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虽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摆脱大陆的政策措施,但两岸经贸联结强度并未减弱,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两岸贸易、相互投资中有利于两岸经贸稳定性提高、两岸产业合作结构优化的趋势特征逐步显现;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影响加大;台湾经济跟从大陆经济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这为进一步提升两岸经贸合作畅通提供了支撑与动力。一、两岸贸易保持总体平稳,质量明显提升;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高位运行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2018  相似文献   

2.
两岸经贸关系在调整中发展王建民1995年,两岸经贸关系仍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两岸贸易呈高速增长,在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双向经贸往来与合作也获得一定进展,但受两岸政治关系紧张气氛的影响未有实质性突破,两岸经贸的深层次合作有待两岸的共同努力。两岸贸易结构趋于...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两岸经贸交流在强劲市场动力和大陆鼓励政策推动下,发展迅猛,远远超过两岸各自经济发展速度。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为主线,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投资带动贸易,贸易促进投资的两岸经贸交流发展格局。一、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贸形势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不少新亮点与新热点,也有不少标志性的变化。两岸贸易持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贸易总额预计将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7年,两岸经贸关系仍会保持平稳发展,而且可能在某些方面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快速发展,贸易总额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尽管年初陈水扁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大陆经贸政策,但并没有影响两岸贸易的持续发展态势。今年以来,两岸贸易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4)
正2016年初台湾两场重大选举结束,台湾政局巨变,两岸关系发展,也进入不确定时期,必然影响与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年初以来,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杨胜云 《台声》2003,(2):10-12
自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后,本着世界贸易组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两岸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两岸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并已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这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现象之一: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贸发展所处国际大环境与两岸本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均发生重要的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岸市场开放与关税降低所创造的贸易商机与投资…  相似文献   

7.
徐晓迪 《人民论坛》2013,(5):248-249
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贸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既有利于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又推进了两岸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环境及其保障机制。文章通过分析ECFA签署对两岸以及对台湾经贸发展战略的影响,进一步判断未来台湾经贸战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8.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日益密切,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格局已经形成,贸易额屡创新高,台商投资平稳增长,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为主线,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投资带动贸易,贸易促进投资的两岸经贸交流发展格局。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两岸经济各具优势,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风暴后两岸经贸走势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风暴后两岸经贸表现为贸易呈下滑趋势,台商投资进入调整期,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高科技合作意愿提高等特点,表明两岸经贸关系面临严竣的挑战,一是国际经济仍不容乐观,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复兴,三是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挑战,四是两岸加入 WTO的挑战,五是两岸三通的挑战。新世纪的到来将给两岸经贸带来新的曙光,两岸经贸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刘映仙 《台声》2000,(6):20-21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自1979年起步以来 ,至今已走进22个年头。20多年来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由浅入深 ,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两岸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正逐渐形成首先 ,两岸贸易增长迅速 ,台湾从两岸贸易中取得了大量顺差。从1979年到1999年 ,两岸贸易额累计达1603.7亿美元 ,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由0.56亿美元增加到195.2亿美元 ,增长928.5倍 ;自大陆进口由0.21亿美元增加到39.5亿美元 ,增长187.l倍 ;台湾连续20多年享有对大陆的贸易顺差 ,顺差累计额达1083.7亿美…  相似文献   

11.
姚同发 《黄埔》2010,(1):53-55
在清政府治理台湾的212年间,海峡两岸经贸交往,无论贸易范围与商品,还是贸易数量与组织,都有明显的扩大与变化。清代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1683-1840年)与后期(1840-1895年)两个阶段。1895年清政府割台,两岸经贸关系转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对外贸易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波及两岸间贸易的发展。危机的负面效应使两岸间贸易的增长走势、市场结构及经贸环境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而加入了两岸贸易持续增长的难度。但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由于两岸互补互利经济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12月,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担任台湾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并于2013年2月开办人民币清算业务,成为两岸货币金融交流与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在清算业务的推动及贸易投资需求持续扩大的带动下,5年来台湾地区人民币市场稳健发展,为两岸经贸、人员往来及民众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效益,有力推动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两岸经贸成长惊人,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顺差来源。两岸经贸交流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亦是一个可以发展得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领域。因此,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尤其是经贸关系如何发展,颇受两岸同胞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直航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颖 《中国发展》2009,9(4):67-72
该文分析了直航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直航有利于提高两岸农业经贸交流效率,有利于促进台湾地区农产品销往祖国大陆市场和改善两岸农产品贸易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直航后两岸农产品贸易仍需面对的问题,为促进两岸农产品发展应采取明确目标客户、尽快统一两岸检疫和减少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口限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台声》2009,(6):13-15
相对于30年来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发展,两岸金融合作则相对缓慢。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两岸经济及经贸往来产生重大冲击,更严重影响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经营活动,两岸金融合作显得更为迫切与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两岸开始加快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两岸农产品贸易特征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农产品贸易是两岸经贸往来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在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放宽的同时,台湾对大陆则实行严格进口限制政策,单方面优惠政策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特征、问题的分析,认为从两岸经贸长远利益考虑,两岸农产品贸易应逐步实现正常化,大陆对台农产品单方面优惠政策应该逐步减少,使对台农产品经贸政策纳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回归制度和规则,以减少政策成本和风险,增强两岸农产品贸易前景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4月8日就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炳才说,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近二十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两岸经贸人士往来日益频繁,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经济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互补互利局面正在形成。截止1999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604亿美元。台湾从两岸间接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对台湾产业转型、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炳才表示,鼓励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在台商投资的带动下继续朝纵深方向发展,不仅贸易货值快速增长,贸易方式不断向直接形态转化,而且投资层次也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多元化、互补性的经贸格局。 两岸贸易向直接形态转化 1994年两岸贸易关系虽然仍以经过香港的转口贸易为主流,但是,直接贸易以其灵活的形式快速发展,大有取代间接贸易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过去一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双边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无论在贸易领域还是在投资或其他领域,都出现突破性进展,并跨过了两道门槛:第一道门槛:两岸贸易突破百亿美元大关.以经过香港转口为主流的两岸贸易规模在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带动下,1993年出现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