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8-89星巴克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海盗大多是头扎红色三角巾、戴着黑色独眼罩,站在飘着骷髅旗的帆船上,腰别尖刃、手持火枪,并且身上不乏好莱坞大片《加勒比海盗》所描绘的传奇色彩。其实,上述印象只是反映了传统和古老的海盗的一个侧面。而对于现代海盗来说,情况早已大相径庭,除了骷髅旗偶尔  相似文献   

2.
天罗"海"网     
阿碧 《检察风云》2006,(7):32-34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海盗大多是头扎红色三角巾、戴着黑色独眼罩,站在飘着骷髅旗的帆船上,腰别尖刃、手持火枪,并且身上不乏好莱坞大片<加勒比海盗>所描绘的传奇色彩.其实,上述印象只是反映了传统和古老的海盗的一个侧面.而对于现代海盗来说,情况早已大相径庭,除了骷髅旗偶尔还在继续飘扬以外,现代海盗由内到外都发生了改变,需要人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  相似文献   

3.
王勇 《政治与法律》2012,(8):94-101
海盗问题一直是困扰航海安全和危害国际贸易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全球海盗犯罪愈演愈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犯罪的管辖权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而放纵了海盗,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性。这一状况的产生是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时间较早,以及过多承袭了1958年《公海公约》的规定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赋予他国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打击海盗的管辖权,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宗旨,符合对海盗行使现代普遍管辖权,符合专属经济区的特殊法律地位和打击全球海盗犯罪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几个决议也为此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在赋予他国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打击海盗管辖权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赋予他国在沿海国打击海盗的管辖权与尊重沿海国的国家主权等几个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联邦德国联邦议院1990年3月7日通过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对海盗产品的法律》,简称《反对海盗产品法》,该法于1990年7月1日生效。联邦德国《法律政策杂志》1990年第4期刊登了介绍该法的文章,现编译如下: 有计划、有目的,为数众多的侵犯知识产权保护权的行为,即通常称作“海盗产品”的行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呈增长趋势。为了迅速  相似文献   

5.
当前,海盗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影响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完善和运用国际法是综合治理海盗问题的重要武器之一.文章从分析当前海盗在主体、对象、主观目的以及客观表现方面的特点出发,针对国际社会治理海盗问题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国际社会治理海盗问题的法律对策,建议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对海盗的界定、对海盗的制裁等问题,并对惩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曲波  刘芳 《河北法学》2011,29(5):2-9
海军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行为的定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短时间内,修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的定义并不现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又具有临时性,通过双边或区域协议的方式对海盗的认定达成共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由某一主权国家审判索马里海盗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国际社会可采取特设法庭的方式来审判索马里海盗。我国应制定惩治海盗的国内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打击海盗行为,16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逐渐形成了关于海盗罪的国际习惯法体系。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开始致力于将海盗习惯法的法典化,《尼翁协定》及《尼翁补充协定》是前期的主要成果。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制定了《日内瓦公海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及执法权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海盗罪是国际刑法上的一个传统罪名,自我国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以来。对于海盗罪,我国刑法总则只有适用程序方面的规定,刑法分则也未设立海盗罪。本文就谈谈当前我国刑法对海盗行为的惩治。  相似文献   

9.
王微 《法制与社会》2010,(17):85-85
索马里海盗因其对国际物流体系的咽喉——亚丁湾造成的滋扰而备受关注。目前,响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保护国际航运安全、打击海盗行为,多国的军舰已在亚丁湾海域护航,取得丰硕成果也引发众多争议。本文分析了各国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权责依据,辨析对海盗的审判权界,以期为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提供国际法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曲波 《法制与经济》2009,(4):18-18,21
海盗罪是国际刑法上的一个传统罪名,自我国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以来。对于海盗罪,我国刑法总则只有适用程序方面的规定,刑法分则也未设立海盗罪。本文就谈谈当前我国刑法对海盗行为的惩治。  相似文献   

11.
海盗罪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行为,一直是国际法关注的问题之一。从联合国《公海公约》到《海洋法公约》再到1996年海事组织大会的决议,给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海盗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文主要从海盗罪的现状、立法司法及遇到的困难出发,以期为防治海盗行为提供国际法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视角下的索马里海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海盗出现以来,规制海盗问题的国际法经历了从国际习惯法到国际协定法的演进。针对近年来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同意为一些国家出师亚丁湾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安理会此次针对索马里海盗的授权只是一个特例,并不视为订立国际习惯法。打击索马里海盗授权对国际法,特别是对国际海洋法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要修改海洋法的相关规定绝非易事。就目前而言,整合各国海军力量,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具体行动合作打击海盗是最有可能迅速见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分析海盗的法律概念、由来及特点,介绍全球联手打击海盗的措施与效果,详细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海盗和海上犯罪行为专门制定的《海上刑事法案准则》(草案)。  相似文献   

14.
赵秉志  赫兴旺 《中外法学》1993,(6):39-43,46
<正> 一、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犯罪的历史与现状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犯罪,几乎与航海的历史同源并同步发展。最初只是海盗,到现代又出现了攻击船体和船上人员、破坏导航设备等危害航海安全的恐怖主义行为。初期的海盗,多是出没于各种海域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者。他们开拓了一条条新的航线,曾对人类走向海洋文明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到15、16世纪,海盗行为成为荷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海上殖民大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手段之一。当时刚刚开发的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是海盗们经  相似文献   

15.
魏华 《法制与社会》2010,(36):266-266
现代型海盗犯罪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威胁,本文从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盗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角度出发,对国际法应当扩大或缩小海盗罪构成要件内涵的各学术观点做出回应;结合今日热点问题——索马里海盗事件,重申各国打击海盗罪之义务,并分析我国派舰艇赴亚丁湾护航的合法性依据及其积极意义;基于我国迫切需要设立海盗罪以保护海洋运输安全。文中详述我国刑法应如何增设海盗罪,以期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上映.由巩俐饰演的女主人公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伤后卧床,当村长将赔偿金扔在地上时,秋菊觉得有些受辱.为争一口气,她走上了告状之路.2016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范冰冰饰演的女主人公李雪莲,为了纠正丈夫侮辱自己的一句话,与上下各级部门斗智斗勇,打了十年交道.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内瓦公海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海盗行为是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所有国家应尽最大的可能和努力进行合作,以制止在公海上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的海盗行为。这些条约赋予了国家法定的权利限制海盗行为,但在广袤无边的公海域上,没有国家能真正花费如此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巡视与监督,今日的海盗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海盗形式,变得异常猖獗和残酷。  相似文献   

18.
朱利江 《法律科学》2010,28(3):155-159
肆虐的索马里海盗和武装劫船行为已经对当代国际法多个分支产生了挑战和冲击,带来了若干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在预防、制止和惩治方面完善对付海盗和武装劫船行为的国际法体系,包括推动武装劫船行为概念的普遍化、更多依赖1988年《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及其2005年议定书、澄清适用于武力打击海盗和武装劫船行为的国际人权和人道法的类型和内容、以及探索对海盗行为进行公正有效制裁的刑事审判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09,(18):35-37
取材自蒲松龄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的电影《画皮》,自2008年9月26日上映后,仅19天便冲过2亿元大关,成为中国内地有票房统计以来,第六部突破2亿元票房的国产大片,也成为有史以来国庆档上映的最高票房的影片。  相似文献   

20.
《北方法学》2020,(4):111-121
目前海盗依然猖獗,建立国际性法院审判海盗行为,可有效打击海盗犯罪,有利于维护国际海运的安全和秩序,彰显国际法治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犯罪由国际性法院或法庭来起诉和审理是基本公理,更何况海盗犯罪是公认的属于普遍管辖的犯罪。近十年以来对索马里海盗的审判实践及暴露出的问题更加深了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海盗罪的非政治特征及其辐射功能等都使得建立海盗罪国际刑事法院具有可行性。海盗罪国际刑事法院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为基础,统辖国际公共海域的海盗犯罪,彻底终结海盗定义的争议。该法院的法律适用将以国际条约为基础,结合国内法意义上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司法判例。鉴于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在海盗管辖权的行使方面,应在符合缔约国的基本条件下吸纳多种因素提交情势,并突出检察官提交情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