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挺叶挺(1896—1946),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共党员。叶挺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学习。1925年  相似文献   

2.
叶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19年加入国民党,受到孙中山的器重.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去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和独立团团长.1926年,他率领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建立了赫赫战功.北伐军进入武昌后,他升任第四军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去了国外,与中国共产党失掉联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在就任第四军军长之前,于1937年11月到延安请示工作.在那里他看到了革命圣地同仇敌忾的抗日景象,领会到了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因而增强了抗战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四军筹建工作.新四军是由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十多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虽然得到了蒋介石的番号,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应得的经费和装备.部队在岩寺集合整编时,战士们手里拿的大多是梭标和套筒枪.①经济上和物质上的困难,严重困扰着新四军.②因此,如何获取军需便成了新四军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李平 《党建》2021,(3):66-67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激昂澎湃的《囚歌》,是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固派扣押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在重庆狱中所作. 叶挺,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挺189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便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1919年,他参加了援闽粤军,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兵团司令刘汝明在回忆录中说,1949年7月他兵败入闽时,蒋介石电令他“兵退东山”,说“东山环海,我曾去过”。蒋介石到漳辖东山岛是在30年前,当时他在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任职,曾经多次到漳州。 1918年春,举旗护法的援闽粤军挥师汕头,孙中山急需军事人才,电召浪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蒋介石赴粤,因为蒋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过军事。3月10日,蒋  相似文献   

5.
林植夫同志是福建闽候人,昔年曾留学日本,在日本帝国大学学习植物、水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回国后一直在国民党中工作,但他看清了国民党蒋介石的腐败与无能,抗战一开始就毅然决然抛弃了国民党蒋介石,随军长叶挺同志,到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四军这方面来了。在新四军中,他初任叶挺同志的秘书。一九三八年四月,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同志由延安来到当时新四军的集中地安徽岩寺,开始着手建立新四军政治部所属各部。袁国平同志了解到新四军中日文日语最好、最了解日本情况、又有工作经验的是林植夫同志以后,就把林  相似文献   

6.
在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他曾先后五次来到国民政府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重庆。前三次是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到重庆办理军务,后两次则是作为蒋介石的囚徒被押往重庆。叶挺先后在重庆逗留了26个月,其中17个月是在蒋介石的监狱里度过的。叶挺在重庆的经历,可称为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无理扣押,此后,被押往上饶、重庆、恩施、桂林等地,囚禁长达5年零两个月。其间,蒋介石、陈诚、顾祝同多次劝降,要他发表反共声明,就任国民党高级军职,都被叶挺严辞拒绝。在上饶李村的墙壁上,他写下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名句。 1941年7月,叶挺被押往桂林,囚禁在七星岩的一个山洞里。1942年1月,又被解往重庆。5月12日,蒋介石亲自出马,召见叶挺,进行劝降。叶挺自被捕后,就一直以新四军全体将士的释放作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创了合作抗日的新局面。为了促进合作抗日协议的达成,周恩来等接受中共中央的指派同国民党中央代表举行了多次谈判。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问题,而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问题的焦点是由谁来负责改编和统率这支部队。正在这时,久居澳门的叶挺来到了上海。 叶挺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同年加入国民党,是孙中山麾下的一名战将。1924年他赴苏联学习并加入了中  相似文献   

9.
叶挺逃婚     
1911年春天,革命党在广州失败,72烈士在黄花岗壮烈牺牲。15岁的叶挺,当时正在惠州蚕业学校读书。他伙同一班青年学生,走进军营,发表革命演说,当场剪去长长的发辫,被清政府逮捕入狱。 父亲叶锡三从地主家借来高利贷,疏通官府才把叶挺救了出来。他向儿子大发雷霆,并强迫15岁的叶挺与童养媳黄三妹结婚。 叶挺不同意这桩婚事,先哀求,后反抗,一切全然无效。  相似文献   

10.
万正  周希灿 《广东党史》2004,(2):26-28,37
1940年7月,叶挺将军到达重庆,邀请著名音乐家任光去皖南。经周恩来同志批准,任光光荣地参加了新四军。同月下旬随同新四军军长叶挺到达皖南,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处,负责音乐工作。他到新四军创作的第一首歌  相似文献   

11.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早年接受民主思想,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深受孙中山先生教诲,同时也读了一些马克思列宁的书,思想比较进步,是粤军的后起之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以建同粤军第二师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筹建黄埔军校工作,被委任为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任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参加东征。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7,(8)
宁都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军史上光辉的一页,是与董振堂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1916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抱着救国救民的目的,他在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里吃苦耐劳,才华出众,战功卓著.由排长升至师长、警备司令。此间,他受到国民联军总政治部长、共产党员刘伯坚的影响,接触到一些革命思想。1930年,军阀混战,冯玉祥部失败,蒋介石改编董振堂所在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董振堂改任25师73旅旅长。为了拒绝"剿共",董振堂曾命部队停止前  相似文献   

13.
卢权 《广东党史》2001,(3):28-31
叶挺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他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义重情深 ,感人肺腑 ,也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922年 ,叶挺在粤军大本营担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期间 ,经同事李章达的介绍 ,与李秀文认识。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与李章达是广东东莞同乡同族 ,又是至交。李章达时有向李少村介绍叶挺的情况 ,使李少村对叶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李少村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李秀英 ,已出嫁 ;小女儿李秀文17岁 ,正在念中学。李秀文聪明贤惠 ,好学上进 ,心地善良 ,意志坚强。叶挺则年青英俊 ,见多识广 ,胸怀…  相似文献   

14.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0):40-42
产生分歧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周恩来4月20日当时,叶挺、项英正陪同国民党军队的“点验委员”们活动,无暇研究这个问题。“点验委员”们一走,他们马上召集陈毅、张云逸、周子昆、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傅秋涛等进…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六大”前夕,叶挺奉命赶到莫斯科述职,他本来想去把情况(注:指广州起义失败)说清楚,但是王明等人却根本不听他的申明,不看他的报告,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上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叶挺受了委屈,一气之下,离开了莫斯科,脱离了共产党。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被蒋介石扣留监禁。在五年多的因徒生活中,叶挺拒绝了敌人的种种威胁利诱,始终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经过中共  相似文献   

16.
邓沛 《党史博采》2000,(3):22-23
1935年3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在江西信丰县唐村附近与敌激战中,身中数弹,左腿负伤,不幸被俘。他最初被关押在驻信丰(原登贤县)的国民党粤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由于蒋介石对项英、陈毅、刘伯坚等  相似文献   

17.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指派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任命王柏龄、李济深、沈应时等七人为筹备委员.一天,蒋介石来到筹备处,王柏龄特意引荐粤军第八旅参谋长叶剑英,介绍叶剑英在粤军反粤,收复广州战役中的战绩,蒋介石听了连说:“这个,好,好,难得的参谋人才.”就这样,叶剑英当起了教授部的副主任.正当邓演达、叶剑英等人为筹备军校开课日夜奔忙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8.
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的中心城市徐州东北不到40公里的贾汪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五十九军、七十七军三个半师23000多官兵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领导者之一就是被人们称为佩剑将军的张克侠,他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中将,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而秘密身份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 重返西北军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在河北献县。1923年夏,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后加入到冯玉祥将军麾下的西北军。张克侠1918年结婚,他的夫人李英(李德璞)是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的妹妹。1927年,冯玉祥在苏联考察,经过李德全的联系和安排,张克侠奔赴苏联莫斯科中  相似文献   

19.
提起叶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中国近现代众多的历史风云人物中,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一样耀眼夺目,光彩照人.叶挺从军旅起家,在北伐中成名,是南昌起义的主将,广州起义的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又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成为蜚声中外的一代名将.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叶挺赴敌营谈判,被国民党无理扣押,蒋介石下令将其交“军法审判”.从此,叶挺身陷囹圄.这些几为众所周知.然而,叶挺被囚以后,其境况如何,了解的人却并不多.历史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每每念起这位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一代名将,不由得就要向人们倾诉那令人肃然起敬而又让人扼腕长叹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20.
抗战初期,蒋介石为解决南方红军游击队问题,未经共产党同意就抢先任命,已经脱离共产党十年的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想通过叶挺把它们收编,为其所用。未曾想在这之前,叶挺已经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把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抗日的军队。叶挺如何向蒋介石交涉?作为一个非共产党员如何指挥共产党的军队?《在微妙的岗位上》向您展示叶挺强烈的报国之志、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在处理他与国共两党关系上的内心苦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