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怀仁堂东厅,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了为这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授衔、授勋仪式.当毛泽东走到一个小个子的将军面前时,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肩膀,习惯地打趣道:"你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向毛泽东敬礼的将军答道:"我是刘志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0年之后,这位被"抢出来的刘跛子"竟在一夜间成了"叛徒".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站在时代巅峰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个性突出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因为一块肉就绝交——"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1913年到1918年五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对他的同学周士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3.
《湘潮》1991,(3)
“法律是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毛岸英住在东柏坡,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毛岸英竟赤着一双脚丫子,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里。毛泽东见他光着一双脚丫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呢?”毛岸英对他说:“我没有鞋。”  相似文献   

4.
《湘潮》1991,(4)
毛泽东亲设便宴为他的警卫班长饯行延安时期,我们警卫班的老班长张瑞岐就担任了毛泽东的警卫员。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他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48年3月下旬,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时,中央机关作了决定,陕北的同志如果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可以留下来不走。张瑞岐是陕北清涧县人,快30岁的人了,还没有结婚成家。为此,毛泽东也替张瑞岐着急。在我们就要离开陕北的时候,在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专门找张瑞岐谈了一次话。张瑞岐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以后,毛泽东对他说:“张瑞岐同志,我现在就要离开陕北了,你跟我有好多年了,你可以留在家乡不走。回到家里,你的婚姻问题也就能解决了,要不然,越走离你的家乡越远了。”而张瑞岐却不是这样想。他觉得,他是受陕北人民的重托来保卫毛泽东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怎么能早早地离开毛泽东留下来呢?所以,他坚决地向毛泽东说:“主席,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要把你送到  相似文献   

5.
<正>谈起毛泽东对计划生育的态度,许多人认为他没有计划生育意识,甚至把今天人口过多的问题,归咎于毛泽东,认为是他主张"人多力量大",不实行计划生育,不控制人口的结果。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偏颇的,有失公允。在今天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又面临调整时,正确认识毛泽东的计划生育实践,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谷城,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名誉主席,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是毛泽东的故旧.与毛泽东的交往和情谊,对周谷城的经历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1921年以后,周谷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与毛泽东同事,经常见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大礼堂向工人、农民作报告,动员他们参加革命.有一次,毛泽东赤足穿草鞋,裤脚卷在膝盖以上,在讲台上运用手势,并以生动的比喻,向工人、农民讲阶级斗争的道理.“阶级斗争是没有妥协、没有中立的余地的.比如,一条大河,你在里面游泳,老不靠岸,既不爬上那一边,也不爬上这一边,终究是要被水淹死的……”毛泽东的这段话一直印在周谷城的脑子里,对他后来参加农民运动,有很大影响.毛泽东在广州负责宣传工作,兼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周谷城曾到广州参观访问广东的新形势.毛泽东听说周谷城到了广州,曾两次到旅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没有直接的全球化词语,但他对全球化有整体性的思考和认识,其相关思想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部革命与建设.从总体上,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本质的认识体现在他的帝国主义理论中;倡导和推进民族国家的绝对主权,是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行抵抗与挑战主要方式,也是他所追求的全球新秩序的中心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仓 《党的文献》2013,(1):62-68
在陈云看来,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旗帜,是党、军队和人民的领袖,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选择的结果.因此,“文革”结束以后,陈云强调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他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提出了关键建议,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之所以能够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于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优,深受毛泽东器重。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为此,他曾同毛泽东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毛泽东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用.然而,这一时期的到来却与共和国的发展一道,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近几年来,有的人认为在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关系中,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实行的是一套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有人提出毛泽东是主张各国之间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交往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考察毛泽东几十年的思想和实践轨迹,在思想上他并非想闭关锁国,但在实践中他遇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说新中国曾一度被封闭,那并非是毛泽东所希望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有必要对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阅文读书不断毛泽东希望通过"文革"的大乱进而大治,发动之初并没有想到时间会拖得那么长。1967年他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说,"文化大革命"不能再搞了,明年春天一定要结束,然后召开九大。但事与愿违,1969年4月九大过后,运动愈演愈烈,局势的发展他已难以驾驭。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那几天毛泽东一直睡不好,也很少说话。1971年冬天以后,大叶性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2月,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的主持下,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形成的《决议》,成为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而永载史册。周恩来虽然没有参加古田会议,但对《决议》的形成、会议的成功召开及会后的贯彻都倾注大量的心血,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古田会议是难以开好的。本文从古田会议前后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这一角度,作些探讨。 一、实事求是地纠正中央“二月指示信”中要求红四军实行分散的意见,同意毛泽东留在红四军,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领导保证 周恩来在领导南昌起义之后,开始成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尤其是党的六大以后,他实际上是中央日常工作和军事工作的主持者。  相似文献   

13.
(97)最重要的是工作1935年5月初的一个夜晚,红军和党中央机关到了金沙江边。江边是光秃秃的石山,没有房屋,只有四五个不象样的洞子。洞里潮湿得很,没有木板,周围追稻草也找不到,陈昌车只好在湿地上铺块油市,放上毯子,算是给毛泽东搭好了铺。他想到毛泽东累了一夜,回来一口水喝不上怎么行呢?于是,没把办公用具摆开就找地方烧水去了。天亮以后,毛泽东回来了,派人去找陈昌奉。陈昌奉一进洞口,见毛泽东站在洞子里沉思,便指着地上的铺对毛泽东说:“这地方连木板也没有,铺也只好搭在地上了。您先休息一会儿,水马上就开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关系,可以用周恩来对毛泽东“忠心耿耿”4字来概括。正如索尔兹伯里指出那样:“直到1976年生命终结之时,他都未对毛的领导提出任何异议。”“从遵义会议以后,不论他担任何种职务,实际上他都充当了毛泽东的参谋长。周毛的这种关系,也是中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 和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士一样,周恩来对毛泽东怀着真诚的崇敬,他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一生读过数万册的书刊。毛泽东逝世以后,我们将他生前读过的书和他老人家住地的存书进行了登记和统计,合计书刊有近10万册。这还没有把在革命战争年代遗失了的藏书计算在内。纵观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我们有以下两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再没有踏上过山西的土地.但毛泽东曾在1953年,安排他的山西籍卫士李家骥,利用回家探亲之机在山西盂县搞调查.毛泽东还亲自为李家骥的调查报告拟定标题、修改、批阅,并要求警卫班传阅学习.<山西盂县情况调查>的报告,对当年我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和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两大决策的实施曾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毛泽东坐飞机一波三折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共和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民航也从无到有.按理,作为共和国领袖的毛泽东也应有专机了,可事实却不是如此.毛泽东对空军的厚爱众人皆知,可他不仅没有专机,每每外出要求空军给派飞机时,都遭拒绝.堂堂的党、国家和军委主席,连坐飞机的权利都享受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曾有一条禁止他坐飞机的不成文规定.因此毛泽东几次向刘亚楼提出要坐飞机,刘亚楼都以"空军没啥好飞机,飞行员水平也不高"为由,委婉地加以回绝.面对集体的决定、战友们的关心,好长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只好"忍气吞声",个人服从组织嘛.每次离京出巡,他只能将就着坐专列.  相似文献   

18.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4,(12):22-27
毛泽东原本是个温情革命者,五四运动前后,他奔走呼号,所作所为无非是“忠告运动”“呼声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中共建党初期,实行国共合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上.也没有想到枪杆子的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历史曾作过简要明确的概括,他指出:“陈独秀、王明、张国焘等人都是搞家长制的。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可惜,这些好的传统没有坚持下来,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这一概括和评价是非常中肯和符合我党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20.
向明的"万言书",令毛泽东非常震惊 向明这个名字,或许现在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但历史没有忘记他.建国初期,他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二书记,主管政法纪检工作.尽管后来作为饶漱石的"心腹"而受"高饶事件"错误株连,但他在建国初期工作中还是很有成绩的,他也因喜欢理论思考而受到毛泽东的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