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是相对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而言的。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相比较,科技生产力的构成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科技劳动者是科技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实验技术装备是科技生产力的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硬件),图书情报资料是科技生产力的知识形态的生产资料(软件)。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科技生产力这一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新认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科学界定经济基础的范畴,对于深刻理解十五大精神,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一、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内在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即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  相似文献   

3.
1.经济的政治决定功能经济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和政治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是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①。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它们构成的生产方式,相应也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的任何一次政治大变革,说到底还是由经济力量所推动、所决定的。邓小乎把经济直接定义为政治,"经济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生产力提到首位,认为生产力是历史的基础和出发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才能进行。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产力理论。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自然科学。”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全面阐发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构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生产力思想。这体现在对生产力地位、作用和构成要素、发展主体的认识上。尤其是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观点上。他坚持了对社会主义本质阐述和对社会主义建设判断的统一.明确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通过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比照,考察其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把劳动力、自然力、科学技术等因素都吸纳为自己所有。  相似文献   

8.
仇启 《前线》1963,(10)
五种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推动人类历史上五种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这五种生产方式就是:原始公社制、奴隶占有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修林 《前线》1963,(11)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生产方式能不能包括所有的社会现象呢?显然是不能的。例如,像政府、军队、学校以及文艺、道德观念等等,就是生产方式所包括不了的,它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观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详尽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在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桂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83页)可见,…  相似文献   

11.
杜辉 《求实》1998,(10)
邓小平同志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考察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深刻地揭示了它的性质、功能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理论。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普列汉诺夫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在他的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普列汉诺夫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探讨了自然和社会、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相互关系,集中地、系统地论述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普列汉诺夫认为,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的影响。他根据一些人类学者,如达尔文、威尔逊等人提供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宣传地位的提高、领域的拓宽、手段的更新、方式的改变、速度的加快、覆盖面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宣传出生产力。一、宣传出生产力,是由构成物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个领域。总的来说,构成生产力本身的内部要素有两个方面,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二者之间,物的因素是物质生产中的基础因素,人的因素是物质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它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其中人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作为人用以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物质力量,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系统,马克思曾把生产力系统中的人的因素称为主体生产力,而把物的因素称为客体生产力。人类社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和发展,最基本的就是通过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客体生产力的双向对象化运动而实现的。强调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揭示了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工具是劳动所创造和使用的,价值是劳动所创造的,所以“劳动过程的最本质的因素就是工人本身”或者  相似文献   

15.
管理也是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要条件,也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管理与科学技术一样是构成生产力的"软件"因素,是"一般生产力";管理能优化配置资源,产生更大的社会生产合力;管理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生长点、突破口和关键性因素.承认管理也是生产力,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又有利于我们从生产力的高度来重视管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转变为"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生产力问题。当公有制作为生产方式的标志地位消失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新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地位,则成为需要直面的新难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历史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并非一成不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无论对于生产力还是对于生产关系,都不如劳动者创新积极性重要。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社会主义者看中,就是国其自由竞争机制对创新劳动的持续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依仗公有制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传统做法,改由激励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公有制财富通过作用于劳动力生产转而推动物质生产;公有制经济有望适应市场竞争,而其率先践行共享理念,将使自身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先行一步,在适当范围采取适当形式推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人类未来将实现精神产品共享。  相似文献   

17.
红山文化从出现文化高潮的时间来看,可分为红山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及契丹—大辽文化四个时期,其中前两个时期的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后两个时期以游牧为主。在红山文化覆盖的区域,其生产方式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该时期的生产方式从农业向游牧业转变,这一时期人的意志顺应了自然力的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第二次转变发生于清朝康熙年间,该时期的生产方式从游牧业向农业转变,这一时期人力图通过自身的意志影响自然力,其结果是制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周玫 《求实》2003,(11):29-30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各种组合要素综合演进的过程 ,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发展工业 ,而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大变革 ;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创新过程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对外开放的过程 ,是一个“引进来 ,走出去”的过程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提要·第一节生产力一、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它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一种人无法自由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二、生产力的构成关于生产力的构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另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要素不应包括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靠劳动者来运用和创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能动的、主导的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哲学领域的变革。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智能化发展。"互联网+"为提升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推动人类解放,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和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