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展常规性的海洋巡航活动,对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化解海洋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国家在不同海域享有的权益及其保护手段。我们应准确界定海洋巡航的内涵和外延,厘清国家在不同海域的巡航权能,发挥国家在不同海域巡航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深刻变动,海洋权益争端日益突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策略主要包括:确立现代海洋国土观念与安全观念;完善海洋法律体系与维权机制;推进国际海洋合作与周边海洋外交;深化台海双方海洋维权合作;强化海军建设与海洋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家对外国船舶和飞机的海洋行政执法权是国际法确认或赋予的国家在不同海域进行行政管辖的权能及其权限划分。国家在不同海域享有的权益,是其行使海洋行政执法权的基础,界定了其立法、司法、执法的权限范围。海洋行政执法权的实施具有常规性维权执法的效果。我国应根据国际法赋予沿海国海洋维权的行政执法权,全面行使立法权和司法权,常规性实施执法权。  相似文献   

4.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成立于1965年,管辖我国海洋行政管理的重点——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至鸭绿江口的黄海和渤海海域,负责国家海洋法律、法规在本海区的监督实施,完成国家下达的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保护海洋环境、预防及减少海洋灾害等任务。现已发展成为集海洋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科技调查、国防和公益服务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是省政府主管全省海洋综合管理与渔业工作的直属行政机构。主要承担如下职能:依法综合管理海洋事务,推进海域使用证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渔业行业管理,制定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  履行国家赋予的海洋和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职责,依法实施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维护海洋与渔业水域良好生态环境;  推进海洋与渔业科技进步,培植海洋和渔业新兴产业,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进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处理有关涉外事务;  开展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上生产秩序,保障用海者和渔民的合法利益,保障渔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观点     
《时事报告》2013,(9):4-4
习近平: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统筹维稳和维权两个大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维护海洋权益和提升综合国力相匹配。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进互利友好合作,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7.
《同舟共进》2013,(2):84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海洋局派出的南海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代表国家海洋局对南海三省(区)(广东、广西和海南)地方政府的海洋管理工作和海洋事务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主要承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域海岛使用和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行政执法、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科技和公益服务,以及负责中国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保障海警机构履行职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第二条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部队即海警机构,统一履行海上维权执法职责。海警机构包括中国海窨局及其海区分局和直属局、省级海警局、市级海警局、海警工作站。第三条海警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下简称我国管辖海域)及其上空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活动,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9.
孙志辉 《政协天地》2009,(12):20-21
一 海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海上各种活动及其各个方面。经过60年的建设,如今海洋管理工作已逐步形成包括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防安全、海域使用和海岛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研调查,以及拟订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管理海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服务等多项内容的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南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作为全国一个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省份,公民的海洋意识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海南省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海洋意识——五大构成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海洋相互关系的认识的总和。它主要由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五个方面构成。1.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也是国家领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中国南海的海洋维权形势十分严峻,岛屿被占领、资源被掠夺、权益被侵犯。尤其是今年以来,域外国家和越南、菲律宾等海上邻国串通一气,以虎豹合围与狼群战术叠加的形式夹攻中国,孤立中国,排挤中国。面对挑衅,中国使出一系列连环招数,努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9号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六年六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进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海洋功能区划的  相似文献   

14.
李倩  邹立刚 《新东方》2013,(3):59-62
中国海事的海上行政管辖权是国家管辖权在海上的延伸,是作为国家管辖权的组成部分实施于海上的常规手段。相关国际条约对不同海域的国家海上管辖权进行了分配,我国国内法据此也有相应的规定。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诸多海洋问题,应通过与相关国际公约的紧密衔接,在国内法中进一步明确中国海事的海上行政执法权的权限范围和程序,以准确行使我国的权利和履行义务,切实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5.
海洋意识与海防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人均海洋面积不多,与周边国家在海域划界上也存在诸多争议。对此,必须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防建设,坚决维护海洋权益,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9)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面临诸多海洋划界纠纷,其中我国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分析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争端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其相关法理问题,有利于我国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制定并运用多种斗争措施,维护我国合法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的“地中海”不止有南欧-西亚-北非所环绕的地中海,还有“东亚地中海”和“美洲地中海”等。“东亚地中海”又可分为“东南亚地中海”和“东北亚地中海”,其中心海域即国际上通称的“中国海”包括“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尽管近代以来“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已不再全部由中国行使主权和管辖,但近代之前则基本上全部是中国“华夷秩序”和“朝贡体制”下的“中国文化圈”内海域;在“环中国海”区域的沿海、岛屿和海域水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其主体是中国海洋文化遗产。如何认识这些遗产的价值和实施国家保护与国际合作保护,既服务于国家海洋权益和文化遗产安全,又服务于国际友好,是值得重视的学术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重陆轻海"的思想致使近代在海洋权益争夺和保护上突显弱势,而海洋利益如今正成为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部分,加强海权战略部署是海洋利益的重要战略保障,本文着重对中国海权战略部署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主权维权在策略上,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对岛屿归属、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划界争端等方面采取坚决而灵活的斗争形式。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国内陆海统筹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确立,要求中国海洋主权维权策略与之适应,即从守成宣言式维权、应急反击式维权转向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这里所指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国家基于宪法义务,为维护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海完整而自主进行的包括国家战略调整和相关体制机制的调整和改革;第二,遵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关系规范,主动推进国际合作,积极提出化解纠纷的主张和主动参与有关条约的制定及签约,不扩大、不激化矛盾;第三,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争取做到战略清晰,策略对应适宜,行为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共有的家。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3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古往今来,海洋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良好的生存保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 面对资源,环境压力日增的今天,浩瀚的大海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重返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标志的“蓝色革命”在全球兴起。肩负着管好用好海洋,造福子孙后代的神圣使命,国家海洋局于1964年7月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海洋管理机构,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9月初,本刊记者兵分四路,分赴南海、东海、北海及环渤海海域,就海洋维权、海域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