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加强减灾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丘市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灾害预警、灾情会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安丘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精心编制市镇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县级,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考核管理,有助于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质增效。河南省减灾委员会强化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把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考核作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各地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开展考核过程中,该省聚焦工作实际,不断完善考核的细则和评分标准,确保考核工作科学全面高效。通过三年来的考核,该省在自然灾害防范、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建设和重大事故灾害应对方面均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6.
<正>当自然灾害不期而至,科学的预防体系、充分的准备措施、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及时的救助安置,可有效降低灾害影响。长安镇在长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度设计,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通过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救灾应急演练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  相似文献   

8.
徐园  王卫京  吴磊 《中国减灾》2013,(17):48-51
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网络通讯及其他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救灾决策、灾害救援多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可为政府及相关减灾部门提供标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也为各级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地救灾决策信  相似文献   

9.
<正>新形势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都将发展防灾减灾救灾事业视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获得大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灾害造成损失重。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功应对了"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和2016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然薄弱,亟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推进县(市、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积小胜为大胜,积  相似文献   

11.
对话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灾害风险给我国城市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尤其在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网络通讯及其他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救灾决策、灾害救援多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可为政府及相关减灾部门提供标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也为各级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地救灾决策信息。因此,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综合数据管理体系,实现防灾减灾海量数据的集中存储、高效管理与统一调度,是各级减灾部门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各级减灾部门面对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决策部署和机构改革总体要求,适应全区灾害发展趋势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人民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为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需求,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坚持系统思维,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面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尽最大努力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取得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良好成绩。根据当地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本文总结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对策,以期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护航合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十分重视抗灾救灾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完善救灾制度、建立相关机构,形成了与当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灾害认识水平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救灾模式。与此同时,一系列蓄洪水利工程修建完成,地震科学工作和科技减灾得到发展,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年间,全省共投入受灾群众救助资金25.36亿元,恢复重建灾损房屋10余万户,建设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4个和减灾工程社区2200个,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50个,培训灾害信息员1万多人。这五年,是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突飞猛进的五年,也是黑龙江防灾减灾救灾人奋发有为的五年。回顾"十二五"回顾"十二五",黑龙江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下,规划为先,完善法制,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筑牢了基础,有效提升了全省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规划引领发展。"十二五"伊始,黑龙江省减灾委员会即牵头编制了防灾减灾五年规划,省政府将其作为13个子规划之一印发实施,为全省减灾救灾事业确立了清晰的发展路径。该规划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是过去五年引领全  相似文献   

18.
<正>在灾害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现代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愈发凸显。目前,我国从中央到省级民政救灾系统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技术水平正获得稳步提高,但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则面临着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不足的困境。本文从加强民政减灾救灾系统能力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推进部省重大项目协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下一步实施的思路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安徽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培育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力量、建立"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探索推进智慧灾害治理、积极探索整合防灾减灾救灾社  相似文献   

20.
正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受季风气候影响,辖区时有旱、涝灾害。为了减轻全县的灾害风险,定远县牢牢把握防灾减灾救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从细处着手,扎实、全面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增强了全县的减灾能力和民众的防灾意识,使百姓的安全感与获得感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工作,救灾应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