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灌输在当今中国道德教育中几乎成为众矢之的,不少人利用西方的"反灌输论"来批判我国的道德灌输。而认知心理学恰恰为重申道德灌输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角度看,道德灌输是道德认知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与动力,同时儿童认知阶段的发展也决定了道德灌输的必要性;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知识类型的递进关系以及记忆的结构都说明了道德灌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知行合一“——德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是道德建设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这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道德建设中,如何促进知行合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面临教育客体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呈现"两张皮"的现状。因此,必须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自我管理潜能,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加强宿舍基层建设、发挥学生社团作用,重视道德践履,从而切实把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高校收费是合理合法的行为.解决高校收费难的问题,应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去探索,谋求建立政府、社会和学校多维救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的文化世界里,人们信奉不同的道德传统和道德学说,生活在不同的宗教、意识形态和道德共同体中,导致了道德价值的多样化,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信奉一个共同的道德、共同的生命伦理观念,而否定或者忽视这种多样性是欠妥的和盲目的。另外,被广泛认同的全球生命伦理学的自主、有利、不伤害、公正四原则本身也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受到一些质疑。一些被普遍接受的伦理原则有时却会导致矛盾的、无法接受的道德结论,那么,建立某种普遍化的原则是否可行,这些都是发展全球生命伦理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期刊编辑职业道德认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编辑职业道德是编辑工作者在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业自律和道德规定。它是职业道德要求与编辑职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符合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又具有编辑职业的特征。它也是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生活、工作准则以及行为规范。期刊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认知特征有:真诚守信、公平公道、爱岗敬业、进取创新、甘于奉献、尊从宽容、严谨为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股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基于道德认知维度,深入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立足于网络时代背景,为改进现有的德育教学,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达到高层次的道德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道德需要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是实施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本文从道德需要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具有多元性、矛盾性的特点,阐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强调学生的道德认知,忽视道德需要;片面强调道德的非功利性,否定道德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途径认知及其网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对网络途径的认知可从他们对网络的态度、对网络影响的认知、网络规范的认知和网络信度的认知四方面分析,青少年的需要、价值观及生活阅历等决定他们对网络社会化途径的认知和选择,从而导致青少年产生特定网络行为,表现为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时间与地点、迷恋程度以及对不良信息的阅读。要将网络的消极作用抑制在更小的范围,最佳方法就是教育:对青少年来讲,要加强“善待网络”的教育;对家长来讲,应系统的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对学校来讲,应该加强网络人文教育,培养“善待网络”的一代。此外,还要从整体上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重视媒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全世界的道德教育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拙文仅就此理论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应用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培养道德判断能力;丰富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优良道德气氛。  相似文献   

11.
道德原则能否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能否对其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讲,道德主体乃是自身的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2.
在正式法源与非正式法源传统二分的法治话语下,一些重要的社会道德被学者当成正式法源,理由是其已融入法律体系且作用方式类似于法律原则。此类道德原则对司法而言固然重要,但这种做法混淆了法律原则与道德原则、模糊裁判根据与裁判理由的界限、侵损依法裁判的司法立场,正式法源论的立场难以站得住脚。鉴于传统法源二分法存在的弊病,效力法源和认知法源的新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能澄清混乱和划定法源边界。与法体系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社会道德归属于认知法源,它们主要扮演裁判理由的角色,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效力法源或与效力法源一起发挥作用。在正式法源阙如时,可优先考虑转化作为认知法源的社会道德,紧接其后再考虑将其他与司法和法体系关联紧密的道德转化为法源论据。社会一般道德虽不必然具有效力法源身份,但不妨碍通过司法转介技术重新发掘其法源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社会道德调控是社会依据其确定的道德准则体系或道德规范体系及作为凝结这一体系的道德建设目标,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进行引导、约束的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使社会的广大成员接受和践行社会确定的道德规范体系,改善社会的道德状况,从而实现社会的道德建设目标,为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教体和受体的接受要求基本吻合的情况是理想的情况,但事实上,教、受两者的接受往往是有差距的,甚至是有矛盾的,由此出现了诸如接受主体认知障碍、教育者引发的障碍、接受环境影响因素形成的障碍。通过重视接受主体的多样化需要,提升教育者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道德教育中出现的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现象并不鲜见,“知”与“行”之间出现明显落差。审视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在其过程中的确存在对道德本质的认识误区,对道德教育的实效产生了一些不科影响。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导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际相脱节;道德教育诉诸于外在的道德强制,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表里不一;对道德行为的反馈过于依赖奖励,导致学生的道德动机错位;道德榜样的评比趋于功利化,导致道德虚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当被保险人积极主动诱发保险事故时,识别其是否存在故意,以及形成故意的意思能力,直接决定着道德危险除外责任条款能否适用。借鉴美国保险司法实务经验,如果被保险人因精神疾病、智力缺陷、或其他非自愿引起的精神或智力损害而导致其基本丧失理解行为本质与后果、或对行为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或被保险人基本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则应认为被保险人主观上不存在故意,保险人不得援引道德危险条款。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与后现代伦理精神日趋一致,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诸多失范现象,正是后现代恶果的生发所致。现代道德精神:理性、中心性、自主性等在网络德育中的缺位,则是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所在。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主张现代德育在网络空间的完全建立是不合理的,而放任后现代德育在网络空间的生长也是不理性的。网络德育的建构面临着一个后现代之后转向的图景,即:接受多样性与差异性,建立共通性;强调对话,采取非权威的民主取向;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融合;重建生活与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道德作用的怀疑,当代有一些女性主义者开始思考道德事实的存在问题,并将目光投向了错论(error theory)这一立场.她们在深入分析后发现,接受错论关于道德事实不存在的预设似乎更有利于女性主义的发展.韦斯特(Caroline West)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认为道德对于女性主义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该选择实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落实贯彻“十六大”的这一精神,就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一、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他律和自律是道德的两个阶段或两种形式。他律道德是靠外部力量使党员干部接受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依靠社会舆论和社会奖惩等来促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言行上的循规蹈矩。他律是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但他律道德缺乏内在的价值根据和道德主…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新时期中学生的诚信现状及其成因,从而为社会、学校和家长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