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故事导学是以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故事导学的实施策略有:愿景激励,以未来“我”的故事为牵引;示范引领,以身边人的故事为参照;情感浸润,以生动感人的故事为铺垫;反思启悟,以“自我成长故事”为载体;故事践行,以寻找家族、乡土小故事为途径。故事导学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导出故事中的思想、精神、道理,引导学生感悟自化,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彭春梅 《前沿》2015,(3):150-155
说书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独有的大型口头说唱艺术,是民间歌手在四胡伴奏下演述的长篇叙事故事。所讲述的故事主要来源于书面"本子故事",说书艺人将其转化为口头说唱艺术胡仁乌力格尔。本文以蒙古族胡仁乌力格尔传承人甘珠说唱的《薛仁贵征东》故事片段为例,通过对本子故事和说唱文本在故事内容、文本语句层次和故事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对比考察,揭示出说书艺人对本子故事的口头转换机制,如保留本子故事的核心情节、对故事细节进行情景式描述、重新编排故事细节和纳入听众互动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海的故事”不是一个纯粹的故事,而是一个酒吧。“海的故事”又不是一个纯粹的酒吧,而是通过酒吧的形式向人们讲述海的故事。“海的故事”是建在琼海博鳌海岸边的一个以“海的故事”为主题的酒吧,很安静地试业数月。  相似文献   

4.
云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中独树一帜,别具色香,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千百年来,它们一直在人民群众口头广泛传诵。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云南二十二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个或几个机智人物故事组。我们目前读到的有纳西族的“阿一旦的故事”,彝族的“罗牧阿智的故事”、“张沙则的故事”、“松谷克忍的故事”、“幺刀爸的故事”,白族的“六八的故事”、“艾玉的故事”、“赵成的故事”,傣族的“召玛贺的故事”、“艾苏和艾西的故事”、“干达来的故事”,哈尼族的“门帕的故事”,僳傈族的“光加桑的故事”,佤族的“岩江片的故事”、“达太的放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故事"本质上是当代的"社会主义故事",是与"新自由主义故事"具有不同价值内涵的"故事"。讲好这个故事,赋予它以具有现代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蕴",我们就会打破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区朝坤今年81岁,是藤县体育局退休干部,当地人喜欢称他为“区叔”。记性好、口齿伶俐的区叔,能讲故事,也乐于讲故事。他平时积累故事有秘诀,常用的四招是:读书报找资料,以故事换故事,出钱收购故事,自己动手编写或改写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有历史、有深度、有故事的国度。前现代与现代相互缠绕,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本土与外来激烈碰撞,东方经验与西方逻辑纠缠一体,这既是滋养、孕育中国故事的历史背景,也构成了中国话语建构的独特语境。中国话语,归根结底是中国故事的学术呈现,只有洞察中国故事的本质性规定,方可迎来中国话语的决定性出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书写的革命的中国故事、发展的中国故事、治理的中国故事、文明的中国故事、改变世界的中国故事,构成了中国话语最深刻的基础、最充足的根据。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站稳国家立场、人民立场。中国话语的任何言说都只能是为国家代言,替百姓说话。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捕捉中国样本的特殊性。中国样本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世界景观,解码中国样本是新时代中国话语建构的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当务之急是创设标志性议题、凝练标识性概念。标志性议题和标识性概念是理解中国故事的重要依托,也构成了21世纪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8.
李梦璠 《台声》2011,(5):54-55
每天打开MSN,都会留下想念的话,因为有3个女孩,她们来自台湾,我们隔着海峡,彼此挂念。她们的故事就是台湾的故事,她们和我的故事,也是我和台湾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对革命文化认识片面、对先进文化关注不足、对西方文化盲目认同等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从讲好华夏文明故事、红色革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中西差异故事出发,有利于弥补这些缺失。而搭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台"、磨砺讲好中国故事的"术"、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则是讲好故事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斯宾塞·约翰逊和我一起合著《一分钟经理人》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奶酪的故事”。自从听到这个寓意深长的故事以后,我就一直盼望着他能把这个故事写成书,使我们大家都能读到它,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教益。因为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回味这个绝妙的故事,惊叹它带给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灰姑娘"故事是一个世界型的经典民间故事,不仅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就有记载,且生命力极其旺盛,其流传区域遍布全世界,故事的叙事形态与西方经典《灰姑娘》故事相比,母题有所增减变化,故事类型与结构保持了"灰姑娘"故事的基本形态,造成中西"灰姑娘"故事间叙事形态差异的原因有传播过程中的外部原因以及人类共同心理、文化内涵、审美等内部原因。"灰姑娘"故事能够传唱至今,风靡世界,其中蕴含了更为深层的含义,现阶段对"灰姑娘"故事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联系社会现实进一步深思。  相似文献   

12.
陈少勇与他N个情妇的故事,邓毅与曾锦春共享一个情妇的故事,与我们以前听到的故事一样古老,却不乏新鲜。  相似文献   

13.
刘洪雨  张旭 《中国保安》2008,(10):61-63
深圳,一座美丽繁华的现代化都市。在这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很多故事,而25公里的故事更让人感动不已。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第一巡防大队大队长叶务兵的故事,他的住处离大队不远,相距25公里。令人惊叹的是,正是25公里的距离演绎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一字不识"当驸马--"皮匠驸马"故事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继富 《思想战线》2001,27(5):116-119
运用类型和母题研究方法,对盛传于我国的"皮匠驸马"故事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对故事喜剧艺术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特质作了深入的探讨;依凭故事文本所反映的文化精神,勾勒出该类型故事在中国的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5.
讲好党史故事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要依托丰富生动的党史故事,讲活党的历史故事,讲透党的理论逻辑。讲好党史故事有利于肃清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党史教育实效,提升党的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要讲好党史故事,就要丰富传播方式、手段,有效利用现代化媒介,讲清党史故事背后的理论逻辑,讲明党史故事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是侗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侗族民歌一样追随着侗族人民思想、生活、斗争的历史轨迹,与侗族人民朝夕相伴,成为侗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侗族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类起源,祖先迁徙的故事,有人与自然斗争的故事,有人民群众反抗压迫剥削的故事,有机智人物的故事、爱情故事、动物故事和地方风物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中.都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却又有很高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7.
李敏霞 《前沿》2008,(12):178-184
《故事新编》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表征,通过《故事新编》在文本的互文性、独特的时空观和通俗化方面的现代文化意义阐释,显示出《故事新编》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的惊人暗合,体现了《故事新编》超越时空的划时代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道理赢得辩论,故事收服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树立“故事思维”理念,练就讲好中国故事的扎实本领,将故事讲得妙趣横生、情理交融、真挚感人,帮助学生丰富人文底蕴,塑造精神品格,提升道德定力,增强文化自信。1.构建故事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对学习内容的价值认知,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通过故事情境挖掘其中的“趣味因子”,传播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想政治课,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落地生根。中国故事古今皆有,从古今故事的比较中寻找素材,讲好故事,别有一番滋味。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毛相林绝壁凿路。讲好中国故事,比较过去与现在,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着创生故事主要有"龙女报恩"、"羽衣仙女"和"青蛙丈夫"等类型,其中以"龙女"型数量最多。这些故事中的母题有限,但经过反复组合,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类创生故事类型。尤其是"难题考验"母题,从考验的内容到母题在故事中的结构,都与苗族的历史和婚恋习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