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华育 《检察风云》2014,(13):36-37
近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能高速发展,房价能快速上涨,无疑与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有关,这一点已经基本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2.
乔新生 《法人》2005,(2):16-17
国务院可以设立"房地产统筹委员会",作为临时机构直接向总理负责.该委员会通过系统化的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的房地产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终于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2005年开春,全国各大中城市房价持续走高,中部一些欠发达地区,房地产价格在经过了漫长的徘徊等待之后,也迎来了购销两旺的势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已经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 导读之声 近几年来,各地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在有的地方,受多种因素影响,个别城市出现房地产市场升温现象,在房价大幅上涨时,卖方毁约的情形时有发生.有时,因房价上涨幅度远超违约金数额,部分卖方为达到毁约的目的,直接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卖方违约,难道买方只能咽下这口气...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些城市房价过高、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200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本文以贵阳市为个案分析了贵阳市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就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贵阳市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效果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5.
李静 《江淮法治》2011,(20):48-48
德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是有目共睹的:在过去10年全球房价飞涨、房地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同时,德国房价却能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在这10年间,德国物价水平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却仅上涨1%。也就是说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的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自1977年至今的30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了60%.而同期个人名义收入额则已经增长了3倍。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价问题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百姓无人不关心。房价,一个关系民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将从国家宏观调控、价值规律以及地租理论等方面分析中国楼市,探讨中国房价走高或下跌的原因,并从整体上指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是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投资者却更加青睐有余,消费者更加不敢望其项背,背离市场经济的奇高不下的房价会对市场产生严重的冲击,笔者就攀高房价背后的原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进 《法制与经济》2008,(4):83-83,85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价问题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百姓无人不关心。房价,一个关系民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将从国家宏观调控、价值规律以及地租理论等方面分析中国楼市,探讨中国房价走高或下跌的原因,并从整体上指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平均房价连续十几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房价普遍上涨过快,已经演变成社会关注的大问题。为了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更加严厉的限购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出拐点论的重点是房价,由于房价是房地产市场的综合表现,因而其实质是预估2008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形势.笔者历来认为,观察房地产市场形势,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对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趋势、房地产业的成熟度和周期性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疯狂的房子 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堪称中国房地产最火爆的时间段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暂影响之后,房价以更加高调甚至是让人瞠目的姿态复出,包括广西南宁在内的各地房地产成交价格和开发总量频频创出历史新高,很多城市城区房价涨幅超过50%,这一景象在世界历史上都很难见到.  相似文献   

12.
薛男 《行政与法》2010,(11):39-41
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一定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预期产生正面的引导,而楼市能否出现"拐点",笔者认为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的根本性逆转。从这一判断出发,透过房价涨涨跌跌的表象,分析内需拉动型房地产市场的房价走势,应遵循市场规律,因为该类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分析其房价走势主要应剖析影响房地产业长期发展的因素以及具体房地产市场上房屋供求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4,(16):44-45
正真正能降温的手段,是尊重并遵循市场规律,适当增加房地产供给,实现供求相应。这样,才能让楼市曲线回归平和。也许,英国的治理举措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目前许多国家房价远高于安全水平,全球各国必须行动起来,遏制又一场可能致命的毁灭性房价崩盘的风险。其中,英国政府已经感觉到"压力山大",正在出台一系列组合措施,希望能让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  相似文献   

14.
新国十条的重点在于控制房屋的贷款,以此间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炒作,从而发挥政府在稳定房价和保障住房方面的职责,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康.不少人对国十条的出台抱有极高的期望,认为房价将因此而获得控制,低房价的时代即将到来.因此,发生了大量房屋买卖违约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1.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国办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国发10号文件)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国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失衡,房价上升偏快、涨幅过大的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下一阶段,要想进一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优化市场的供求结构,亟待房地产企业在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为市场的基本细胞和经济主体,房地产企业该如何认清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主动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人认为:一是要积极优化供应结构。房产企业要顺应“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太快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两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稳定住房价格,前不久先后出台了“旧八条”——《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和“新八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来抑制房价的上涨。几年来,国家为抑制房价制定了许多政策,此番“新八条”反响及收效究竟如何?是否如俗语所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宏观调控的作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等等。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工业企业与市场调查系统进行了一次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天津、济南、青岛、烟台等大型城市的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2011,农历辛卯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从2005年至今,国家已经出台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国六条,国十条……2010年4月颁布的新国十条,更是被称为史上力度最大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9.
林海 《检察风云》2014,(20):52-53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目前许多国家房价远高于安全水平,全球各国必须行动起来,遏制又一场可能致命的毁灭性房价崩盘的风险。其中,英国政府也已经感觉到"压力山大",正出台一系列组合措施,希望能让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货币宽松政策”刺激楼市 为了让英国经济能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英国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叶檀 《法人》2014,(7):12-12
最近各地频发房地产下行的新闻,连一贯对房价唱多的任志强,也改口称“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肯定会一并下行,但由于有大量的农民需要进城,房价紧接着会迎来反弹。长线投资人不必在意今天或者明天的房价,问什么时候买房的人通常都会错过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