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海鹰 《今日海南》2013,(11):44-45
在我的故乡一块地势略高的山坡上,有一个叫灵山的小村庄.小村庄依山傍水,风景别致,美丽的南渡江从村前流过,哺育着两岸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依傍着缓坡,高高低低散落着一片老屋.村头有一座50多年的老屋,坐北朝南,面朝南渡江,那就是我故乡的老屋,父亲出生的地方.记忆中的老屋是灰暗的,但很温馨.质朴善良的乡亲,难以忘怀的家乡气息,都使我心里暖暖的.故乡的老屋普遍矮小,没有窗户,基本上是木搭框架、“土角”泥墙、泥瓦结构.这种房屋不是很美观,但坚固耐用,能防台风.大台风来时,往往是墙壁倒了,房架还能巍然屹立.  相似文献   

2.
黄敏 《前进论坛》2009,(3):41-42
在我和家人的心中,位于上海崇明岛的那座老屋是我们永远的家园,那里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声笑语和亲人团聚时的温馨与深情。想当年,它曾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以至于阻碍了我们回家的脚步……  相似文献   

3.
涛喧浪嚣的夏夜和钢铁轰鸣的冬晨,我常常从三峡壮丽图画般的现代,浸步走进三峡的原始与古老,沿着残存的时断时续的古栈道,路着涛声依旧的峡江浪迹,去探寻这山水奥区中蕴藏的太多太多的远古神秘。40年间,我一直在研读三峡,一遍又一遍地研读这部玄奥难懂的“无字天书”。 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传说时代。人们对古  相似文献   

4.
油灯     
张士尚 《传承》2009,(9):61-61
离开老家20年来,每逢春节我都回老屋一趟。老屋的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它是娘的随身嫁妆,是姥爷亲手为娘做的"长明灯"。油灯做工精巧,姥爷用几段铁条和一块铁皮,编出带有漂亮图案的托盘,托盘上面是一个棕色  相似文献   

5.
祖上曾阔过,留下一片三重庭院的大瓦屋,有好几十间房,现在已经是行将枯朽的老屋了。百多年的老屋,记载着数代人的繁荣与悲凄,留下了寂寞如死的夜空,月亮一出,老鼠嗖嗖地跳动在那残旧的瓦顶上和庭院的野草里。明月依稀到谢家,小廊回  相似文献   

6.
老屋琐记     
老屋天原新村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2003年年底,这片八幢三层青砖楼房将夷为平地,4月底帮老父母搬完最后一件家具,小车开走的一瞬,我回眸深情地凝望着这片瓦砾废墟,心情沉重。尽管父母改善了居住条件,应为他们感到高兴,但离开长大的老屋,就像离开亲爱的老祖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小车在高架路上飞驰,心里蓦地闪现出诸多旧尘往事来。  相似文献   

7.
故乡情思     
《世纪行》2015,(7)
<正>在鄂西,一个有山有水的小村庄,那就是我的故乡。生在故乡,长在故乡,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梦想,都与故乡相依相伴。走出故乡数十年,身在他乡心在故乡。记忆最深刻的,是故乡的老屋老屋在一个呈半圆形的小山坡下。老屋是用青砖青瓦盖的,普普通通的乡村建筑,冬暧夏凉,通风透气,住在老屋里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老屋坐落在绿荫环抱之中,周围栽满了各种树木,吸引了一群群鸟儿在老屋前的树枝头上欢歌跳舞。春夏之季,老屋周围成了花的世界,桃花刚刚灿烂,梨花就又芬芳,槐花方才飘  相似文献   

8.
老屋     
天涯孤旅,从此故乡常在梦中,萦绕心际的除了白发双亲外,还有贮满我童年乐趣、少年烦恼的老屋。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家没有老屋,祖父仁义不聚财,没有置下一房半屋。在记忆中,从小我就奔于父母的宿舍之间。  相似文献   

9.
老屋     
《小康》2017,(23)
正一两年前,父亲去世。办完丧事,哥和我对老屋做了一番清理。老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以前总觉得老屋很"老",但到底是哪一年建成的,一直不太清楚,父亲生前也说不明白。这次对老屋做清理,意外找到一块贺匾,原来是老屋当年建成时别人送的,上书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用自己平凡的生命感动着别人,影响着别人。在记忆的年轮里,小学时代就有一件小事至今还影响着我。在一次集体晨会上,大家站在操场上听校长讲话,也许是因为没有吃早饭,也许是因为站的时间长了,我忽然感到一阵头晕,脸色发白,两腿发软……同学们发现后告诉了班主任李老师,  相似文献   

11.
天之高在于它有日月星辰,地之厚在于它能藏污纳垢,在天与地之间,充满着诸神、草木、动物,人也在其之中。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吧,但在这些年里,我才体会到了它对我的重要。因为每天的新闻包围着我,国际的国内的,太多的冲突和动荡,太多的病疫和灾难,刺激着、威逼着,使我紧张而惶恐,面对着写作,茫然、挣扎,甚至常常怀疑写作的意义。正如人人都知道人最后是要死的,却仍是先活着。几十年前我选择了写作,几十年后写作选择了我,那么,现在怎样去写作呢?  相似文献   

12.
流水人家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塘在我心头,总是和小桥流水的淡泊明净,和一缕幽幽的古味、淡淡的忧郁缠绕在一起:悠长而又寂寥的街巷;光亮迷茫的青石街;傍水而建的老屋;长满青苔的屋瓦和台阶;桃枝横斜轻颤;古榕苍黑的树干托着片片厚重的阔叶,默默肃立如一个沉思中的哲人;  相似文献   

13.
这是童小鹏同志(时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1961年9月在庐山为我拍摄的相片,四十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因为它记载着我曾见到敬爱的周总理并聆听他谆谆教导的幸福回忆。  相似文献   

14.
追思父亲     
容楠 《台声》2014,(1):73-73
父亲离开得太快太突然了。2013年6月13日没有和我们说上一句话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早上说要去老屋看看,怎知下午却已阴阳两相隔。父亲啊,儿有太多的话想和您说。您离开我们的日子里,眼前总是浮现您往日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怎么也挥不去,忘不了。  相似文献   

15.
春天又来临     
孩子,从你出生以来,妈妈就嚼着一枚苦涩的橄榄。 每翻动一页日子,心头总扛着一轮沉重的夕阳。 失望与希望,痛苦与遗憾交错在生活的地平线上,升起又落下。 每个日子都为我的记忆注册了太多太多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无眠夜     
今夜无眠,精心呵护这片心灵的家园,这里活跃着一群充满正义的保安,在厂区用脚步和真诚描写生命的诗篇。   灯光如轻柔的水,流淌成绵绵的情感,在静谧的夜晚与我相守相伴。我在路的尽头驻足、回首,这里有着太多感人的故事,这里倾注了太多的情感,日子才不会平淡。   在灯光与星光相约的瞬间,我与残月干杯,行一个庄严的敬礼,让这里永远只有春天。无眠夜@孔伟  相似文献   

17.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行走在这个世界,我一直觉得生活馈赠给我们的太多太多,而我们回报给社会的却太少太少。所以,10年前我选择街道残联理事长这一职务。十年风雨路,十年助残情。恪尽自己的职守,讷于言而敏于行,保持着这项工作的快乐与光荣。为了残疾人福祉呐喊,为了残疾人工作献策,为了残疾人的利益得到维护。  相似文献   

18.
千年龙井     
正家乡漈头,在离开了多年之后,每每忆起,总是有这样的一幅画面在脑海里浮现——湛蓝的天空下,数株苍劲古老的柳杉庇护着黄土老屋,老屋之下,一口古井清冽冽的泉水又飘映着蓝天白云……这口泉井,名曰龙井。在中国,龙是图腾,是百姓心中的吉祥物。龙兴风作雨,有龙才有水,所以以龙为名的井泉自是不少。最有名的大概属杭州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故乡小溪边,柳荫下,有一块母亲的洗衣石,这是一块厚厚的麻石,质朴、洁净,安详地睡在溪边的沙子上,表面十分的光滑,那是母亲用岁月洗去的……小溪在我家老屋前流过,只记得麻石是父亲从山上背回来的。母亲常年就在这块麻石上,洗着父亲被汗浸透的汗衫,为我揉搓着儿歌,棒槌下不知打落了多少个岁月的心愿。后来我进城上了高中,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这块美丽的洗衣石……每一次回家,母亲便为我把衣服洗好、晾干,让我第二天带回学校。一次,我回家时已经很晚,母亲借着微弱的月光来到溪边,一不留神,踩翻了一块石头,“扑嗤”一声摔伤了腿,痛了半…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开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明远,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华品的陪同下,到宜昌县三斗坪杨家老屋、黄陵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检查文物保护工作。图为朱开轩(右二)、张明远(左二)等领导在杨家老屋听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