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前一段时间,“东芝笔记本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愤愤不平:同是掏钱买“东芝”产品的上帝,咋遭遇不同的赔偿待遇呢?你“东芝”给美国人赔的是不菲的美元,凭咋打发咱中国人的仅仅是块“补丁”? 据说:“东芝”不给我们和美国人一样的赔偿待遇,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我们无人起诉她,有点“民不告法不究理不赔”的味道;二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涉外适用性差,她“东芝”可以不卖咱的帐。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12,(3):47-47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不许打电话”服务 在美国,电话公司或邮局可以把用户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等信息出售给专门的广告商盈利。但美国有法律约束,用户拨打一个专线电话,申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不许打电话”服务,便可以禁止这蝮公司再来骚扰。  相似文献   

3.
创业者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人都有创办自营企业的想法,但只有少数人真正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而最后小企业得以做大,成为大型企业和著名公司的就更少了。在一般情况下,一家小企业在5年之后还在经营的可能性小于20%。根据美国小企业局的资料,美国每年诞生几十万家自营企业,同时又有几十万家自营企业破产或关闭。中国的情况也很相似,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饭店、理发厅、制鞋厂、小型电脑公司、网络公司在开张;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倒闭或易手。这样的事实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而要成功地经营企业并使其成长为著名企业,其可能性更小。那么是…  相似文献   

4.
TRM视角的企业法律风险体系及其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贵 《求索》2011,(5):169-171
风险的价值性催生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要求对其体系和辨识进行研究。法律风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因其不当行为或不利的法律环境而导致其行为目的不达、成本费用增加、人身财产损失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法律风险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其结构构成不同,不同的构成部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法律风险辨识的方法主要有风险树模型、专家调查法和幕景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不断变迁,法律欲使其保持自己的社会功用,就必须使自己与日益变化的文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在特定的国家或社群中,人们对法律的态度、理念、价值观以及法律信仰等诸多因素会构成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也与这个国家或社群的历史、社会发展休戚相关。劳伦斯.弗里德曼在他诸多著作当中展现给读者这样一幅景象:在社会的诸多因素(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的变迁中,政治、社会价值观和科技的发展是法律制度形成和运作的基础,而法律文化又是法律制度产生的源头。我们必须在这一特定的关系中来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6.
“性骚扰”作为一个舶来品如何在中国法律制度中被良性借鉴,需要对其发源地美国的性骚扰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理解。而雇主责任是其性骚扰法律制度中的最大亮点:在职场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雇主有维护安宁的劳动环境的义务,违反这个义务则需要对受害人因此遭受的损害承担补偿甚至惩罚性赔偿的责任。因此,引进雇主责任是中国性骚扰救济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公布法律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完成立法的必经程序。但实践中,这道程序往往容易被忽视,影响立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给法律实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下面就法律公布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法律为何要公布?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当它不为人知时,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制定有效法律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必须把法律向人民公布,让他们知道他们要受那项法律的约束。显而易见,如果国家要人民对其行为负责,但事前不让他们知道这是非法行为,那就有欠公允。"(见美国学者津恩《美国如何制定法律》第53页)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对公布法律作了规定,如萄萄牙宪法一百四十一条规定,法律、法令或条例以及政府命令,未经总统颁布或签署,在法律上均属无效。我国也是  相似文献   

8.
论“水权“概念在美国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可亮 《理论月刊》2009,(5):159-161
水权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一直未有定论,这就需要我们回到"水权"概念的源头--美国,对其加以深入考察.根据美国学者和立法实践对于"水权"(water right)的界定,水权是对流淌于天然通道的江河、湖泊、溪流、泉水、地下含水层等公共水体的权利,水权只是指水资源使用权或水使用权(包括水资源使用权和商品水使用权),而不包括水资源所有权或水所有权.这是由美国所具有的法律文化、法律思维、法律理念、法律传统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黄豹 《公安教育》2007,(4):44-46
<正>2000年9月开始,在美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启发与美国福特基金会的鼎力资助下,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7所高校率先在其法学院开展了诊所法律教育,以后逐步有更多的大学加入这个行列。而我国公安院校对诊所法律教育反应较慢,到目前为止,正式申报加入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仅3所。为了更好学习和吸收最新的教学经验,参照国内外高校实施诊所法律教育的具体做法,结合我院试行诊所法律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安全系数仅次于总统专车2006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的—起车祸中,撞上了校车尾部的悍马迎头粉碎,而校车尾部却无大恙。悍马在车辆中以坚固著称,美国校车的坚固和安全程度可见一斑。一、法律保障校车权利在美国,校车作为一种制度,有其法律基础。美国的教育法规定,所有美国儿童必须接受12年的义务教育,儿童所在的社区必须提供完全免费的教育,而完全免费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免费乘坐校车"。从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08,(23):35-35
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海啸给前行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这场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有专家表示,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将金融资产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将确保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导致其先后不同程度上介入中国、朝鲜和越南的内战,从而造成了中美敌对,甚至冲突的局面。其结果,美国的上述干涉都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始作俑者,美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与此同时,这些干涉也给其他相关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使中美关系遭受严重破坏。考察这段历史,意在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和启示,以避免因一方或双方的战略误判而导致的中美关系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中,美国情报机构基于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分析和评估屡屡失误,深刻影响了美国决策层,导致其对中国出兵的可能性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对中国官方发出的警告表示怀疑,最终做出"中国不会公开介入朝鲜战争"的错误判断。美国决策的失误,导致中美的军事冲突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4.
徐世腾 《求索》2011,(4):27-29
本文对2000~2007年美国对我国制造业反倾销调查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中国进口渗透率变量对美国制造业反倾销调查影响十分显著,美国国内造纸业及印刷业、金属加工及机械制造业、计算机及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行业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增加比较敏感。来自其他国家进口渗透率的增加也会使中国卷入美国反倾销调查之中,从而加大了中国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此外,保护国内就业也是美国政府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而行业贸易平衡因素、以前反倾销案件对美国对华制造业反倾销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张肖桐 《人民论坛》2014,(9):251-253
朝鲜战争中,美国情报机构基于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分析和评估屡屡失误,深刻影响了美国决策层,导致其对中国出兵的可能性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对中国官方发出的警告表示怀疑,最终做出“中国不会公开介入朝鲜战争”的错误判断。美国决策的失误,导致中美的军事冲突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论尊严死     
尊严死是指对陷入不可逆转的无意识状态生命末期的植物人患者,撤除其维持生命的全部积极医疗干预措施,使其自然地、有尊严地死亡。不论是根据违法阻却事由理论体系还是期待可能性理论,实施尊严死是基于法律尊重、体恤人性的弱点,不是犯罪。我国亟待通过《医疗指示》、《生前预瞩》或预立代理人的方式建构起尊严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陆海 《求索》2013,(6):195-197
功能比较是从问题出发,对解决同样问题的不同的法律制度或法律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运用这一方法。从期待可能性功能比较的视角发现我国刑法中存在很多反映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制度性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人性关怀.即期待可能性理论所发挥的功能在我国的刑法学体系中并没有缺失,只是没有期待可能性这一概念。在我国“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下.难以照搬大陆法系的模式将期待可能性植入其中,而将期待可能性置于“犯罪一刑事责任一刑罚”模式框架下的刑事责任中作为刑事责任评价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这是期待可能性的良好归宿.  相似文献   

18.
【企业咨询】经常看到媒体上说,美国又对中国发起了337调查。请问什么是337调查?【部门答复】.337调查是指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规定的法律程序,并因此而得名。如果权利人认为某一货物的进口侵犯了其在美国的知识产权,就可以向美国  相似文献   

19.
中美产品责任立法都将零部件视为"产品",但中国司法实践及学者意见倾向于成品生产商与零部件生产商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美国法院及学者却主张零部件生产商独立承担责任。在具体判断上,美国零部件生产商除了对零部件有缺陷承担责任外,法院还要根据"实质性参与"标准判定其是否承担责任。美国零部件生产商有"多种用途"的特殊抗辩,即零部件有一种用途,他要承担警示缺陷责任;零部件有多种用途,法律并不要求他承担警示缺陷责任。中国消费者不倾向于直接起诉零部件生产商,成品生产商赔偿消费者后,根据合同从零部件生产商那里获得补偿。这种做法有合理性,但也存在问题,美国的经验可给中国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宋忠好 《前沿》2009,(12):45-48
“法律信仰”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近年来,我国法学者对“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因对“法律”和“信仰”概念的理解不同而颇有争议。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对“法律信仰”的理解,应在现代中国语境下进行探讨,把握法律能够被信仰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