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经     
站在青春热血的青年人角度眺望,人生宛若一个无穷无尽的遥远的未来;站在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角度回眸,人生就像一段非常短暂的逝去的往事…… 问题在于,走过了一截青春的人们不能沉醉于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短暂辉煌;问题在于,度过了一程人生的人们不宜老捧着自己过去曾经拥有的眩目荣誉……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方面这是为孩子的未来生存着想,另一方面也有替自己挣面子的念想参杂其中。如何让孩子拥有成功人生?很多人的想法几乎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极尽所能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但由于当下我们社会的教育资源在不少地方存在严重不均衡性,情急和焦虑之下,  相似文献   

3.
理解青春     
青春是什么?诗人说,青春是一首诗,一首热情洋溢的诗;画家说,青春是一幅画,一幅山清水秀的画;歌唱家说,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激情澎湃的歌。大文豪高尔基说: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的一生如同大自然中的一年,从春到冬,从幼到老。而青春期就是这…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的话:成功与成功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是什么?什么是成功?成功意味着什么?这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多成功学家都对成功的概念有过界定,但却似乎都很含糊。我更倾向于以下有关成功的论述:——成功的内涵是普遍而永恒的。成功并不是表面的现象,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它显露于外的只是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应该是内在心理和外在形式上的统一。——成功不只是幸运的问题,就像“赢”不是简单的第一,或者幸福不仅仅意味着拥有大量的金钱一样。金钱只是成功的外貌或衡量成功的尺度,而不是内核和根本。在拥有金钱的成功之余,我们也要拥有心灵的宁静。——成功是…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2,(10):79-79
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常会在心里自问:我是应该全力以赴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要从事的工作,还是找一个十拿九稳的工作?说到底,他们是在暗自掂量:我能找到自己最想要从事的工作吗?答案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就像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公里远的地方。我们应该直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再绕回来还不迟。这就是“择业停车位理论”。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事情。人生中要做的选择很多,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如果我们这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我们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如果我们因为恐惧,而不去追求我们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等到老了,我们又怎能不后悔?通向有意义、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算梦想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是我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我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迷宫中的星空。我们人生就像一座迷宫,充满着很多不确定,也充满着很多迷惘、困惑,彷徨,有着很多曲折、磨难、不顺、挫折痛苦和忧伤。没有人告诉你出路在哪里?我们今天社会快速转型,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全球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化以及经济市场运行的非规范化,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感,同时,近年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各种形形色色的道德缺失事件,从三聚氰氨到毒胶囊,层出不穷,更使人们感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荒原和黑洞,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危机,使人们感到茫然。而价值观正是这人生迷宫中的星空。  相似文献   

7.
漳州巡警告诉我们什么(一)群众最重本刊记者王玉田如今,漳州巡警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普遍信赖与爱戴,也获得了一系列辉煌炫目的殊荣,真可谓是蜚声入闽,佳誉远播。他们有什么奇招异法或“秘密武器”吗?没有,如果说有,那就是为民服务和快速反应。“人民的困难,就是我...  相似文献   

8.
《创造》2007,(10):84-85
儿时的我们,梦想成功时能拥有一部豪华轿车。它不仅能代表我们成功的标志,同样也能让我们驾御激情。今天,当我们正在走向成功、富有激情人生的时候,陪伴你的它是否也能见证你的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9.
人生态度可以有很多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最近读到台湾吴玲瑶的一篇文章,说到了生命的色彩。文章中说,生命如一盒巧克力糖,每块糖里包着什么,在没吃之前都不知道;生命如一面镜子,对着它皱眉,它回我们以皱眉,对着它微笑,它回我们以微笑;生命犹如单行道,没有回头的机会;生命如铜钱,每个人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但一个铜板只能用一次;生命象画布,全靠自己泼墨涂洒;生命象拼图,别把其中小块块掉了,或是大块块的地方弄乱了;生命如花篮,需要花装扮……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人生的内容是什么?概括起来说,就是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走过童年时莺歌燕语的时光,我们就走进了多愁善感、充满压力与理想的青春时期。青春少年,正象冉冉升起的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于人只有一次。青春是美好的,但同时也伴有苦涩。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孩子中心”似乎正成为存在于大部分家庭的一种社会事实。但是,“孩子中心”未必就能培养出于社会有用、于孩子愉悦的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人”——这已从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地患有不同程度的“青春期综合症”中可略见一斑。为何如此?从儿童过渡到青年的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第二次危机”。…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收获的究竟应该是什么?也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但对于蒋金楚老人来说,那就是助人为乐的幸福。那就是心无挂碍的豁达。拥有这样的人生追求,源于他那金色夕阳般高尚可贵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昂扬的青春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是青春的旋律;有一段人生最为美丽,那是青春的旅途;有一道风景最为永恒,那是青春的脚步。  相似文献   

13.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早在春秋时期,屈子便有“青春受谢,白日招只”的诗句,这里的“青春”,描绘出春天万物盎然之意与生机之态,而人之少年、青年,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更似春意盎然与生机勃勃的青春。于是,青春自然地衍化为青年的代称。青春是一个人生的驿站,成了人之一生最值得回味与骄傲的阶段的代名词,成了“未能完全成立而渐于完全成立”之过渡。具有无穷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青春,是“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是一个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的黄金阶段。有人曾深情地说:“青春的目光能看到…  相似文献   

14.
吴怡伶 《台声》2023,(19):111-112
<正>什么是爱呢?爱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东西,它不论穷与富都可拥有;它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份都真诚可贵;它温暖人心,给予人们勇往直前的力量。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呢?小时的我爱蝴蝶,爱它那鲜艳夺目的翅膀;爱它那曼妙的舞姿;爱它与鲜花相伴,却又不黯然失色。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朋友送了我一只蝴蝶,我开心极了,  相似文献   

15.
实者,不虚假也。何谓不虚假?看图识字,“头”上顶一“宀”——“宝盖”即是不虚假——“实”也。这“宀”像什么?像一把无柄的伞。撑起伞,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现场去,你的头脑里就会得到许多真实的材料,说话办事写文章,就会实起来。这“宀”还像什么?像孙悟空头上戴的那顶紧箍小帽.倘若你戴上这种帽子.头脑里明知那是假的.偏要说成真的,明知那是应的,偏要写作实的。这时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便成了一种程序、一种形式,你说的、写的、做的,一切便都得看“师父”的眼色行事。这“宀”又像什么?像古代人使用过…  相似文献   

16.
《今日广西》2007,(8):10-12
青春是什么?有人说,青春是人生旅途上一所风光旖旎的驿站;有人说,青春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蕴藏着无限生机。青春说,面对生命的呼唤,我选择义无反顾地迎上前去;面对命运给予的苦难,我与坚强作伴,追寻东方的曙光;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面对迷雾般的爱情、面对压力、挑战,我擦亮眼睛,坚持到底,全力以赴;面对多彩的世界的呼唤,我选择忠于自己的梦想,忠于社会的需要……是的,青春无畏,青春总是时代交响曲里的强音。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期“特别策划”为您捕捉青春的闪光足迹。这里有青春的迷人姿态,有青春的感悟与智慧,还有青春的激情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王希泉 《人民公安》2011,(20):58-58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这是一首歌的歌词,还是上小学学的.至少有30多年了。说的是红军在井冈山的事。学唱歌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南瓜,后来才知道,那是南方的说法,这东西我们这里有的是,叫倭瓜。也叫老倭瓜.为什么写成蔑称日本人的倭?也许是从日本那地方来的外来品种?  相似文献   

18.
幸福始终是人们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随着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的热播,又掀起了关于这一话题讨论的热潮。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如何去体味、珍惜和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但我们旬以从老大关于幸福的故事中去领会心中的幸福,从而,一起分享人生幸福、理解人生幸福、珍惜拥有的人生幸福。让幸福的面纱不再神秘,让真正的幸福降临我们身边,恩泽我们人类。以此为话题,本刊特别作了这期关于“幸福的理论与实践”的策划。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作者通过参透瑜伽“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并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本书令我们不断自问: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对物品断舍离了,那对自己的过去,是否也勇敢地断舍离了?那些令你心酸纠结不已的回忆,你认真思考过吗?若已从中得到教训,何必再耿耿于怀,不肯放手……  相似文献   

20.
吴建平 《中国保安》2012,(23):76-76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太阳。读书是一种精神的探险、灵魂的撞击。人生就像一本书,有时欢乐,有时悲伤,拥有好的书就如同拥有人生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