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突与融合:外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华法律文化发端于具有发展原始农业良好条件的黄河流域,在漫漫的历史行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农业文明色彩的法律文化机制。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固有的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法律心理和经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条件的作用下,由特定的法律制度与法律观念所构成的法律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相对于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古法律文化形态,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法律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法律文化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与广泛,使得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经过调适而走向消解与融合的趋势。正确把握和认识这一发展规律,对正确构建中国先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提供了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法律全球化主要是从法律的技术层面而言,指的是法律规范、法律设施和法律运行方式、方法等法律自身要素和情形的全球化;它是当下深入研究法律文化问题的重要背景和分析视角。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文化冲突在实质上体现为影响与反影响、排斥与妥协、对抗与协调、竞争与共存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法律文化不仅仅是冲突更是冲突的消解,即通过理解与重释异己法律文化,拆解对抗,使法律文化冲突归于整合,出现并立或共存;多元主体的交往、全球治理规则的开放性是法律文化冲突消解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则是最终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望近些年来的法学界 ,很容易发现大多数法学者都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大体可分作三类 :第一类是打破中国文化人传统 ,以新的行为方式走进新时代 ,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 ,用商品经济的手段经营学术的学者。他们虽说客观上为了我们社会的法制建设曾经而且仍然有积极的贡献 ,但这并不是其从事法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他们用新时代的价值观评价自己的学术活动及其成果 ,法学知识在他们那里已经转换成获取个人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手段。这些人尽管仍在学者之列 ,可学者的味道越来越少 ,学问也越来越不真实。现今学术浮躁和学术造假的始作俑者 ,大概主要应拿这些人是问。第二类是尚保持中国读书人传统 ,但对新的环境已经基本适应和接受 ,也有一定的学术积累 ,力图尽可能地走进新时代 ,介入商品经济背景下的法律建设和各种时尚活动 ,确立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同时 ,他们也并不拒绝在不失学者“贞操”的前提下 ,为个人获取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必要生计或小康积累。这些人断不应受到责难 ,但他们往往追求时髦热闹以至入世太深 ,难免受到世风的影响。其中有些人属于那种不做坏事 ,想做好事 ,累身时事的俊杰 ,但却无意中纵容了学术界的坏风气。第三类人是仍然恪守传统文化人的“贞操” ,他们虽图经世致用 ,但未流入?  相似文献   

5.
林林 《比较法研究》2011,(5):131-135
<正>比较法学者H·帕特里克·格伦通过比较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文化作为一种认识论工具是导向冲突的认识论,而不是和谐的认识论;传统这一概念是一个根植于和谐的认识论,与冲突的认识论对应。〔1〕这一发现无疑为我们对法律文化的重新认识提供了新的钥匙。马克思最深刻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矛盾冲突的普遍性和本质性。他把社会结构看作是  相似文献   

6.
BOT方式与中国法律的融合和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OT方式是由政府通过协议方式将基础设施建造、经营和管理权让渡给项目发起人,并由其设立一项目公司专门进行经营所得偿还贷款,获得收益。它是一个围绕特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回报转让的活动过程。由于BOT方式涉及到众多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法律关系,特别是与我国法律有融合有冲突,应该对BOT合同及其法律性质、项目公司的有关法律问题、BOT项目风险与政府保证、BOT方式争议解决及其法律适用等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适合于我国的调整BOT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文化研究中文化冲突的理论,对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现状作些分析和研究,以求探索一下法制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道路。一、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冲突:二元结构(一)二元结构的含义在讨论什么是法律文化的二元结构之前,首先应交待一下什么是法律文化结构。法律文化结构,是指作为一个整体性文化结构的法律文化的内部构成。我认为,法律文化是由两个大  相似文献   

8.
民间法与法律的冲突是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法社会学方法研究,对这种冲突发生的界限、实质、原因以及该冲突的功能做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特殊的社会变革过程。这种变革不仅涉及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而且渗透到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之中。作为维持社会生存,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的法律文化,其更新理所当然就成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西北政法学院青年讲师曹锡仁在198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上,宣读了《论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历史命运》一文,曹文指出:中国古老的文化结构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当他以历史沉淀的方式在中国现代化事业洪流中重新泛起的时候,便与之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案情缪富二与缪富六本为兄弟。后缪富二过继给房叔缪胜八、伯母缪阿包为儿子。延祐三年九月缪富六身故。延祐五年三月,经缪富二的房叔缪贵三做媒,缪富二收继弟妻缪阿雇为妻,并于当月十六日完婚。此事经缪阿美告发到阴州。经审理,取得各方供词后,由江浙省、福建宣慰司等层层转报  相似文献   

12.
在标准与专利融合的大潮中,标准与专利作为不同法律保护的权利客体,其在保护的权利内容、保护的方式、保护的程度上均存在本质差异,这使得两者融合后必然产生各种法律冲突,并导致现有法律制度的不适应.面对“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发展新趋势,要准确把握和有效平衡各种法律冲突,加快构建有利于促进专利与国家标准有效融合的冲突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互动关系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何处理现代法制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入手 ,着重分析了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法律文化资源选择模式的差异和联系 ,并结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制现代化道路来。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在所有各种法律冲突中占有最显要的地位。而在发展中国家,最突出的却是属于不同部落或种族、宗教和集团的个人之间的法律冲突。至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此较重要的是与外国投资有联系的国际私法问题。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司法实践,仍旧沿用前殖民主义国家如英、法、意、西、葡、美等国的冲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在法治建设中面临法律文化冲突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性法律文化和制度性法律文化的二元分化。在法治建设下对法律文化进行构建必须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法律文化的内化作用,同时加强制度化建设和观念性建设,构建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管伟 《政法论丛》2007,(4):86-90
西方现代法律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精英阶层所具有的现代性观念的变迁,是20世纪初中国传统法律走向现代化的最初动因,但社会精英阶层观念的变迁只是为中国传统法律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可变的契机,其发展的路向决定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转换的程度,而近代社会的社会历史环境并不能为传统法律现代化的转换提供良性的条件,这也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传统法律现代化的最终命运。  相似文献   

17.
朱波 《行政与法》2013,(3):28-31
法律文化是一个涉及面广泛、内涵丰富且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概念。本文尝试从中西方法律文化的比较出发,通过分析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得出结论:在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法律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法律文化因素,以避免水土不服。即只有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看待法律,才会更好地促进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也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的开端,之后陆续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形成外商投资法体系。《公司法》在1993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经过三次修订已趋于完善。二者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双轨并行,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交织缠绕在一起,在交叉的同时出现了大面积的冲突与重复,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市场交易的便利与安全,二者的融合问题已被提上议程。  相似文献   

19.
曾加  吕东锋 《河北法学》2011,29(3):161-164
区际法律冲突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发生区际法律冲突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群体的利益所致。从本质上讲,区际法律冲突是法律的利益和正义价值的冲突。中国是一个存在着区际法律冲突的典型国家。构建中国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有效途径在理论诉求上需要坚持主权完整和"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立法层面上平衡各法域的不同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司法层面上则注重司法实践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