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川南鱼米之乡"美誉的泸县,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生猪、仔猪为主的畜牧业和以龙眼、甜橙为主的名优水果业两大支柱产业占据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水稻、水产、蚕桑、花木、蔬菜等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7,(13)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做强县域经济,培育壮大产业园区和立县特色主导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做强畜牧、种植两大优势产业,做大水产、旅游两大特色产业,对标一流,赶超跨越,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一、坚持以奶牛为主多元发展,狠抓畜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县把以奶牛业为主的多元牧业牢牢抓在手上,确保畜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举全县之力发展奶牛业,借助中以奶牛合作项目,积极推  相似文献   

3.
江永红 《求实》2004,(8):56-58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两种路径 :一是以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 ;二是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经济增长在以物质资源为主的时代总体上具有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而在以人力资源为主的时代 ,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不同于物质资源的一些特性 ,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兴国 《奋斗》2001,(11):21-22
肇东是我国著名的产粮大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率先提出对主导品种粮食与畜牧业进行战略性换位,由以粮为主转变为以牧为主,充分发挥粮多优势,作大畜牧业文章,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推动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农民致富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构建以绿色种植业为基础,以特色畜牧业为主体,以生态林果业为补充的农村经济新框架,使畜牧业达到两个70%目标: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变化的基本取向张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说明和描述,但扼要述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以政治为主社会向以经济为主的社会的转变;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相似文献   

6.
“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27次研论会最近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我国经济增长如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与会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切地说,应是由以外延的增长为主向以内涵的增长为主的转变。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尽管在理论分析上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外延的增长(粗放型)和内涵的增长(集约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2,(5):27-27
什么是民本经济?民本经济就是以民为本,民有、民营、民享(人民共享)的经济,与以官为本的经济有很大不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归纳了民本经济的四大特点:一是经济形式以民营经济为主;二是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或社会资本为主;三是社  相似文献   

8.
走大经贸之路促进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景德镇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江永帆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以外向型为王,骨干企业以出口创汇为主,重点产品以面向国际市场为主,配套改革以服务于对外经济交往为主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民有为主 ●在经营主体上以老板为主 ●在经济内容上以特色为主 县域经济指县辖区域内县级管理的经济,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现行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条件下,县域经济作为一个中微观经济层次,应当实行“三个为主”的发展模式。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民有”为主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既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特色之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陈平 《世纪桥》2015,(4):58-59
当前,随着宜兴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街道工作的重心已经从经济发展为主转为以社会治理为主,街道经济的动力已经从工业为主转为以服务业为主,街道城镇建设的方向已经从以建为主转为以管为主,街道社区治理的内容已经从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要适应街道功能定位的根本变化,社区的工作理念、管理模式、方式方法、服务内涵也必须随之转型提升,真正使社区转型发展与街道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胡俊 《党政干部论坛》2003,22(11):16-17
每一时代的政治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可以由该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得以解读。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则是根据第四次科技革命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地趋势而作出的对党的阶级基础理论的重大发展。一、工人阶级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转型人类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经济性体力劳动为主的、以实物为中心的实物性生产过程。另一种是以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以知识和数据为中心的知识性生产过程。实物性生产过程与知识性生产过程,是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生产过程,二者服从完全不同的经济学规律。任何时代的任何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新情况、新思路 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湾里乡,原是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贫困海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乡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更快。到1992年,乡村两级企业总数已达108家,10个行政村分别建起了10个实业公司,同时乡里也组建了大连金港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建材为主,集产供销、内外贸、渔航运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在集体经  相似文献   

13.
农一师十几年来一直以种植棉花为主,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兵营式”的住房结构,已成为长期阻碍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 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兵团经济工作会议后,师党委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和促进产业  相似文献   

14.
今天,人类已进入了 21世纪。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除去蒙昧野蛮的原始时期,人类文明已经历了两个主要的经济形态。一是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以使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主的农业经济形态;一是 15世纪起始于西欧,然后走向世界的以使用能源与机器为主的工业经济形态。人类将要进入到第三个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形态的演变,社会生产活动的内容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理论也应在发生变化的客观基础之上给予重新认识,以能准确反映并引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生产力概念   在我们传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科技、历史、经济、人权等方面的重大价值.闽东地区分布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相当部分濒临灭绝,必需加强法律保护.保护的思路应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仍具有市场价值和丧失市场价值两种,分别采取以私法保护为主的模式和以公法保护为主的模式.私法保护上应充分研究和利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公法保护上应在适用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动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16.
第一、商品经济已取代产品经济的主导地位,经济的货币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第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第三、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调控,逐步让位于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为主的间接调控。第四、积累方式已从国家强制积累为主转变为市民自愿积累为主。第五、需求制约和资源制约同时发生作用。第六、社会保险开始由国家包干向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过渡。我国经济机制六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由生产约束时代进入市场约束时代。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的形势下,处于市场约束时代的中国经济需要深层次地解决供给侧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更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由以国际市场为主的双循环向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双循环的战略转变。为此,在十四五规划时期,中国必须保持适当的外贸依存度,不再延续两头在外、大出大进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在国内保持两大部类生产平衡、保持中间效用创造的适度性、努力提高非必需生活消费比重并规范发展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8.
江西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投资主导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江西经济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而低碳承诺以及高能耗逼迫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的转型。加快江西经济转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高消费,促进以投资为主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服务业,促进以主攻工业为主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型;加快由单纯性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9.
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海 《探索》2004,(4):124-127
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有三种模式内生模式、外促模式和内外结合模式.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不应"一刀切",应当根据不同类型地区,采取分类模式原则,即第一类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应采取内生模式;第二类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应采取内外结合模式;第三类是广大欠发达地区,应采取外促模式.各类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是第一类地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第二类地区以特色产业为主;第三类地区以多种经营为主.  相似文献   

20.
阿瓦提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综合发展的农业经济县,也是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阿瓦提县立足县情,突出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稳粮、增果、上蚕桑,优棉、强畜、壮龙头”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依托以棉花、良种、瓜果为主的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联动,县域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