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10日下午,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会见了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罗伯特·格拉瑟一行。黄树贤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中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黄树贤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推进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2.
<正>11月8日,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政法大学就共建"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合作协议举行签约仪式。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尚勇出席仪式并与研究基地专家学者座谈。尚勇指出,法治是应急管理事业的基石和保障。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尚勇强调,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月25日至26日上午,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了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分析了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规律特点,全面部署了2019年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尚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在应急管理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2018年应急管理新  相似文献   

4.
<正>12月7日,为深入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有关要求,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国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地方应急管理系统机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各省级应急管理厅(局)已经成  相似文献   

5.
聚焦     
正10月24日,由应急管理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加强备灾有效应急响应"国际会议在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始终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3,(1):57-57
2012年12月14日,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在民政部会见了到访的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副主任海伦娜·莫林·瓦尔德斯女士和联合国秘书长减灾特别代表助理阚风敏女士一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4月17日上午,第二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亚洲各国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减灾,2016年召开第一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提出了《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四个优先领域12项科技减灾行动后,各国调整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出减灾举措,有力推动了亚洲科技减灾与综合风险防范工作。郑国光强调,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科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秘书长、副秘书长和日、德国家领导人对开展这一活动,在联合国1990年1—2月出版的英文刊物上发表了以下看法。一、联合国 (一)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发表了题为“国际减灾十年向联合国挑战”的文章,向全世界发出号召。他指出:  相似文献   

9.
正9月11日,由应急管理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减轻灾害风险"国际会议在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联合国外空司高级项目官员鲁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李新军、老挝国民议会经济委员会副主席萨尼亚·普拉塞乌斯、缅甸社会福利和救济安置部副部长吴素昂等有关国际机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13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有关要求,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由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主办的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国光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应急管理系统当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也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而就在这一年,我国成立了应急管理部,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回顾了应急管理部成立一周年取得的成果和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5月,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4000多人参与,盛况空前。应联合国减轻灾害风险办公室和瑞士政府邀请,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付建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我国多位学者也前往日内瓦亲身感受会议现场,为全球减灾建言献策。本届大会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  相似文献   

13.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应急管理部技术支撑单位和五大行业卫星应用中心之一,承担应急管理部牵头负责的6颗应急减灾卫星建设管理和应用,为应急管理部防灾减灾救灾和卫星应急应用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2021年8月以来,中心综合利用2017...  相似文献   

14.
<正>为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掌握全国自然灾害情况,科学评估核定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对原《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3月印发,本文对两项统计制度的修订背景、主要修订内容等进行介绍解读。灾情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决策信息,是开展抢险救援、救灾救助、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23,(23):5-6
<正>11月16日,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应急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论坛期间举行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理事会首次会议,正式宣布合作机制成立,31个应急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加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当选首任理事会主席,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徐加爱当选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原秘书长郑国光当选咨询委员会主席。22位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和合作伙伴代表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5,(2):15-15
2005年1月18日-22日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神户召开。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外交部、民政部、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和专家组成。会议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不仅积极参加各类会议,并在大会一般性会议、印度洋海啸特别专题会议、亚洲区域会议和专题会议上进行了发言。李学举部长在参加世界减灾大会期间,先后会见了白俄罗斯驻日使馆白特亚诺夫斯基临时代办、联合国减灾战略秘书处萨尔瓦诺主任、日本村田防灾担当大臣、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莫里斯执行干事、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艾格兰德副秘书长、澳…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6日,应急管理部在郑州召开全国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讨新时代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副省长刘伟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湖北:举办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骨干培训班2019年11月27—28日,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骨干培训班在咸宁举行。本次培训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由应急管理部支持的首次在湖北省面向基层社区干部开展的培训班,旨在迅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成"多下基层调研掌握实情,多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要求的切实举措。省应急管理厅厅长施政等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9.
10月 1 1日是今年的“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这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战略”活动之后的第一个“国际减灾日”,也是联合国将全球减灾活动全面推向 2 1世纪的一项主要行动。联合国对今年减灾日的活动高度重视 ,希望世界各国特别关注今年减灾日主题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安南秘书长对此发表了文告。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于 1 0月 1 1日在京共同举办了 2 0 0 0年度国际减灾日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陈院士作“地震和地震灾害”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2日凌晨,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深入现场指导盐城化工事故抢险和应急救援情况。2:30许,黄明主持召开事故处置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江苏省、盐城市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关于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工作进展的汇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部党组成员王浩水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