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岸关系》2021,(3):21-22
正2020年两岸经贸关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衰退、两岸关系紧张等冲击,两岸经贸连结更加紧密。事实再次证明,两岸融合发展势不可挡。一、大陆率先控制疫情,经济增长率迅速由负转正,稳住并助推两岸经贸发展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大陆于第一季度基本控制住疫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第二季度经济由负转正,全年经济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12,(15):26-27
面对当前经济科技形势,“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两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DP3%的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无线网络、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提出“欧洲2020战略”,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提出202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5%。英国在生物制药、绿色能源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3.
周宁南 《半月谈》2022,(1):88-89
伴随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各国正重新调整科技发展布局,在科技竞争中定位更加清晰,全球科技合作趋势也有所变化。全球科技赛道调整全球科技竞争重点领域相较之前有所调整。人工智能在各国重要科技政策中的势头有所减弱。美国“2021年创新和竞争法案”虽仍提出争夺人工智能“无尽前沿”,但已确定不会在众议院通过。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5)
正刘伟认为,产业AI将进一步深化发展,AI将更加深入大众生活,我国应持续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进一步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AI等技术将病毒研究、疫苗研发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推上新的台阶。"2020年可以说是充满挑战和压力的一年,也是磨砺成长的一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回顾过去的一年不禁感概道。2020年,疫情对于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生活方式、企业经营发生了巨大改变。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提出了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鄂政办发[2020] 2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19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现制定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前进》2021,(1)
正在人类经济增长史上,2020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年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各个经济体受冲击的程度和时序有差异,但都面临着巨大的外生冲击变化,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就摆在了各国政府面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疤痕"——对经济增长、收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可能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持久。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原创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金融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科技原创和科技发展应当起到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2月,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印发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2020年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重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量化了任务目标.要想实现上述任务目标,需要各方面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力,特别是金融的支持,使有限的金融资源聚焦于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上来,投放到符合政策导向的科技型企业中去,从而提高金融资源的导向性、效益性和安全性,助力北京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  相似文献   

8.
徐飞彪 《半月谈》2021,(1):84-86
2020年,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重击下深陷危机,在全球各国努力下逐渐复苏,2021年将迎来充满希望的反弹。但前路并不平坦,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经济仍不得不在艰难中前行。百年一遇的经济衰退,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百年一遇的经济衰退。据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等机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增速2020年将下降4.4%和4.2%,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之最;全球九成以上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为世界经济史罕见。  相似文献   

9.
田宇 《中国人大》2021,(6):53-54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国全年预算目标基本实现,执行情况较好,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新的一年,"国家账本"将如何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包括疫苗研发在内的科学技术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在抗击疫情以及疫情后期经济社会的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疫情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关于公平和安全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对此,只有洞察世界科技的最新动向,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才能把握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立于科技发展的潮头。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2020年正是吃劲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度按下发展的"暂停键"。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1,(9)
正产业链畅通是经济循环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上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竞争将更加激烈,江苏要积极作为,在应对风险挑战当中创造机遇,在保证上下游产业链安全的同时,实现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全产业链的理念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世强 《半月谈》2021,(1):87-89
2020年,世界在动荡变革中艰难前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引发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肆意横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人类社会面临空前的风险挑战。危机往往孕育新局,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和全球合作正出现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加速走向均衡,在百年不遇的疫情大考面前,各大国的应对表现不尽相同,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呈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赵扬 《中国保安》2020,(2):48-5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并在全国蔓延。受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全球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外贸对经济贡献有所减弱;疫情对消费、投资造成了短期冲击,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在当前形势下,保安服务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应及时分析内外部因素变化对自身战略的影响,提前研究部署,确保企业总体发展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
正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深耕大陆的台资企业同样受到冲击。为深入贯彻《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11条措施"),克服疫情给台资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抚州市台办系统坚持良好工作作风,创新服务举措,确保政策落地,精准扶持台企,用实际行动坚定了台商台企扎根发展的信心,提振了本地台资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一、坚持高位推动,开启措施落实的"强力引擎"2020年初,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春节,全国乃至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严重影响了全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生活和生命安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防疫,完善健全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需要法制、体制和机制的支撑,其中法制具有保障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2月23日,市政协召开区政协主席座谈会,围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做好重点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加强市区政协上下联动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听取对市政协2021年工作的意见建议。2020年12月15日,市政协举办政协报告厅,邀请国防大学原战略研究所所长、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技术二级教授孟祥青围绕"全球疫情下我国安全环境新变化"作专题辅导报告。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5)
正广西百色致富带头人莫丽珍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凭借对农业的喜爱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带领当地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新的一年,她将在沙糖桔种植技术管理、科技投入计划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上做更多的努力,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年是最艰难的一年,因为疫情,30多万斤的沙糖桔烂在地里,部分地区疫情反弹,导致果价一路走低,但相比去年已经有所好转,希望2021年能和其他果农一起凝心聚力开创新局面。"莫丽珍说。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4)
正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方面表现亮眼,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