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4月以来,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代表的中派势力通过一系列议会斗争,严重削弱了俄共力量,在俄政坛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对俄国内政局、杜马选举和总统选举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关键年。目前俄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全力备战选举,积极调整竞选战略,以期赢得2011年12月议会选举的主动权,进而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俄政坛将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其他政党力量此消彼涨的总体格局。但俄总统选举存在较大变数,可能结束“梅普组合”“双头鹰”政权架构,迎来新的执政模式,这将对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亚太政策殳祥娣一俄罗斯独立后曾一度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其后逐步调整为以西方为主兼顾东方的"双头鹰"全方位外交,亚太外交在俄整个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不断加强,其主要意图是:(一)政治上不甘心当"二流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继...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的亚太政策殳祥娣一俄罗斯独立后曾一度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其后逐步调整为以西方为主兼顾东方的"双头鹰"全方位外交,亚太外交在俄整个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不断加强,其主要意图是:(一)政治上不甘心当"二流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继...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关键年。目前俄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全力备战选举,积极调整竞选战略,以期赢得2011年12月议会选举的主动权,进而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俄政坛将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其他政党力量此消彼涨的总体格局。但俄总统选举存在较大变数,可能结束"梅普组合""双头鹰"政权架构,迎来新的执政模式,这将对俄今后政治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冲突是相关各方地政治博弈背景下的产物,它反映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俄罗斯与美国以及欧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地政治冲突的现实。冲突也相应地在三个层次上产生了反映地政治冲突的力量格局和平衡的现实结果。俄格冲突也在地政治层面对今后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对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冲击,对北约未来发展的冲击以及对国际能源局势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我国政府为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昨,提出了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重要举措。为发展我省经济,把对俄经贸合作推上新台阶,现将美国塞浦路斯阿马克斯公司(CyprusAmax)在俄投资开发远东金矿的情况介绍如下,供有关部门及领导决策参考。俄罗斯的黄金资源非常丰富,占世界第H位(南非占第一位,约有40O00吨;美国占第三位,超过9000吨)。俄罗斯金矿石平均含金量为4克/吨(南非7.5/吨,美国2.2/吨),俄多数矿石的含金量为5~15克/吨。①1994年,俄罗斯生产黄金131.9吨,远东地区的黄金产量占全俄的69%,为…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亚地区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战略性能源)和国际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冷战后,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加剧了在中亚地区的争夺。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艰难应对。在维护俄罗斯的中亚战略利益、打击中亚“三股势力”、缔造俄南部和东部稳定周边环境、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俄罗斯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12月19日俄罗斯将举行议会选举,明年6月4日举行总统选举。这两次选举将关系到叶利钦后时代俄罗斯的政治走向,因而甚为世人瞩目。一、左右势力削弱 中派力量上升俄罗斯自1995年议会选举和1996年总统选举以来,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社会的主导力量、以现政权为代表的民主改革派由于受到多重危机的打击和困扰,力量严重削弱。以俄共为代表的左翼力量曾一度与民主改革派对峙,但自上次大选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逐步走弱,左右政治力量“非此即彼”的对抗已渐渐淡化。与此同时,中派异军突起,已成为竞选中最具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对美国提出严厉批评的国内国际背景,联系俄美关系近期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提出了俄美关系将进入一个以矛盾和斗争为主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俄罗斯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与美国维护单极世界地位理念的矛盾、俄美在俄罗斯近邻周边的挤压与反挤压的斗争将趋于激烈、俄罗斯国内政治表现出的权威主义趋向已逐渐成为俄美关系最为严重的问题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俄罗斯即将迎来1999年12月的议会选举和2000年6月总统大选。俄整个社会的注意力正被越来越激烈的政治斗争所吸引,本不景气的经济又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抵押品,频繁的政府更迭使俄经济愈来愈远离人们的关注点。然而,在政治与经济日益密不可分的今天,深入了解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其政治发展趋势,把握俄在新千年中的综合地位和走向。本文试就俄经济现状和未来前景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一、经济形势现状俄经济仍处在去年8月经济危机和近年来长期积累问题的双重影响之下,经济形势虽缓慢好…  相似文献   

12.
俄美对乌克兰争夺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冷战后,欧洲地缘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俄罗斯与西欧之间一度出现了“三道防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进一步挤压俄的战略空间和分化瓦解俄的势力范围,扩大其战略纵深,在首轮东扩将俄的“第一道防线”——中东欧国家相继冲垮后,即将在第二轮东扩中拿下波罗的海国家,攻破原苏联地区范围,即俄罗斯的“第二道防线”。紧接着将实施第三轮东扩,向俄的“第三道防线”,也即俄最后一道势力范围防线——独联体地区国家进军,而乌克兰是其中的主要目标。由于乌是俄与西欧之间最后一道 “缓冲线”,且长期是其势力范围,乃至是俄本土之一部分,俄不会轻易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收入囊中。为此,俄美对乌展开激烈争夺,乌与俄美关系呈现微妙、复杂的状态。 (一)美乌关系。冷战后,美国为推行全球战略,一直在分化和瓦解前苏联的势力。由于乌位于欧亚大陆地缘  相似文献   

13.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欧亚大陆在国际政治中始终居于重心地位。美国视俄罗斯为欧亚大陆主导权的主要博弈者之一。冷战时期美俄争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的周边 ,而冷战后则逐渐移到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和其“柔软的下腹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之地。目前 ,美俄各有千秋 ,但总的态势是美强俄弱 ,美攻俄守。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主导欧亚大陆 ,不甘平庸的俄罗斯始终是制衡其霸权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智库对乌克兰危机的认知主要基于现实主义分析范式,背后是鲜明的地缘政治逻辑。独特的地理特征与18世纪以来与欧洲国家的外交实践,让地缘政治思想在俄罗斯经常发挥底层逻辑作用。为向公众和国际社会阐释本国地缘政治代码,俄罗斯学界提出“无界之域”的概念,从地缘角度重新建构俄乌关系。他们认为,鉴于传统力量对比、没有自然边界和数百年共同历史经验,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邻国是没有边界的整体空间;邻国领土不被对俄罗斯不友好的大国利用,才能确保俄罗斯国家利益;乌克兰危机将对俄罗斯外交、地缘环境和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应重新思考和定位对外政策及国际关系理论。俄罗斯学者认为发展中俄关系有助于俄罗斯走出危机,但俄罗斯更应该依靠自身力量。俄罗斯将以何种方式立足世界,是俄罗斯学者主要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国的"俄罗斯通",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既是外交官,又是研究俄罗斯问题的著名学者.麦克福尔的涉俄经历为其俄罗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学术成果也丰富了转型理论.他将促进俄罗斯"民主转型"引进学术研究,成为美国研究俄罗斯民主政治的代表,使美国促进俄罗斯民主转型有据可依,也使俄罗斯的民主转型进程有...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波兰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表现为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既要疏俄、防俄、抑俄,防范霸权式的俄罗斯东山再起,又要改善对俄关系,并与俄罗斯建立起比较正常和稳定的双边关系。可以预见,随着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深化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及独立安全防务政策的加强,波兰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将更多受欧盟对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之春”后,俄罗斯以叙利亚危机为战略着力点,全面介入叙利亚事务,对中东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导致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受到挑战,主要表现为俄乌冲突引发中东国家粮食危机,俄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弱化;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致使俄军事武器销售受阻,其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减弱等。一方面,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俄罗斯可增加对中东粮食出口,从而避免中东国家因粮食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维护俄罗斯既有的中东利益;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强多边外交,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深化双边关系的基础上,与中东国家协调能源供应,维持高油价。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加速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关系,与扩大俄在中东政治影响力的外交战略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一、政治力量配置的新格局 俄独立后,各政治力量随着国内政治进程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分化、组合,力量配置此消彼长。1993年10月流血事件前,俄政坛基本上是左、中、右势力三足鼎立的态势。叶利钦“炮轰白宫”,解散议会后,曾一度出现民主派得势、中派分化、反对派衰弱的局面。俄大选后,接连不断的政治事件和风波又促使各政治力量重新分化、改组,其力量配置出现新的格局,总的态势是: (一)民主派渐趋衰落。主要表现为: 1、组织分裂和政见分歧严重。“8.19”事件后,民主派人多势壮,其基本队伍民主俄罗斯运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亚太外交战略刘桂玲亚太地区面对世纪之交的大国关系调整已经起步,俄罗斯为在新世纪亚太格局转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积极调整亚太外交战略,主动与该地区国家改善和发展关系,并已有实质性进展。这一举动将对亚太地区和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深远影响。俄亚太外交...  相似文献   

20.
苏共的灭亡使世界社会主义力量遭受沉重打击,但就在该地区反共势力的喧嚣声尚未沉寂之时,俄罗斯社会主义力量再度崛起,这使俄政治时钟大幅左摆。但仅经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俄社会主义力量便再现衰败迹象。俄社会主义力量的大起大落给我们以很大启示: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是执政党赢得民心的基本条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执政党受到民众拥戴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