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大林、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大林、毛泽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包括:目的是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解决工业化所需的粮食问题;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工业化;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循序前进,但后期急躁冒进,超高速发展;对党内的不同意见和正常争论,错上了路线斗争之纲;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了教条式的理解,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不同点包括:苏联的农业合作化,导致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虽然比较平稳,未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并且改造结束后二三年农业还有所增长,但改造中模仿的苏联农业体制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苏联的农业改造花费17年,主要工作花了6年。中国的农业改造用了4年,主要工作仅花费了1年;中国高级社的体制和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不同点;斯大林强调集体农庄运动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贫农联合中农消灭富农。毛泽东提出的阶级政策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新中农中的下中农(包括中中农)、老中农中的下中农,反对中农中的富裕中农和富农。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农业合作化?什么是农业集体化?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区别?搞清这些问题,对我们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和发展现阶段的农业合作经济,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从农业合作化与农业集体化发生的时间看,二者是有区别的。作为反对资本剥削武器出现的合作社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就已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在西欧,甚至北美,合作社运动成为一种时髦。马克思说:“在英国,合作制的种子是由罗伯特·欧文播下的。”欧文带领一帮人先后在西欧和北美作了许多试验,结果都失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7)
本文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详尽地阐述了毛泽东消灭传统小农经济,释放农业生产潜能,使广袤大地上的农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合作化道路的过程。同时深入探析了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原则与经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联产承包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仅已经在我国农村深深扎下了根,而且正日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长期实践、曲折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党依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正确理论,并结合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制定出正确的农村政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提出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期真正发挥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提出城镇化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而马克思对这四个问题都曾分别有过探讨:涉及分析了城市化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基础、以及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趋势;指出城市化的起点和动力是工业革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给城市带来诸多弊端,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融合是治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认为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进步、人类的思想与生活;肯定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对加速城市化有着重要作用。这些观点为我们走"新四化同步"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工业化发展中 ,本文认为 ,应处理好工业化与市场化 ,工业化与地区脱贫致富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 ,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重化工业与轻工业 ,加工业及高新产业的关系。应采取如下发展对策 :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系 ,“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 ;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用工业化成果推进农业现代化 ,把工业化发展建立在富民 ,特别是富农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调整工业结构 ;加速西部城市化进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速发展私有企业等。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做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应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业合作化组织、注重应用新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完善土地制度和构建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我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小生产占主体地位.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根据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党中央对合作化运动一方面采取稳步发展的政策,明确指出要用十至十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农业合作化,创出了一条从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正确道路,使农业合作化运动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多数县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任务远没有完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域工业化发展,一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二是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大力调整传统农业结构,使农产品生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三是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中小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走信息化之路;四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晓雪 《学理论》2012,(29):21-22
近些年来,对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理解上始终存在着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但综合研究的内容基本围绕以下观点:一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二是"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的社会主义观;三是关于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观;四是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五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观;六是关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社会主义观;七是关于开展"文化革命"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1.
从小说《山乡巨变》看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乡巨变》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创作的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以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语言,生动地描写了农民的各个阶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他们在这场所有制巨变中的所思所想,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探讨这一问题的场景再现。  相似文献   

12.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俊 《求知》2005,(7):13-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在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其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领导、组织、动员,成功地将农村分散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合作化的顺利完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功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所取得成就的考察及总结,对当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分别采用了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 后期开始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也存在新问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营模式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大量资源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传统工业部门产能过剩;而传统农业生产一方面由于资源流失而难以满足工业化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水平低而难以支持工业化进程,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也是需要工业反哺农业的明显信号。与工业化同时推进的城镇化,则导致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涨,这也加剧了总体  相似文献   

16.
张震宇 《民主》2004,(11):8-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为实现中西部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要实现中西部崛起,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而“三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就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中西部崛起的必然选择,信息产业在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一、区县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与阶段特征我市区县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目前正在进入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业为主,辅以工副业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在这个阶段,乡村产业的性质是以农业为中心,伴有与农业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正>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发达国家运行良好的农业经营体系为中国提供了成功经验。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两部分。主要包括了家庭农场的培育、农民职业教育、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多元化主体等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结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举加工龙头、塑产品品牌、建示范园区、搞好营销服务。农村工业化要招商引资,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发展民营经济,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城镇化发展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进行科学规划、以市场经济手段加快城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王梦亭  马丽丽 《学理论》2010,(12):18-19
我国在成功完成土地改革之后,毛泽东指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原则、方针、步骤、途径及阶级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