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巧生  赵海东 《求实》2007,(12):68-70
国际和沿海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区域经济特别是"后发经济体"融入国际分工、促进制造业升级、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江西要实现经济国际化,就必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2.
加快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服务外包不断发展和国际化已成为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核心;同时,近年来,承接服务外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承接服务外包是一些新兴经济体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何抓住新机遇,迎接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升级,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工业化加速升级、城镇化加快发展、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带动下,产业快速升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农民阶层快速分工、分化,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快速变迁,既面临着实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解决"三农"问题难度加大的严峻挑战.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和机制要求紧迫.不失时机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为加快区域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动力,已成为各地必然的选择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潘镇 《唯实》2014,(8):80-8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服务全球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正在将服务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国际服务外包由此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服务外包业务兼具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服务生产国际分工前景广阔,发展服务外包既可实现制造业资本和技术含量的同步提升,又可推动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对经济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服务外包出现新特点,呈现新趋势,主要是:服务外包将扩大规模和广度,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外包动因有由成本驱动向构建核心竞争力转变的趋向,企业发包和接包部分核心业务成为可能;以信息技术外包(ITO)为代表的服务外包占越来越重要地位;离岸外包趋势越来越突出,且规模在扩大,领域在拓展,交易方式在丰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大双赢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工贸易现状、特征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住,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前景堪忧。加工贸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四省市加工贸易的比较分析得出,浙江省加工贸易存在着规模偏小、比重偏低、加工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加工贸易企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层次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浙江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3,(Z2):121-123
<正>一、引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提出要"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随后,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又多次明确这一战略任务,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提出这一任务。因此,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服务业外包作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形式备受关注,中国承接服务业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参与国际服务产业分工协作,提升服务业国际产业链条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建立外包比较优势决策模型,研究目前中国承接服务业外包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与服务业外包承接大国相比,中国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总体仍具比较劣势,但差距正在缩小,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承接服务业外包业务不同部门间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目前主要是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继续扩大 ,“脑体”差距、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进一步增大。为此 ,我们要从以全国为背景转变为以全球为背景思考问题 ,制定战略 ;加大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 ,抢占国际分工的有利位置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努力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利用廉价的国外农产品 ,为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1.
浙江居民收入差距特征及经济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经济是在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扩大背景下实现快速增长的 ,其机理是储蓄者阶层成长与市场型分配机制功能藕合产生了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机制。居民收入适度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是主要的 ,但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缓慢与经济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 ,以及不同收入阶层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不可小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制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是保证经济运行效率且维持社会稳定的唯一正确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先机,成都市把软件和服务外包确定为全市战略性产业。双流作为全市唯一的软件和服务外包拓展区,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本文论证了双流县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了产业现状和潜力,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大连高新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7%,成为全国首个软件和服务外包千亿元产业集群。为此,大连高新区获评全国首批软件和信息服务类"国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在“九五”时期和下世纪初,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从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虽然各地区的经济实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从提高和发展的程度看,中、西部地区却未能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步发展,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中西部同东部之间,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在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15.
黄毓哲 《求实》2005,(11):52-53
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解决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江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属于中下等收入区,2004年江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一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升为中上等收入区,人均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态势,其差距幅度比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差距幅度小.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就必须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2005)1号文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差距过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中,我国仍在扩大的三大差距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有识之士指出,如果不将日渐拉大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谋求差距缩小的“拐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将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刘焰  邓明然 《学习论坛》2007,23(1):36-38
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有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两种基本模式。全球经济一体化,使进口替代模式面临市场开放的压力而难以为继,也使出口导向模式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目前,加工贸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新加坡、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实现了经济起飞,说明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便捷途径。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也说明加工贸易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是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差距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经济、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必然会推动分配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既体现了效率,但又可能有失公平,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一面.目前,农村贫富差距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拉大,但主要表现为地域之间的差距,总体差距及各个地域内部差距仍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其激励作用大于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当代世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规避不利因素,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抢占信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卞彬 《探索》2011,(2):94-98
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以服务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共享信息和合作研发的需求越来越大。针对服务外包的风险进行分析,对服务外包市场的促进及供求双方都具有特别意义。表现在:一方面,服务外包的需求方可以强化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指导企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在软件服务外包管理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服务外包的提供方可以站在需求方的角度,重视风险分析与控制,从而规范自身的服务,配合服务购买方的需求,双方共同建立起双赢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