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野草》是他生命中特殊时期的产物,是他孤独心灵的哲学体验,表现为生命与死亡、希望与绝望的强烈冲突.在这一系列冲突中,鲁迅陷入无尽的黑暗、悲凉、孤独中,但在达到绝望的极致后生命中又毅然进发出一种奋战不屈的抗争精神,最终达到对孤独的超越,对生命与希望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宾恩海 《思想战线》2006,32(5):107-113
将“现代主义因素”确立为《野草》的一个重要特质来加以分析,正是谋求对《野草》中大量苦闷彷徨空虚绝望的“情感压抑”的深化理解。《野草》所指涉的众多精神命题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空幻、绝望、死亡、荒诞等基本主题有很大同构性,其艺术形式上的象征意味、非实指性、哲学品格的追求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外部特征也惊人地相似。《野草》在表现现代人的危机意识、探索人的心理深度方面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了艺术表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死亡意识与艺术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皆源于死亡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均须置于死亡的天平上加以衡量,人生因有了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而呈现出高下。死亡意识中对永恒与绝对的追问,直指生命与世界的真义与本原。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得生命的真实性得以呈现。创造活动基源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和核心即死亡意识。创造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艺术从生存的本真境况出发,将隐藏的生命本质昭示出来,将人的超验的价值内涵昭示出来,让我们在寻求永久依托的过程中,竭力接近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学的文学 ,从生与死的辩证联系中审视人生 ,死亡意识便成了文学创作徘徊不去的结。死亡情结、死亡意象、死亡悲剧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令人玩味的现象。通过它们 ,作者超越了死亡 ,实现了对生的反观、寻味及对生的珍视与满足  相似文献   

5.
温越 《新东方》2002,11(5):58-61
郁达夫作为新文学运动主要作家之一,其小说独特的死亡意识流露出作家思想与性格的矛盾性,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意识与反抗意识这一历史性困惑。表明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本质上体现出对人的关心和生命意义上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死亡意识是海子诗歌的一个主旋律和主线索。理解其诗歌的死亡意识对于深层挖掘其诗歌内涵、感悟和理解其创作与生命历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为诗歌解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诗人的强烈情感往往使诗人形成偏离日常思维的概念化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音韵、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各个层面。而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更为海子诗歌死亡意境建构起到审美化、陌生化、整体化等作用。通过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子将死亡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结果,他怀着较高的追求和期待,却苦于现实中的不被认可等因素,使他向往死亡的同时亦夹杂着不安与焦虑。  相似文献   

7.
赖和:鲁迅的精神镜像——《过客》、《前进》及其周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进>是台湾新文学初创期卓然鹤立于台湾文坛的优秀之作,它深受鲁迅<野草>的影响,是赖和在台湾文化协会分裂之后苦闷与彷徨的产物.<前进>中氤氲着的与鲁迅<影的告别>、<过客>等散文诗篇极为相似的情绪与气氛,正表明赖和与鲁迅的思想交集.  相似文献   

8.
谢稚 《理论月刊》2007,1(1):122-124
本文通过对《伤逝》的分析,指出“五四”落潮后鲁迅小说创作中强烈的文化生命意识。对鲁迅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影的告别》在主体领域,排演了一次对主体的突围活动,用影的选择宣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失败,塑造了一个彷徨于无地的他者形象,是鲁迅对主体身份和出路的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思考。全篇的意义:只有从《影的告别》中的"影"的形象——告别自我的他者形象——出发,才能将《野草》各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解读,从而真正理解《野草》主体形象的后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死亡沉思今日依旧在召唤有心人去倾听死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此在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死亡是此在的终点,它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亲自、不可超越、不可确定、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伴随着人的出生就已存在,只要此在"活着",他就不得不承担着死亡。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作为存在个体的自我应当能在良心的呼唤之下,为自己的生存做以深刻地思考,走向生活世界,获得自由之新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是一种相对的文明,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政治,政治文明作为一种存在形态有其局限性,问题意识是推进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理性思维.从政治意识文明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过去较为少有,希望拙作能有助于人们能从政治意识文明中的"价值意识"的长期纠缠中解脱,并对政治意识文明中的"问题意识"有清醒的认识和宽容的对待,因为"问题意识"本身可能蕴涵和还原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境界.  相似文献   

12.
伍尔夫《到灯塔去》和莱辛《野草在歌唱》两部小说,彻底抛开现实主义的窠臼转而记录心灵印迹是伍尔夫小说得以通达"真实"的基本途径,而莱辛的小说则是通过描述现实生活中被心灵/灵魂支配的人的行动来达到艺术的"真实"。在此比较中,莱辛作品的价值和伍尔夫小说理念在艺术哲学上的二元对立亦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3.
景圣琪 《人民论坛》2010,(7):244-245
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为女性而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集中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客观地说,《红楼梦》对女性意识进行了充分地挖掘与探索,从而为女性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素材与资料。  相似文献   

14.
黄芬 《求索》2010,(5):168-169,194
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损害本身的赔偿,它应当具有财产损害赔偿的属性。进一步而言,死亡赔偿金是对与死者生前共同生活(家庭生计共同体)的近亲属遭受的财产损害在维持其一定生活水平范围内的赔偿,而不是对死者逸失利益的赔偿。  相似文献   

15.
从《白鹿原》到《丁庄梦》,是一个农村人自我德行逐渐丧失殆尽的过程,是从"仁义白鹿原"蜕变到"末世梦魇的丁庄"的过程。《白鹿原》人的自我始终生活在祠堂里,个人自我以道德自认,其外在表现则为"学为好人"。丁庄人丢了《白鹿原》的"魂’,人死如灯灭,完全去意义化。表现在丁庄人现世的生命如同果戈里笔下的"死魂灵"。丁庄最后的悲惨结局可想而知:人去村空,"穿过丁庄时,像穿过没头没尾的沟壑一样"。  相似文献   

16.
汪树东 《前沿》2009,(5):88-92
姜戎的《狼图腾》是新世纪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鸿篇巨制式的生态小说。它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塑造出了种种神采飞扬的野性生命形象,细致地展现了蒙古草原上的生态智慧,并对反生态的观念和行为做了严厉的清算和批判。但是,作者关于民族精神的思考尚需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抓住了"难以言说"和"言说之难"这双重困境切入。"难以言说"主要指"作家在写作时处处受限的处境",关键点显然在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难以言说?他所难以言说的又是什么?对此本文作者做了颇为详尽的分析。例如,光复后台湾民众短暂的激情为何会退去?是否与执政当局的所作所为有关?在充满各种政治禁忌的当时,这些都无法具体说明,小说只好采取"模糊"写作策略。相对于"难以言说"主要指小说作者"在一个时代下言说"的艰困,"言说之难"更多指小说人物吴锦翔  相似文献   

18.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作品中具有明显的女性个体意识,具体体现在她作品的反崇高性特征和她对死亡的独特理解。而她对力量的着迷和对独处状态的选择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她对于男性世界向往与失望并存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9.
杨娟娟 《青年论坛》2009,(2):138-140
日本人在集团社会里,大多数人存有他律的耻意识和自律的罪意识。依据“耻意识”按照相同的规则一起行动,对集团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如果接受了他人的恩情的话则一定报恩。“罪意识”是自己能够意识到背叛了自己所属的集团,注重自律。而森鸥外的文学作品《舞姬》体现了耻与罪意识的重要特征。从小说的主人公去德国留学经历可以清晰了解,日本人的耻意识的统一性、责任感以及报恩意识。罪意识在日本自古就有,但是自己意识到背叛了集团时,耻与罪意识在同一个人物同时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代大学生征信意识缺失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会损害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形象和信誉,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为培养大学生征信意识,应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征信教育长效机制、健全大学生个人征信制度体系、校企合作构建大学生征信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