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泉海 《法制与社会》2010,(20):238-239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校正诠释儒家经典《大学》之时,认为,《大学》对于格物致知一节已佚,故朱熹增补其传。《补格物致知传》集中反映了朱熹重视格物穷理工夫的特色,囊括了从工夫之始到豁然贯通境界之达成的全过程,在朱熹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岩磬 《检察风云》2006,(10):60-62
清明上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后人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主要途径。但是今年清明时节,温州的阮山清一家却十分愤怒,因为当他一家人来到爷爷的墓地时发现,坟墓被砸了,只剩下一个墓碑孤零零立在乱石堆中。究竟是谁砸的坟,砸坟的动机何在?接到投诉电话后,记者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父亲知道他今生将面临两个儿子的责怪。从此,他变得更加忧郁。在一个黄错,他来到母亲的坟前,双膝跪倒在地:“小叶呀,我没有管教好两个儿子,我对不起你呀!”他自言自语地哭诉着,哭累了就靠在墓碑上回想母亲去世时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节日前后,人们上坟扫墓,祭奠先祖和亲人的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然而,南京市民朱骏却为去不去父母坟头扫墓而左右为难。不去吧,别人会责他不孝,去吧,又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父母坟前墓碑落款处只有姐姐的名字而没有他的名字。令他忿忿不平的是,当他起诉讨要祭奠权的时候,法院竟不支持他。"祭奠先祖和亲人的亡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也是后人祭奠先人的一种权利,法院为什么不保护我这种权利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5.
巧计捉骗犯     
<正> [原文]汉慕容彦超为郓帅日,置库质钱。有奸民以(亻为)(?),(?)觉。(?)超阴教主吏夜穴库垣,尽徙其金帛于他所而以盗告。彦超即榜于市,使民自占所质以偿之,民皆争以所质物自言,已而得质伪银者,执之服罪。  相似文献   

6.
<正> 在宋明两代的理学家中,朱熹的法律思想较为丰富,涉及法律起源、德刑关系、人治与法治及立法和司法等许多方面。本文主要叙述他的司法思想。Ⅰ司法是封建法制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护封建的统治关系和纲常伦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朱熹十分重视司法。他认为,审判者察究案情,辨别真伪,定罪量刑,与当事人关系极大,与维护统治秩序关系极大,所以应当尽心尽力,慎重小心。他说:"狱讼,……其情伪难通,或旁无佐证,各执两说,系人性命处,须吃紧思量,犹恐有误也。"又说:"狱者,民命之所系,而君子之所尽心也。"  相似文献   

7.
李源国  袁楠 《法庭内外》2010,(12):25-26
对已故亲人进行悼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死者的安宁和生者的悼念不仅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孝道,也会对生者的社会评价造成极大影响。关女士因其继母未在继父的墓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将继母告上了法庭,要求重新更换继父的墓碑,并刻上自己的名字,从而引发了一场——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14,(12):60-60
正应吉海,男,肥东县十六届人大代表。他作为人大代表,他不是在走访选民就是在走访选民的路上,一心想选区选民之所想,急选区选民之所急,无时不刻在想办法落实走访选民时所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带领选民发展经济奔小康。应吉海作为一名偏远乡村的人大代表,他始终将经济发展做为履职的重头戏,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种养大户聊天,给他们带去惠农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提高他们的热情。应代表积极主动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9.
去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的星期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法官,还有几个俄国同行和两名美国法官一道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墓碑间漫步。和其它参观者一样,这位俄国法官来到一个墓碑前敬献花圈,寄托敬仰。与其他来这些庄严的白色墓碑间的朝拜者一样,他和他的同伴们也需要向导。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来为他们提供帮助,她带领这位法官来到一位陆军士兵的墓碑前,这位士兵在二战以及随後的生活中都给他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对大臣们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孟昶的这番话,多少体现了他的一点民本思想。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还有点忧患意识的宋太宗赵光义把蜀后主孟昶的那几句话作为治吏的警言,刻成25块“戒石铭”,分置全国各府,作为地方官吏之戒。到了明清两朝,所有州县衙门的头门内,南道之上,都将这几句警言镌刻在石碑上,以此来提醒和诫勉这里面的为官者。“戒石铭”讲的是各级官员不能忘掉自已所享有的俸禄,都是来自于老百姓的血汗这一基本事实,如欺负老百姓,天理也难容你这样的官员。俸禄来自何处呢?用孟昶…  相似文献   

11.
红树 《法律与生活》2016,(18):26-27
因标点符号占格首次起诉出版单位 2016年6月14日下午2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号法庭.郑州语文教师彭帮怀与国家教育部的两位官员坐在了一起.数月前,因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凤凰教育)出版的2015年小学语文1~6年级12本教材中的368处瑕疵和一项产品缺陷,彭帮怀将凤凰教育和教育部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决教育部就他所告相关问题的信息给予公开.  相似文献   

12.
姜颖 《法制与社会》2011,(8):11+18-11,18
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中,"明刑弼教"一直是儒家推崇的法律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明刑弼教"逐渐成了主流的刑政原则。朱熹对"明刑弼教"原则的阐释和发挥,不仅使之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多方面具有新的闪光处。  相似文献   

13.
小黄经常照料叔父的生活,叔父生前亲笔写下遗嘱,将其一份房产赠与侄儿小黄。叔父过世后,婶母一直未明确表示,故小黄无法办理相关产权过户手续,于是将其婶母告上法庭。不久前,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判决所立遗嘱部分合法有效,小黄享有该房产的一半所有权。原告小黄诉称,上高中期间经常到叔父处照顾他,2008年10月,叔父被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15日,“国贸”所属的惠康超级市场诬赖两个女青年顾客偷了东西,由两名男服务员强行推进商场的仓库解衣搜查,终无所获。顾客不堪其辱,告到法院。著名剧作家吴祖先看到新闻报道后,于6月27日发表《高档次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员工》一文,批评这家商场。“国贸”认为吴光祖侵害了其名誉权,遂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年愈古稀的吴祖光生平第一次被推上被告席。此事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1993年3月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许多委员仗义执言,为吴祖光打抱不平。历来胆小怕事的新凤霞也挺身而出,手执话筒,向江泽民总书记“告御状”;江泽民同志和委员们一起为新凤霞的讲话鼓掌,会上会后亲自派人过问……终于,1995年5月12日,拖了3年之久的“国贸”告吴祖光案以吴祖光胜诉而告一段落。胜诉之后的吴祖光是怎么说的呢?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3日,小陈接到二审法院的终审判决后,长长地松了口气。虽然这份胜诉的判决在他的意料之内,但他仍然盼之心切。为讨工资告东家小陈的这场官司,告的是东家M工程公司,为的是他那点儿辛苦钱。  相似文献   

16.
能不能用《宪法》打官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市民杨殿庆给电台“市民心”热线直播节目打电话,说他到一家大酒店吃饭被多收了钱,诉之物价所,物价所决定处罚该酒店5000元,然而一位官员出面干预了,这个处罚决定没有执行。他在电话中提到了那位官员的姓和官职,被后者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法院判赔6000元精神损失。 现在,杨殿庆的官司二审也输了。 这个“给电台打电话的官司”,使我想起前英国上诉法院院长丹宁勋爵在《法律的未来》一书介绍的一个“给报纸写信的官司”——《斯利姆诉每日电讯报案》。 “这个案子是关于在泰晤士河边的哈默史密斯修一条道路的争论问题。公民有走路的权利。地方议会贴出一张‘禁止通行’的通告。该通告是市政官斯利姆先生签署的。以后斯利姆  相似文献   

17.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1):32-33
古代封授官员官职的凭证叫"告身". 告字,上面是牛,下面是口,<说文解字>谓:"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戴家祥主编的<金文大字典>解释说:"金文‘告日'、‘告于天'、‘告于王'、‘告东宫'等,都用作下级向上级禀告义."后来,告字演变为告谕、宣示之意,也就没了下级对上级之限.而身字原为人的躯体,演变为人的功名和事业."告身"一词,望文生义即为告谕、宣布一个人的功名,也就是"授职"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6,(5):65
朱熹(1130年-12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理学集大成者。他不仅是一代大儒、理学宗师,治家同样严谨有方。《朱子家训》是他晚年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篇著名家训。全文短短三百余宇,讲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辟阐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是治家理论的总纲,后世多有所发挥与阐述。八百多年过去了,朱熹后裔繁衍生息,历经三十多代,已达数百万之众,《朱子家训》成了他们共同的人生指引。  相似文献   

19.
<正> 某大队党支部书记梁某曾批评过被告郭秋景、郭安有(均系本队社员),为此,二郭一直心怀不满,多次图谋报复梁某,给他“败败兴”、“丢丢人”。一天,郭秋景同另一社员梁太平到郭安有家玩时,郭秋景对郭安有说:“今年(?)们得想法揭露揭露梁某,把他家坟炸了吧!”郭安有、梁太平都表示赞同。三被告经密谋准备之后,在农历腊月三十日晚,趁大队放电影之机,携带炸药、雷管、导火索、铁铣等作案工具,到梁某家的坟地,由梁太平望风,二郭在梁家的坟上挖坑埋上炸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在德国住一阵子,收到邻居告你的法院通知,别将他 们归类于"对外国人不友善"。其实他们不会胳膊肘往里拐,凡 是近邻行为过分者,均会告到法院,毫不通融。 德国法院每年要审理四五十万件专告邻居的案子。有一个 叫威克的家伙闲来无事决定整理一下邻居互相看不顺眼的案 例,出了一本书叫《亲爱的芳邻,没问题吧?》,指出邻里之间的 相处之道,提醒大家切莫逾越"法律界限"而不自知。 邻人桃树结果累累,越过墙占了你家领空,仍属对方财产,不得 随意采摘。不过熟桃子若落到你家领地,邻人来捡就算小偷行为。 邻家树木过大,影响了你家的空间利用,你可修剪树枝,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