《党史博览》2021,(12):46-48
全国性抗战初期严峻的兵源形势 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仅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失守不到半年时间,中国兵员共伤亡447114人,占总兵员的26.3%,多位高级将领壮烈牺牲.据统计,仅1937年至1939年,中共军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纵队)共伤亡147243人.从华北抗战开始,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在混战中壮烈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向北平方向突围时壮烈牺牲.在忻口战役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在率部向敌反击中壮烈殉国.忻口战役,20多天的激战中,中国方面参战人数有18万多,阵亡2万多人,伤3.5万多人.娘子关会战,中国方面参战9.5万多人,阵亡1万人,伤1.1万多人.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相似文献   

8.
正日寇入侵,山河破碎。中华民族,依旧有着今天也不能忘却的一组数字: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经济损失超6000亿美元。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军队和武器的对垒,更是经济实力的生死较量。但在全面战争初始,中日经济相距几多悬殊,除了经济差距、军事装备,双方在战争物资、后勤补给实力亦是相去甚远。那么,在1937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战役,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参战,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相似文献   

10.
王乐飞 《世纪风采》2011,(1):33-36,18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21天。中国军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新的长城,他们的浴血奋战使得穷凶极恶的日军板垣师团在21天内寸步难进,创造了中国抗日华北战场上最辉煌的战绩。  相似文献   

11.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继平型关大捷后中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大捷。是役从1938年3月中旬开始,至4月初结束,历时近一个月。日军共投入第五,第十师团约3万人,中国军队共有20多个师约12万人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使中日战争成为全面持久的战争来拖垮日本。蒋介石向上海投入了70万大军,迫使日本向上海派出了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的上海派遣军来与中国军队抗衡。为了打开上海战线的胶着局面,日军又派出以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中国军队。1937年11月5日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使中国军队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而被迫撤退。1937年11月9日,上海失陷。  相似文献   

13.
程娟 《党史博览》2013,(10):46-50
从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吴信泉率领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在朝鲜经历了750多个日日夜夜,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三八线”以南的汉城,经历了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败了“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共歼敌6万多人。吴信泉“能打仗、会打仗、智勇双全”,是一位名副其实、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14.
<正>蔡炳炎(1902—193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展,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3):122-122
上海战役是宁沪杭战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49年5月12日至5月27日,历时16天,共歼敌153000余人。其中8天多是在郊区打的,战斗极为惨烈,歼敌9万余人。我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二十九军二。六团攻占月浦镇,战斗结束后只剩不到100人,伤亡超过了90%,而且还牺牲了团长胡文杰、政治处主任王里。因此,就敌我伤亡而言,这场战役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中等胜仗,然而,一些战史、军史专家却将其称为“人间奇迹”,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叶介甫 《党史文汇》2005,(12):33-37
淞沪战役,"八·一四"空军首战报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并企图进逼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淞沪战役开始.8月14日,中国空军开始对日作战.  相似文献   

17.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为保卫我国安全,维护东方与世界的和平,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朝鲜半岛上,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局部战争。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 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其投入战场的兵力最高时达 120余万人。我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其投入战场的兵力最高时达 180余万人,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达 130多万人。美军除了…  相似文献   

18.
阎荣安 《党史纵览》2012,(11):45-48
60年前爆发在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敌我激战持续时间最长、战况极为惨烈的一次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志愿军与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装备的敌人进行了长达43天的比拼,双方在仅有3.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共投入的兵力超过10万,发射炮弹超过  相似文献   

19.
郑科扬 《党建文汇》2009,(10):36-36
淮海战役开始,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只有36.97万人。战役期间,华野伤亡10.5万人,占总兵力的28.4%。按照西方的步兵战“崩溃点理论”,当进攻部队伤亡达到33%时,部队将崩溃。可粟裕麾下的部队,非但没“崩溃”,反而越战越勇,越打越强,到战役结束时,兵力竟然增至55.1万人。粟裕曾说:“这中间除增补了几个地方团外,补进的主要是解放战士。”  相似文献   

20.
武汉会战是我国抗战初期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历时最久、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当时战场遍及皖中、皖西、赣北、豫南、鄂东的广大地区。这次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军曾使用兵力40多万,中国军队也调动兵力100多万,利用武汉外围江河湖汊交错、地形起伏纵横的天然屏障,层层设防,顽强抗击日军,使对方遭到重大杀伤和消耗。日军虽然在1938年10月25日占领武汉,但并没有在这次会战中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部队,达到速战速决,迫我投降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战区扩大,补给线延长,兵力不敷分配,日军从此陷入战争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当然,武汉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