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10,(4)
<正>1964年,湖南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提出一套"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方案,并已找到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文革"爆发后,他一度受到批斗,精心培育的60多盆苗全部被砸。因为有国家科委的支持,袁隆平没有停止杂交水稻的研究,提出了"用远缘的野生稻  相似文献   

2.
陆魁宏 《学习导报》2011,(11):48-50
第一次同袁隆平打交道,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1978年,袁隆平作为黔阳地区农校教师写了篇题为《学习唯物辩证法,攻克杂交水稻关》的文章送到省里来,当时我作为湖南省委《新湘评论》第一处处长(分管文史哲和科技)热情接待了他,担任了该文的责任编辑,参与了研究,并帮助修改定稿发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者署名没有用袁隆平的名字,而是用“黔阳地区农校杂交水稻研究组”的名义。初见其人,从衣着看,从晒得黑黑的面孔看,从言谈举止那种朴实的形象看,  相似文献   

3.
1981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发明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奖金10万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当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郑重写上一条:“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是我国当代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未读过《袁隆平传》的人,恐怕难以想象,这位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世界级大科学家,以前竟也和许多遭嫉妒、受冷落的人才一样,“享受”过“特殊待遇”。早在1978年,袁隆平在怀化农校当教师时,已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绩,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此时他却连职称也未评上,因为学校一些教师反映他“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后来,地区科委主任佟景凯和地委组织部长先后向上级反映这一问题,几经周折,直到省委组织部长签了字,袁隆平才评上研究员职称。1980年,学校盖了一座宿舍楼,校领导、科长们和几位教职员工都…  相似文献   

5.
绿色革命之歌──记袁隆平陈清林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联合召开大会,给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颁发特等发明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国务院为此特给协作组发来贺电,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给予高度评价:"籼型杂交水稻是一项重大...  相似文献   

6.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2020 年11 月2 日,“袁隆平团队实现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 公斤的目标!”在各大媒体网络持续刷屏。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 一个是“ 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从安江农校出发,一走就走成了“九零后”,不断推出新成果,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正是对科研的坚毅、执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让袁隆平看淡了生活的艰辛,一次次攀登科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2009年,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农校对接”即农产品与高校食堂对接。它是通过改革流通环节,实行高校农产品直采直供,把丰富的农产品送上高校师生的餐桌,降低学校食堂采购成本,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从而达到让高校学子吃得好、花得少的目的。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重要位次;同时,湖北省也是一个高教大省,全省高校在校生多达130万人,仅武汉市就有108万之多,这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农产品消费群体。在湖北省,农业大省和高教大省“两个大省”的优势和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做好‘l农校对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戴煌 《党史纵览》2013,(2):52-53
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永远地闭上了他那睿智的双目,安卧在莫斯科红场的水晶棺里。然而,他的《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理论,却如一夜春风,传遍了世界各地。在安徽最西北的大别山区金寨县境内,一批内心被理论点燃得热血沸腾的知识青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在汤家汇镇笔架山农校里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9.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期刊管理处2月1日,在《健康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我国科技期刊无级别之分,现在流传的把科技期刊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或国家级、地市级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以此级别用作职称评定、学术技术水  相似文献   

10.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贵州省岑巩县将"杂交水稻制种暨优质稻米加工"列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并深入推进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产业道路. 一、做法成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发展基础.制定《岑巩县2019年制种大县奖励资金扶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规划(2019-2021年)》《20...  相似文献   

11.
百官之末,百姓之首”进学堂──京郊《农村干部经济管理专修班》的调查报告本刊记者王占柱本刊通讯员柯迪京郊出个新鲜事:农村村级干部在家门口进了“学堂”。1993年7月,经北京市高教局批准,由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办委托市农研中心培训部、市农校联合举办的面向...  相似文献   

12.
时事测试     
1.4月5日,美国( )杂志发表中国科学家关于水稻基因组论文,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 A.《科学》 B.《时代》 C.《人物》 D.《新闻周刊》 2.4月6日,韩国总统特使( )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返回汉城后,韩朝双方同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一致表示同意积极促进南北对话与合作。 A.金大中 B.李汉东 C.郑周永 D.林东源 3.4月13日,为期两天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在( )博鳌镇闭幕。  相似文献   

13.
水稻基因序列图发表据《人民日报》4月4日华盛顿电,长篇科学专论《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是由中国北京、杭州华大基因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杂交水稻研发中心以及华盛顿大学等几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杰出成果。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实验线建成4月5日,由国防科技大学领衔研究建造的我国第一条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实验线在长沙建成通车并通过中试评审,标志着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及工程化水平已跻身当今国际先进行列。这条…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3,(5):52-53
<正>张文,一个普通农民的名字,却伴着"水稻旱作技术"在国内部分地区大面积的推广和逐年提高的经济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2009年以前,有关他的事迹常在省、市各家电视台播映,省、市报刊也经常有关于他的报道。他自己撰写的科研论文在《垦殖与稻作》、《特种经济动植物》、《吉林农业》等科普刊物上发表。近二三年来,这位农民水稻专家又在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该书作为中宣部、国家文化部、国家科委、教委、广电部、出版总暑、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部委主办的知识工程——“中华全民读书书目推荐活动”特别推荐产品,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部大型党建百科全书。《人民日报》、《求是》、《机关党建》等党报、党刊近期对该套全书的出版发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该书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党组织工作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党  相似文献   

16.
南泥湾里的牧羊人邢玉琳1994年9月22日国家科委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宋泽厚在南泥湾指着一对鬓发斑白的老者介绍说:"这就是《陕北马海毛山羊选育》课题主持人──陕西省农科院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畜牧研究员张永平、副研究员杨蔼云夫妇。为了培育我国自己的马海毛山羊...  相似文献   

17.
刘捷 《党的建设》2008,(12):60-60
原国家科委负责人于光远在他出版的新著《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中公布了一段秘闻:几位中共党史研究者让他找的邓小平亲自写的一篇重要讲话的起草提纲原件,找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最近,他的夫人偶然在整理他的另一个房间时把这份原件找到了!  相似文献   

18.
1、袁隆平1930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62年夏,时任湖南安江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在实习稻田里发现优于亲本的水稻品种杂交第一代。他如获至宝,决心进行水稻杂交研究。2、袁隆平连续3年顶烈日踏烂泥,用放大镜在稻海里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杂种第一和第二代进行观察研究。3、袁隆平把初步观察试验的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但“文革”中他被当作走“白专道路”典型受到批判斗争。4、袁隆平没有被吓倒,他把尚未被打烂的试验体藏到偏僻的苹果树下继续进行小规模试验。5、1968年5月的一个夜晚,种在学校…  相似文献   

19.
1.《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Drug Dependence)是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和中国毒理学会主办,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承办。本刊为双月刊。登载有关药物(包括各类毒品、烟、酒、镇静催眠药等)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马志远(乳名耕田,大名儒行,号伯敏),1902年10月23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兴村。初在本村上私塾,后在东冶沱阳高小读书,与徐向前是同班同学。1921年上朔州农校,1924年毕业,赴北平投考,考入山东曹州高中读书,当年冬天因直奉战争返回故里。1926年至1927年在家乡静修草堂自习读书。那时他的志向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买书,他不惜卖掉家里的部分土地,到1937年时藏书已达一万余册。这些书在战乱中均已散失。他在读书的同时,注意搜集资料,1930年撰写了《永兴村乡村小志》,1931年编著了《徐松龛年谱》。为了体察民情,1928年春,他出游京津沪杭苏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